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商品價值應該由附在它身上的勞動力決定還是由它的被需求程度決定?

時間 2021-06-07 06:07:20

1樓:唬咻

勞動力即廠商的成本多少,被需求程度即消費者期望多少。

它們有共同點,即都會隨邊際效用遞減。當一件產品被大量需要時,期望總值遞減,成本遞減,利潤總值遞減。

簡單說,期望增加,成本遞減,利潤增加。形成紅海,到拼成本的時候了。或者這樣說,期望遞減,成本增加,利潤遞減,到拼質量的時候了。

所以用亞當斯密的理論來說,就是成本更重要,更能代表價值。

它們相同的是,勞動力針對的是廠商能做的極限,被需求程度是消費者願意為之付出的下限。

因為產品是要經過市場檢驗的,所以訊息對雙方來說都是失真的。

勞動力是有遞減效應的,並不是越多越好,要考慮平衡。這種平衡隨市場訊息失真波動,即最終隨需求程度波動。

被需求程度最後都會回歸真實,那就理智一點,悲觀一點,這樣做就可以減少市場訊息的失真,減少波動。

最終我們得出結論:1,被需求程度會小於勞動力附加值。2,被需求程度轉換的價值小於勞動力附加值。

3,我們要得到的是被需求轉換的價值,所以被需求程度是分子,所以勞動力價值是上限。4,因為勞動力可以邊際遞減,所以實際被需求程度更大。5,以上理論反轉。

但我還是認為勞動力價值更重要,因為它是源頭,是基礎。即理論5,更切實際。

2樓:摸著鷹醬過河

價值由附在它上面的一般勞動決定——你就走向了政治經濟學,你就擁抱了馬克思

價值由供需,主觀價值,邊際效用,決定——你就走向了主流經濟學,你就擁抱了亞當斯密

以這兩種價值理論誕生的兩種經濟學都是對現實世界的描述,都是試圖量化客觀現象加以控制。所以只要這些理論對現實世界的描述沒有出入,也就是正確的。

可以說價值即是勞動決定也是也是由供需決定,取決於你接下來用哪套理論分析接下來的事情。

他們各有各的短板也各有各的的特長,分別在不同的領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這兩種價值理論就像是兩條平行線,但是在知乎上總是有人喜歡另一條線說;「你們不符合我們的理論所以你們是錯誤的」這些人傲慢的很,他們連最基本的了解都不肯做就敢指手畫腳,沒學好經濟學,但是中心主義學的很是不錯

題外話從價值理論的基礎試圖駁倒這兩種理論是不可能的,學術界沒人做到,知乎就更不可能了

3樓:黃佶

都不是。

商品價值是主觀的,是乙個數值範圍。

生產者根據自己的生產成本評估商品價值的下限,耗費的勞動力是生產成本之一。消費者根據商品對他自己的(邊際)效用判斷商品價值的上限。實際成交價在兩者之間。

怎樣評估一件事情的價值?

要評估要先分類,價值有可交換價值和不可交換價值。可交換價值往往是經濟價值,不可交換價值往往是主觀精神價值。不可交換價值 陪父母一天,陪孩子一天。這種價值波動很大基本完全取決於感性認知。無法進行客觀評估。可交換價值 經濟價值 短期經濟價值和長期經濟價值。短期經濟價值是做了立刻就有收益的舉動,比如打工可...

撇開品牌,如何評價一件皮具的價值,由皮質 製作工藝?

手工皮匠匠 手工皮具要的就是乙個原始 質樸的感覺,是手工皮匠師傅技藝的體現。所以即使版型 用料看起來都一樣,最終的結果卻不一樣。現在講講為什麼會有這樣區別。手工皮具製作產品的精益度體現在三方面,皮面的處理 邊緣的處理以及縫線的處理。皮面的處理是給人外在的感覺,當我們看見一件產品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的...

熱愛一件事,願意為它改變自己的生活嗎?

惠然 首先要看這件事情值不值得?再問問自己,這件事情對你有無益處。再分析一下這件事做成的可能性有多大?搞清了這幾個問題,你就有答案了。加油! 恰夢 如果說是熱愛的一件事或者乙個人很大程度會有一絲絲的改變但不會太大,能讓某人改變的一定是他在某時某地受到了極大的感知,看過 神話 裡面的高要就是趙高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