坦克炮穿深是如何從二戰的數十mm跳到現在700 還往上飆的?

時間 2021-06-03 22:33:34

1樓:貓奴的魚-鹹魚一枚

嗯,剛開始就是乙個鐵疙瘩打出去,短管75什麼的後來,長88炮,初速高是乙個原因

背帽穿甲(磕碎表面滲碳)

碎甲彈(利用裝甲的鋼性將其震碎)

金屬射流穿甲彈(用乙個銅罩打出錐形金屬射流)普通穿甲彈(彈頭賊硬....)

次口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在不受動能損失的情況下以較小的接觸面積穿透裝甲,不過無法在短管炮上使用,也不適合巴勒母裝甲)

大概就這些吧

2樓:

給你寫個提綱吧

1、發動機功率、傳動系統,這保證了現在的坦克不會在出現虎超重的悲劇。

2、炮管,內容應該包括口徑、材料、生產工藝、自緊工藝、滑膛、抽菸裝置(不然高效能發射藥會弄死成員的)……甚至是校炮裝置

3、炮彈,內容包括發射藥、彈種、彈託、彈芯(材料、重量、長徑比)、必要的時候還有彈帶

4、火控系統(包括瞄準裝置、火炮穩定裝置、火控計算機……這一系列的東西主要是保證了遠距離還能打中,否則能上700+打不中還是白瞎)

3樓:LOGIC

拿動能彈來說,從一開始的鐵坨,變成了躺著的陀螺,再到現在的鋼錐。。。動能越來越強,接觸面積越來越小,穿深自然溜上去了。

至於破甲彈,內部的裝藥也有著巨大的進步,不僅僅是炸藥的進步,也有內部構造的改變

4樓:幽靈騎士

基本是從被帽風帽穿甲彈破甲彈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這個順序進化的,先是二戰後破甲彈的出現造成了勻質鋼裝甲的失效,一度出現了諸如豹一,amx30這類裸奔輕甲流主戰坦克,後來復合裝甲的出現讓破甲彈效力大減,t64,挑戰者即為東西方復合裝甲運用的代表作。於是催生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即俗稱的「鋼針」,能夠有效的對付復合裝甲

二戰時蘇聯的45mm反坦克炮是如何對付虎式的?

乙個人的好天氣 蘇軍巴巴羅薩行動時損失慘重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大口徑反坦克炮。而且蘇聯的穿甲彈技術水平也一般。還對付虎式,三號L型都對付不了。 庫勒KISS王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某教授提出過的T 70打爆三輛黑豹的事例 笑 如何用45mmAT炮打虎?裝上伊爾2,從天上打,就成了。 bkb 挖幾個反坦克陣...

二戰德軍為什麼不注重坦克炮的彈藥通用程度?

橙鼠鼠 這仨75炮,炮彈能通用才離譜好不好.L70的炮彈,L24的炮管 輕則炮彈飛出去了發射藥還沒燒完,炮口焰成夜空中最亮的星,重則直接炸膛.L24的炮彈,L70的炮管 炮手一擊發,炮的後座裝置懶懶散散地抽動了一下,一發炮彈懶懶散散地飛出來,biaji一下落到地上,可能穿甲能力只會比L24的Ap高一...

如何評價二戰美國的坦克殲擊部隊?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費拉不堪,你做殲擊車沒問題,你那口徑簡直需要武德輸入一下。你看看人家毛子的坦克殲擊車,57 76 85 100 107 122 152 你再看看你。 美軍的坦克殲擊車最早可以追溯到1936年10月9日,這時的美軍中還沒有Tank Destoryer這個概念,所以這種基於輕型坦克底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