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否是避風港?

時間 2021-06-03 17:57:43

1樓:

看你以什麼定義自己的家,是房子,還是有親人的地方。

我只能說我只會把可以讓我放心不用警惕,在那裡不用擔憂,讓我安心的地方當為家。

我可以說我沒有家。

不管是任何形式上別人眼裡的家,只要不符合我眼裡的標準那就不是家。

所以別人眼裡的那個家不是我的避風港,是帶來麻煩的根源,我也一直覺得家就是那樣的,從未想過家還能是讓人安心的地方。

2樓:

2020.1.7.

畢業半年多了,工作不順意,想備考公務員,但是邊工作邊備考真的不能一心2用。無數次自己獨處的時候都在想,我可不可以回家全職備考,爸媽是否會支援我。不敢說不敢問,朋友說我要學會和爸媽溝通,確實,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比較少。

我擔心考不上,辭職後又找不到工作,說到底我還是怕了。

家是不是避風港呢?

3樓:王倪克

假若是以子女的身份與父母同住,說白了,沒有相互理解與尊重的家最多只能算是乙個四面粉刷了的房子,可以遮風擋雨不假。可是真正到了需要精神慰藉之時,在這裡,你所渴望得到的一點點安寧,可能到最後都是無盡的失望與創傷。更甚者,這些心靈上的風雨都拜這所房子裡的血緣所賜予。

但是,相反的情況,有愛又溫暖的家,別說是避風港,這裡能賜予你無盡的安詳與安全感,媲美天堂。

4樓:乙隻快樂的鳥

從小就沒有家的概念,大概上完幼稚園就寄宿在親戚家,非打即罵都是家常便飯,我父母不曉得怎麼想的,就我自己放在別人家,所謂的市裡教育更好一些,也所謂的他們要掙錢將來給我更好的環節,就這樣堅持到初二,就輟學了,自己出來打工掙錢,童年沒有家的記憶,長大了更沒有,如今我馬上要結婚,父母連一條紅裙子都沒有給我買,其實無所謂啦,我都習慣了。他們就是這樣。

5樓:

對大部分人來說肯定是

但有些父母,他們自私,幼稚,心理黑暗,性格陰鬱,脾氣暴躁,對於他們的孩子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受害者,遠離他們是最好的選擇,待在不健康的家庭裡對自己沒好處。

6樓:小強

沒感覺,很感謝知乎讓我有個說出自己真實想法的平台。我不覺得我的家庭是我的避風港,相反,覺得是地獄。因為重男輕女,從小寄居姑姑家,回來時已經六歲,我不記得我是怎樣喊出的第一聲爸爸媽媽,我只記得,我是如何的害怕,不敢吃,不敢喝。

我也記得,我的母親給我梳頭時,那種惡狠狠的表情,在她的眼裡,我還不如乙隻狗,因為覺得我不疼她。我也親耳聽到過她對我的謾罵。一直以來,我都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即使我優秀,我也不如。

如今,我為人妻,為人母,我有自己的女兒,我媽對我老公說,別人都知道她不喜歡女孩。我,心碎了。我沒有感受到這個家的溫暖,甚至一度我是被排斥的。

爸爸媽媽弟弟,經常是他們三個其樂融融。所以,我不覺得家是我的避風港。

7樓:淇淇

首先必須肯定,「家」的確是是乙個避風港。但條件是你自己的家,你自己一手建立的那個家,而不是你父母的家。個人的經驗是自己的家一定要早建,早建早安心(我自己就建的比較晚,後來吃啞巴虧了……就因為當初錯誤地以為父母的家就是自己的家,父母的家就是避風港。

),如果和父母三觀不合的話盡早斷絕經濟關係,人道上經濟寬裕的話,可以給父母買點好吃的,買點好穿的,帶他們旅遊但盡量不要從他們手裡拿錢。做到這點的話最起碼在父母那個家裡是有尊嚴的。同時積極建造自己的家,記住,你的家一定要比父母的家好,真正的避風港是你自己的家。

都說婚姻是避風港,都想避風,誰當港啊?

心理諮詢不過無證 為什麼總是女性追求平權,是因為社會對女性不公平是事實。而最寒心的,莫過於有女性冷嘲熱諷,男的能給你做點什麼什麼就不錯了,只能恨其不幸怒其不爭。 小壞 那為什麼要找這種男人呢?還有,作為乙個女人,我也是別人和我說什麼我就做什麼那種。就算是這樣又怎麼了麼?我們就是眼睛裡沒活的人啊!你說...

家如果不再是避風的港灣了,那該怎麼辦?

我叫向前 那就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港灣吧!曾經20幾歲時候,有過幾次失敗的戀情,那時年輕畢業後遠離家鄉,工作很拼,沒有男盆友,就覺得錢可以讓自己有安全感。後來認識了乙個喜歡的人,感情上風雨飄搖的我一下子我抓住了救命稻草,運輸心理上的港灣。受傷了,放假回老家父母身邊。那種感覺總結下來就是我媽在我旁邊一坐下...

什麼時候,你覺得並且發現家已經不再是你的港灣?

經歷了很多事尤其是這幾天,我現在是算想通了,永遠不要寄希望於家庭,它不會是你的依靠,永遠只會束縛 控制 pua你。所以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在自己力量薄弱的時候,利用家庭能給你的一切資源,讓自己羽翼漸豐,這一階段你還是得承受他們給你帶來的這種苦痛,但是為了生存你必須學會忍受 在你能夠自由飛翔的時候果斷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