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博弈論領域的教材很少更新?

時間 2021-05-06 16:24:13

1樓:李德

博弈是生活中廣泛的課題,零和和非零我們每天都在做。

我們不可能同時在兩個餐廳吃飯,兩個影院看電影,這是零和。

我們邊聽歌邊看書,邊坐地鐵邊玩手遊,這些都是非零。

市場決定了出版的方向,而出版的方向又決定了市場,這本書是否能成為暢銷書那就要看渠道了,說白了,貨架上人家把我的書擺在什麼位置很重要。

當然了,寫書也不能太功利,這類書寫出來,應該也會得罪不少人吧?

2樓:wang

博弈論是什麼呀?跟《戰國策》是不是一樣的東西。我讀書少不懂英文,有中文版的嗎?

我說說我的感覺中國的謀略方面也就那幾本書?鬼谷子,《戰國策》等等。《孫子兵法》。

中華帝國已經綿延2000多年了,不也一樣沒有新增和更新多少內容嗎?為什麼有些人總覺得我們比古人更聰明。所謂的謀略是什麼我覺得就是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和義理,然後加以利用。

那麼事物的客觀規律是不變的。這就是老子所說的道,儒家所說的仁義等,而你能不能認識到它的存在,理解他的存在和利用它的存在。對於它存不存在沒有影響能影響到的只有你自己和周圍的事物罷了。

那麼,從這方面來說前人已經對這些是窮畢生之力。加以研究整理和敘述後人又能有多少發展呢?因為人類無論發明創造多少事物,不都還是遵循著物理規則和宇宙自然規則嗎?

所以很多人說中國文化。從春秋戰國以後發展就緩慢了,這其實是一種謬論!縱觀歷代聖賢他們的所有思想都是對孔孟老莊諸子百家等思想的延伸性解釋和自己的一些體悟,就像老子所說,大道一直就在那裡,而用語言所能講述的就不是真正的大道,因為我們的語言有侷限性,我們的思想也有侷限性。

無法真正的解發布大道奧妙

3樓:聽見你的聲音

清楚的記得博弈論課堂老師進行的實體實驗。56個學生,寫下乙個數字,覺得會是我們56個人寫下數字總和的平均值。越來越接近這個數字的則為勝者。

第一次,58。第二次52,第三次,46。沒有絕對的答案,博弈論本身就是分析對方的行為。

由於對方也開始分析自己,會變得越發謹慎,難度也會增大。但他會停留在乙個範圍,畢竟人腦是有限的。嗯。

納什研究出來博弈論,納什均衡,也是值得敬佩的,雖然看了美麗心靈後感動cry,決定好好學習博弈論,但最終還是抵不過風輕雲淡的日子。。。即使如此,還是改變了很多思維方式,比如,換位思考,比如最優化,比如對策。。

但之所以沒有更新發展,我想是因為。。。。考研不考。。開個玩笑。。。

博弈論本身太過廣泛,本身就很難更新,望江山代有人才出。。。

最後。。致敬。。我青春時的偶像,納什。

4樓:

說實話,我不太懂專業的博弈論,我是在初中的時候吧,用課外的時間讀完了4本稍微通俗一點點的博弈論書籍(真的只是一點點,我後來看過一點大學的教材,差距不是那麼明顯),每一本都很厚,但興趣使然。。。。跑題了跑題了

讀過的博弈論書籍基本中心思想是不變的,就是最好共贏,其次自己贏,再次就是損人利己,實在沒辦法就損失最小化(路人級見解,不要噴 )。實在是感覺沒什麼好寫的,所以估計也就是為什麼那麼少的原因吧

博弈論可以用於計算機的哪些領域?

小心假設 IEEE Control Systems Magazine 2017 年 2 月期專刊,講博弈論在自動控制中的應用 Game Theory in Control Tim Tong 一日,看中一台品牌計算機,一家經銷商門庭若市,一家經銷商門可羅雀,果斷的跑到冷清的這家,砍價88,喜大普奔,為...

請問博弈論的精髓是什麼?

大道至簡 數學。博弈論本來就是數學的分支。好,下一題。在窮盡所有可能的情況下,對每種結局用數值進行價值判斷,並由此求出較優解。甚至還可進一步由該價值判斷估算出各種結局出現的概率。價值判斷也好,估算概率也好,核心的工具還是數學。 Magellan麥哲倫 我覺得基於資訊不對稱的博弈論是比較有意思的 如何...

請問你為什麼對博弈論或者機制設計感興趣,它們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衛宮幹也 感到被md吸引因為很多機制雖然結構簡單,但真得對問題的洞察力深邃到令我折服 比如VCG 而且讓經濟學家像工程師一樣,顯得很酷233 曾經也想做這個方向,奈何智商低,不敢和神仙們打架放棄了 古畑新之助 計算機方向Phd,做演算法博弈論,機制設計 information diffusion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