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印度的 種姓制度 ?

時間 2021-05-06 08:47:02

1樓:Wenkan Photo

震驚!新冠病毒可能起源於印度?

我覺得印度的種姓制度就是(沒有疫苗的條件下)完美的防疫制度啊!

用高低種姓把社會運轉需要的不同階層區分開。高種姓的人生活本身沒什麼暴露風險,所以採取的是「流行病學調查」。就是盡量限制和低種姓的人接觸,來保證自己生活圈裡的人不被感染。

如果有人接觸了低種姓的人,就被認為是危險分子,潛在的感染源,需要被清除出高種姓圈子。

而低種姓的人需要從事有暴露風險的工作。所以採用群體免疫,不能和高種姓的人接觸。最底層的賤民幾乎人人帶抗體,完全不怕病毒,但也是最危險的傳染源。

所以被稱為「不可接觸者」,嚴格控制和有種姓的人接觸。

這樣看來,印度是最不需要擔心病毒的國家,只需要恢復種姓制度一切就都解決了。

2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印度「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具有3000多年歷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達利特。

3樓:不知也不乎

種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後,為了自己高貴的血統不與印度土著混合,所以封自己為婆羅門,將其他印度人分為四個等級,剎帝利(有部分雅利安人的後代,是國王等掌管行政的人)、吠舍(商人)、首陀羅(類似於苦力)和賤民(不可接觸者,罪犯的後代,掃大街時為防止碰到別人,會帶乙個鈴鐺

種姓制度將印度人分為五等,不僅加化了印度社會人民的矛盾,更影響了印度文化等多方面的發展。

4樓:就這破事

學識淺薄,簡單介紹,可能有些錯漏,多多包涵,如下:

最基礎的是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地位依次降低,此外還有無種姓的「賤民」,不可接觸者。

種姓制度建立之初是雅利安人入侵之後將本地的達羅毗荼人控制作為被統治者,雅利安人是白色人種,而達羅毗荼人膚色較深。

種姓制度建立的依據實際上是社會分工,同膚色有一定聯絡:社會分工上,分為了婆羅門對應的宗教職務,剎帝利對應的政治事務工作等,吠舍對應的商業等,首陀羅對應的許多體力勞動,不可接觸者則是大多數髒亂的事務。

由於雅利安人入侵後處於較高地位,首先佔據了較好的教職政務等,部分同達羅毗荼人通婚者的子女膚色比雅利安人較深,比達羅毗荼人較淺,也逐漸分布於教職與底層事務之間的工作上,隨著種姓制度逐漸建立,也就與膚色也掛鉤了。

種姓也與印度教的宗教掛鉤,宗教事務,各種儀式、節日等,不同的種姓也都有不同的規定。另乙個就是宗教上的種姓理論:四個種姓分別出生於梵天的頭、臂、腿、腳,所以各自的地位天生就是不同的,做的事情也該有區分。

種姓制度還是比較頑固的,在伊斯蘭教入侵建立莫臥兒王朝,主張眾人平等的教義下,種姓制度也並沒有消失,甚至隨著信仰伊斯蘭教帶來的利益,引得不同種姓的人改信伊斯蘭教,這些人也將印度地區的伊斯蘭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原屬不同種姓的人在信奉伊斯蘭教後其地位也仍然有一定差別。

我覺得對於婆羅門來說,無論是吠舍還是首陀羅,甚至就算是剎帝利也是卑劣的,所以……其實都差不多。不過具體的就不太懂了,我只是乙個上了課來做作業的熱心(一點也不)少(lao)年。

5樓:哥笑納了

想起來元朝剛建立起來也把人分四等,只是被不甘的漢人最終推翻了,不同時空不同地域發生的歷史驚人的相似,創造歷史的,只有活在當下的人民。

6樓:huang liu

種姓制度可能隨時對人類社會理解最深刻的制度,我們任何乙個社會,公司,團體都有不同呢的階層種姓,只是我們不說而已

問題是種姓制度是代代相傳,而我們可以靠自己努力去翻身。問題是社會成功者就那麼多 ,上去的是少數,所以最後就導致社會陰謀詭計,社會不穩定

種姓制度是最穩定的社會,也可能是最和諧的。甘地當年看了英國民主制度之後非常瞧不起,說印度的傳統秩序才是最高檔次的民主。這不是偶然

7樓:zhen-liang

婆羅門教的核心在於每個等級都有活路,而不是會被徹底消滅,否則向雅利安人投降毫無意義,全部來個決一死戰,兩敗俱傷那個都不希望,每個等級是分到的有固定配額,不是一點都沒有的零和遊戲,國王的兒子保證是國王,農戶的兒子當然是農戶,以固定財產生活是最高核心

8樓:死兔子

看了樓上們的答案,好專業的樣子... 膜拜中

我去年暑假在印度做了乙個月的志願者,平時不工作的時候就和當地大學的學生們廝混在一起了,後來偶然聊天的時候我提到了關於印度種姓制度(我當時是翻譯成caste system)的問題,他們是介麼給我說滴~

「種姓制度起源太複雜了,我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在大城市裡種姓制度對人們的生活的影響已經很小了,幾乎不會出現因為種姓導致的門不當戶不對的問題。但是捏,在貧窮的地方人們可能還是比較看重種姓制度的,比如有時候會聽到因為女兒不能嫁給某個高種姓的男人而自殺的新聞....」

我承認上面確實有一些是腦補出來的,三哥的英語實在是......主要還是我英語不怎麼樣。

他們表達的意思是:在物質條件越好的地方,種姓對人們的限制越小。

9樓:

我覺得上文提到的越短的種姓越高貌似不太對,從我在這邊遇到各種各樣的印度同學來說。

另外,關於種姓,個人感覺有三點:

1. 年輕一代的印度人都不怎麼care了,他們偏向地域抱團而不是種姓抱團

2. 種姓影響最大的是婚姻,種姓越高的越傳統,想找到同一地域同一種姓(大種姓裡面有很多分支,要同一分支)

3. 貌似低種姓(平民階級)被給予了一些特權,像美國給黑人的優惠政策,高校必須錄取多少比例的balabala,這導致低種姓的人有很富有的,但是還是因為出生而被看不起

10樓:

經歷了這麼多年,膚色早就不是判斷種姓的主要依據。

北方人普遍比較白而南方普遍比較黑,卻都是什麼種姓都有。

有乙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判斷,看這個人的姓氏,越短的種姓越高,貌似最短的是3個字母。

種姓制度在印度當前社會中還是很比較嚴格的。

舉個列子,我讀書的時候,作為苦逼理科系,全系常年保持大概20-30個印度人(研究生以上級別)。

在我所在的幾年中,一共只有乙個婆羅門,姓是4個字母的。 他在那麼幾年中,除了必要的公事(比如學術聊天,上課,合作實驗,系裡面的爬梯之類)根本不和其他印度同學有接觸。平時來往的是其他系的婆羅門,基本不在外面吃喝。

而其他印度人看到他冷豔高貴的走過去也覺得很正常,甚至有乙個剛來的時候(對門實驗室的),和他說話都是頗有討好意味的。他本人長的也就比黑非洲淡一點點而已,家族介紹相親認識的妹子,結的婚。

我們同系的印度人中並不都是下等階層,大部分都是剎帝利,有乙個的外祖父是印度一等一的梵文專家,另乙個長的挺白的後來娶的身家過億的老婆。我們的婆羅門乙個都不理,更別說那些姓氏長的一眼都望不到頭的

11樓:

您所說的種姓制度可能指的的是Varna System,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的四個等級。而種姓的概念比這個要大的多,種姓制度更多的指的是The Caste System,而所謂的種姓(Caste)更為準確的解釋是一群做著相同職業的人,當他們放棄自己的職業的時候就會被視為賤民,不可接觸者。而當以印度為研究物件的時候,遇到的最大的麻煩就是其多樣性,廣闊的疆土,多元的文化,迥異的宗教,所以很多問題難以一言而蔽之。

在印度的種姓不止存在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種姓,還有其他種姓的存在,不同種姓下面還有亞種姓,不同的地區,不同種姓的待遇也不同。在南方有些村莊裡婆羅門反而是最為人所不齒的種姓。(一時想不起出處了,沒辦法給你ref,不好意思,不過這些wiki,google scholar,jstor上都是很容易就可以查到的。)

12樓:何贇

更新於2023年10月:

補充乙個描述性的定義。

種姓制度是印度教社會內在道德根基「法(Dharma)」、「業(Karma)」等一系列概念的外化與鞏固。首先,種姓制度是以血緣、姻親構成的一種基於氏族的血親劃分;此外,種姓制度是通過職業、工種加固血親社群的職業隔離;最後,種姓制度是明確規定了人分貴賤高低的等級制度。

印度的種姓制度的實際上經歷了乙個漫長的變遷與修正。

首先應當明白的是,現在南亞次大陸上兩個主要的人種。雅利安人和達羅毗荼人。二種有顯著的不同,達羅毗荼人和黑人(尼格羅)相似,而雅利安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白種人。

西元前十六世紀(這個時間不確定),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當時雅利安人信奉吠陀。也是後來發展為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前身。

而當地土著也就是達羅毗荼人,作為被征服者自然也被歸入了這一宗教體系。

所以在最初之時,最簡單的劃分稱之為瓦爾納制,這個詞本身就是顏色的意思。達羅毗荼初被稱為達薩,這個詞本身是奴隸、被征服者的意思。隨著雅利安人統治的穩定和婆羅門教的發展,這一類達薩被歸為奴隸。

這便是後來種姓制度中「賤民」的源頭,不可觸碰者,經典上認為他們是不潔的。

瓦爾納制度本身就有根據出身,根據原始宗教的簡單劃分。後來逐漸發展稱為賈提製,也就是根據職業來劃分的。也就大致有了我們所熟知的四大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寬泛的看,婆羅門是宗教祭司,對經典有解釋權和傳授權;剎帝利是國家(政權)持有人,包括君王,軍人,地主等等;吠舍就是商賈等等;首陀羅是農人等等。

但這個分類其實遠遠不具體。因為每個種姓下有大量的亞種姓劃分,而種姓與種姓之間的通婚,聯絡,甚至不同的行為都受到嚴格規定。摩奴法典中對種姓之間的關係有大量規定。

但是這個裡面也不是簡單的人分三六九等的關係,更多的可以把婆羅門、剎帝利和部分吠舍種姓三類看做共同的營生。因為宗教,政權和財富(吠舍商人) 互相作用緊密。

而種姓之間的分隔也不是不可越過,婆羅門可以修改族譜。有低出身的國王這麼做,最後他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剎帝利種姓。

西方語境下的caste其實並不是印度種姓制度的乙個合適的表述,這個更多的偏向於社會內的嚴格劃分。而種姓制度由於與宗教和職業相連,派生出了許多新的聯絡,並不純粹是一種社會等級的劃分。

隨著歷史的程序,穆斯林入侵印度,包括奴隸王朝的建立都對種姓制度有了衝擊。可是這個框架卻是相對穩定的存在,印度教很讓人詫異的一點就是他的包容性。最後這些新的衝擊都被其消化為種姓制度的一部分。

不同種姓之間到今日為止都會有較為明顯的分別,只是由於現代化和法治化的,歧視在努力被消除。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否已名存實亡?

大俠的眼睛 印度種姓制度,南韓財閥,墨西哥毒販,這三個最難消除的世界難題裡,印度種姓制度排在首位,種姓制度不僅不可能消除,而且是根深蒂固,它維護的是印度統治階級的利益,是影響印度發展的第一層無法改變的障礙。舉個真實直觀的例子,中國一家公司在印度建的工廠,有乙個印度的本地員工能力不錯表現很好,管理層想...

印度的種姓制度究竟好不好?

吾三思 國家發展離不開個人努力。個人努力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但努力的前提首先要認定自己是個人。當乙個人生下來就覺得自己是牲口,再努力也只是頭牲口,那麼他努力工作還有什麼意義?印度低種姓及賤民的比例超過六成。乙個由牲口和奴隸主老爺組成的國家還想要發展成為世界強國?世界強國可不是能靠人口基數堆出來的。...

印度的種姓制度有什麼正面影響?

最近,我發現乙個有意思的現象。印度在法律上廢除種姓制度反而堵死了原低種姓人群向高層流動的路。原本,婆羅門會批准功勞顯赫的低種姓人員加入高種姓。現在,種姓制度在法律上死了,婆羅門在法律上死了,誰來批准低種姓人員加入高種姓? 如果只有乙個種姓,那各種特徵都是正態分佈。如果平均智商是85,乙個標準差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