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地理條件對農業是有利還是不利?

時間 2021-05-05 23:11:40

1樓:南齋孤雲

印度的問題是雨熱不同期,氣溫高的那段時間降水少,想要解決印度農業的問題要修大量水利工程的,而這些建造工程可以增加的農業產值恐怕還頂不上工程的維護費用

2樓:Bint Shanghai

非常不利。

印度農業的特點是高度依賴季風;雨季雨量大,但雨季那幾天一過就非常乾旱,極度缺水,一方面打井困難(地下很多岩石,這個問題一直到70年代才通過技術革新解決);按照學者Tirthankar Roy的說法,過去印度動物肥料不普及,耕作粗放,畝產極低,都和缺水有很大關係。實際上後來綠色革命的那套增產方法(高產作物+大量化肥使用)也高度依賴水資源。

再有乙個,就是氣候;熱帶氣候對於土壤中營養成分的保留,是非常不利的。

3樓:三隻烏鴉

這是印度的氣候,看樣子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而且一年還3熟,看著還不錯,這是紙面上的。

實際上的印度降水量是這樣的,降水量沒有想象中那麼多。

這是廣大吃瓜群眾腦補的印度降水柱狀圖,至少熱帶季風氣候區是如此

實際上更可能是這樣子的,上圖是孟買的,正好撞上季風迎風坡,所以降水巨多,而下圖是曼谷的,總降水量1600多mm,和廣州深圳相當,比杭州上海多一些。波動也沒有吃瓜群眾腦補的那麼劇烈。

可是印度的降水量比這還少很多,才500mm-800mm,外加很有印度特色,一年的雨三個月下完……所以看下圖

這是印度的自然帶,大部分是熱帶草原,只有部分的迎風坡地區是季雨林。還有少量的熱帶沙漠。和中國雲南兩廣地區熱帶季雨林是完全不同的

其實印度的氣候,嚴格意義上,應該大部分是熱帶草原氣候,由於其季風性特別明顯,因此歸在熱帶季風氣候裡。而印度的德干高原等地區由於氣候乾旱,一般種植棉花,小麥等作物,不是我們一般人腦補的水稻,加上缺水,因此其實一年一般只有一熟!

印度的降水看著賬面不錯,即使是水比較少的地方也有500mm-800mm上下。但是印度主體位於熱帶,蒸發量大。

這是內蒙古的乾濕分布圖

這是海南島的乾濕分割槽,海南有半乾旱區和半濕潤區的

內蒙的濕潤區,滿洲里才300多mm的降水量,海南的東方降水量在800mm到1000mm左右,但是由於海南緯度低氣溫高,蒸發量大,因此仍然是半乾旱區。(也有歸納為半濕潤區的說法)而內蒙的滿洲里北緯50°左右,冬長夏短,蒸發微弱,因此仍然是濕潤區。

同時海南的這些半乾旱半濕潤區的土地大多是紅壤,和內蒙滿洲里的黑土地的肥力差距幾乎是雲泥之別。

既然同樣是熱帶季風氣候的海南島,農業地理條件都如此一般,更何況是氣候更炎熱降水量更少的印度半島呢。

真相:印度半島大多產糧豐富的地區是在三塊,一塊是旁遮普,一塊是恆河平原,還有塊是孟加拉。孟加拉是河流的三角洲地區,因此土壤較為肥沃,加之降水量多的很

這張圖是孟加拉的吉大港的降水量圖,可以看得出比孟買還猛,最多的時候乙個月降水量都達到400mm以上了,得益於低質量的生活,目前孟加拉的人口密度是全世界第一(1100人+/平方公里)

恆河平原的用水也是比較充足的,加之河流兩岸的土壤也比較肥沃(其實也只是比印度多數地區略好一點),因此農業條件相對不錯。

旁遮普則是個bug,降水量稀少,位於熱帶季風(草原)氣候近似於熱帶沙漠氣候的邊緣地區,降水量稀少,蒸發量大,且降水波動劇烈。具體可以腦補下撒哈拉沙漠附近的薩赫勒地區,可能降水比它還少。

但是旁遮普有印度河加成啊,灌溉水源不缺的。加上氣溫高,晝夜溫差大,單產全印度最高!

綜上來看,印度的農業環境條件是很差的,澇的澇死,多雨的地方多位於山區,平原還容易發生洪澇災害。旱的旱死,乾旱地區多位於地形平坦的德干高原上,因此這塊廣袤的土地算是基本白瞎了。由於印度的大多數地區降水少,乾旱嚴重,因此一般只能實現一年一熟,還不如華北平原(兩年三熟,部分地區一年兩熟)。

更不如水熱配合堪稱完美的南方三大平原(成都平原和江漢平原和長江下游平原)

因此吹印度農業條件優越的可以止步了。加上其它知友說的印度位於熱帶,土壤肥力低云云,加之熱帶蒸發量大等因素,印度的農業自然條件可以說是完敗中國,優勢無非是光熱更多一些(已經不是充足了,而是過剩,這是要命的,印度每年旱災都特別嚴重)

至於農業技術啥的基本上就是錦上添花,意思一下,君不見日本英國農業技術已經是全世界先進水平了,卻仍然進口糧食和其它農產品……

4樓:夏風

2023年印度化肥使用量大約是5000萬噸。

2023年中國的化肥使用量約5000萬噸。

2023年印度糧食產量是2.5億噸。

2023年中國糧食產量是4.8億噸。

中國的耕地面積大約是120萬平方公里。

印度的耕地面積大約是150萬平方公里。

在化肥使用量相當的情況下,印度用更多的耕地面積才達到中國一半稍多的糧食產量。

另外現在的印度化肥使用量比美國還多,拿化肥使用量說事的人對印度農業基本情況都不了解。

至於說修水庫的人也是不了解印度地理的,印度地形平坦不好修水庫,再加上降水集中在雨季,蒸發量大,即使勉強修水庫,水位也不高,還是容易蒸發掉。所以印度人的水利主要是搞機井(實際上在平坦的華北平原中國也常使用機井,華北地下水超採就是這樣鬧出來的)。

5樓:CYSCC

有利方面:耕地面積超級大,還很集中,印度耕地面積比中國大多了,好嗎?

光照充足,給中中國人種一年五熟無壓力,降雨充足。

不利方面:需要大量化肥和水利工程來支撐這種水光熱充足的極品土地。可以印度人沒那能力。

6樓:

現代農業更多的是建立在完善的水利系統和氮肥工業基礎上的種植業。

現代農業建立在四個基礎上,機械化,良種,灌溉系統,化肥&農藥。

完善這四個基礎需要兩方面的支援,一方面,是技術。而另一方面,是經濟。

中國建國之後用了乙個多五年計畫的時間搞定了灌溉,然後用了大概20年的時間搞定了化肥和農藥,又花了40年左右的時間搞定了良種,現在還在處理機械化的問題。

要知道,現代農業並不是把東西種下去收上來就算完事了。

你要有科學種植的技術並且有人把這些技術傳播推廣開。

你要有各種各樣的裝置來實現你推廣的技術。

毫無疑問,完成上述兩點需要一大批起碼能認識字能聽懂話能看明白說明的農民。因為無論如何技術員都無法做到挨家挨戶的手把手教學,也無法保證在農民不知道如何操作裝置的時候能立刻出現在農民面前進行教學。說明書和教學錄影才是技術推廣的主要渠道。

好了,我想說什麼現在都已經很清楚了。

7樓:安國大將軍

自然條件是個雙刃劍,關鍵看人怎麼用

兩湖、蘇北,以前也是水患連連、年年洪澇,自然條件差不差?

——經過長期治水之後,現在這兩個地方都是糧倉

阿三因為熱帶季風氣候,降水極不均衡,常常是這副模樣

——雨季時澇死,旱季時乾死

但實際上只要好好修水利,把雨季的降水儲起來,留待旱季慢慢用,那麼就可以很好的緩解旱-澇這個死迴圈

——同樣是熱帶季風氣候,泰國越南這兩國就是聞名全球的大公尺出口國,這也得益於其相對完善的水利工程

——而阿三的水利工程,那真是……呵呵~

PS阿三其實也是大公尺出口大國,其大公尺產量跟泰、越兩國足以相提並論,並還坐過「第一大公尺出口國」的寶座

——但考慮到阿三那龐大的灌溉面積,居然還要跟泰、越這兩「小國」PK,可見阿三的農業產率得有多low~

印度的地理條件有多好?

LEO 印度地理條件不算好,北邊是山,東西是狹窄的走廊,這個通道和中國的河西走廊不同,通過還是很容易的,南邊三面環海。玩鋼四,三個集團軍,乙個把住北面,另外兩個東西對進,很容易就切割分解,然後一路推到南邊,越打越容易。鋼四里伊朗都比印度地形好,最難的乙個是中國西南雲貴高原,乙個是蘇聯西伯利亞,還有就...

智人的農業革命是偶然,還是必然?

精神病老大哥 首先,並不是必然的。時至今日,地球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依舊沒有可以自給自足的農業。其次,智人不是人類的祖先,人類就是智人,咱們的物種分類沒有變。第三,人類選擇農業生產是乙個非常漫長且可能退回採集狩獵的過程。第四,建議題主去讀 槍炮 病菌與鋼鐵 人類的農業革命是乙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知乎上一句...

「華農」指的到底是華南農業大學還是華中農業大學?

孤獨少年 在廣東大多是指華南農業大學,在廣東以外是指華中農業大學。畢竟華中農業大學是211,實力也強的多,在全國的知名度高。華南農業是雙非,知名度侷限於省內。所以無論以實力和知名度,華中農業大學更有 華農 的優先權。 下面為華中農業大學學校章程第一章第二條內容 這個不知道需不需要報教育部批准或者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