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電影《搏擊俱樂部》?

時間 2021-06-03 18:23:37

1樓:

從影片開頭到泰勒和傑克兩個人一起去便利店,把便利店營業員壓在便利店後門,拿著空槍要挾他的這一段,是我覺得影片處理的恰到好處(或者說還能夠接受)的部分。主人公的生活被物質固化,直到遇到泰勒,開始了放下物質,追求自由的生活。

而影片的後半段則充滿著暴力、癲狂和破壞。(我先解釋一下,我不是小清新,不會因為影片中的這些處理就嗲聲喊著「不要~」,然後否定掉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衝突與爭議主要集中在電影的後半部分,讓人最難理解的也是這裡。推崇這部電影的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影片後半部分中的暴力與癲狂,尤其是癲狂這點。

對於無法理解的東西,人們的評價往往會更加極端,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作用,人們往往會對這類東西嗤之以鼻,同樣拿電影舉例子:《無極》、《一步之遙》、《道士下山》就是這種情況。而一旦加上了信仰與舶來品的帽子,評價就會走到另乙個極端。

其實對於那些覺得影片中的這些暴力元素讓自己很爽而打高分的人,我表示絕對的支援。只要你不是過分的追求暴力刺激;只要你不是明明很爽卻不願意直說,而是拿著莫名其妙的藉口為影片打高分,就像影評區的其他人一樣。

話題回到影片上。影片無論多麼的誇張與癲狂,都不妨礙我們試著去分析它的主題,換句話說,我們來分析分析影片可能是在表達什麼。

前半部分沒啥爭議,感覺上其實和《三傻大鬧波里活》有共通之處,只是表達的方式更熱血。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結合影片的上半部分,搞懂影片的下半部分以及整部影片到底是在表達什麼。

首先,我們可以確定這部電影的主線:追求自由。以這條主線為線索,影片的主題已經呼之欲出。

只有拋開一切,毀滅一切才能得到自由。

諷刺了「只有拋開一切,毀滅一切才能得到自由」的價值觀。被物化的人是一種病態,但放肆、無規則也不是自由。

如果導演的價值觀真的歪到了第一種可能上面,那我只能對導演、影片以及抱著這種價值觀打好評的人們表示遺憾。丟了一切的一切,連人性都丟了,這是對自由的褻瀆。

如果影片想要表達的是第二種可能,那麼無疑是給了大部分打好評的人重重的一巴掌,這些人的好評才是最強有力的諷刺。與其說這是追求自由的人的狂歡,不如說這是厭世無能者嗑藥後的癲狂。

被生活裹挾的人往往會忘了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我不想去標榜什麼,這就是常態。但那些根本沒有認真思考過自由的含義就給自己貼上「我不自由」標籤的人,只是又給自己加上了一把名叫「我不自由」的鎖。如果你真的追求自由,又為什麼要用乙個又乙個的標籤來限制自己呢?

別逗了,你根本就沒想過什麼追求自由,只是想借這些標籤讓自己看起來更深沉更厲害罷了。在這個「不自由」的世界上,尤其是在這麼乙個「不自由」的國度裡,如果不標榜「自由」,拿什麼去證明自己是乙個有思想有抱負的進步青年?

「又或許,這部影片其實還有第三種可能呢?」

什麼?「導演就是想(讓我們)爽一下。」

「啪」導演給了我們所有人一巴掌。

在電影《搏擊俱樂部》最後為什麼諾頓沒有直接用想象殺死皮特?

五狗發狂 事實上,超人未必能在擁有這麼大乙個傷口面前活蹦亂跳的。可能這時的傑克就是用的幻想幻想出自己殺死了泰勒。也有可能馬拉也是幻想出來的 背後兩億學者 1.理智的表現2.現實的怯懦與內心的強大成反比,他想但又不能成為皮特3.假如他最後可以用意志殺死皮特,那從始至終皮特就不會出現 路好遠 因為潛意識...

我看了《搏擊俱樂部》,有種想要破壞和毀滅的想法,感覺自己要裂開了,情緒感到壓抑崩潰,這是什麼原因?

程小圓 你會有這種情緒和狀態,是因為你壓抑自己憤怒的那一面了,你否定了自己的負面情緒,你認為它們不是善,然而當情緒沒有流動出去壓抑在心裡,時間久了就會爆發。首先我們一定要意識到負面情緒也是我們的一部分,當我們有負面情緒時,我們只需要合適的表達出來就好了,這樣負面情緒流動出去,我們的身心才能健康的發展...

關於去搏擊俱樂部學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

彎灣wan 我就說下去巴西柔術館吧!去之前先問問客服或者師兄弟們著裝要求,上課時間,最好在課前半小時去館裡,一來可以認識其他同學,二來可以熟悉熟悉環境,打聽一下教練是誰,嚴不嚴厲,上課有沒有什麼規矩 比如討厭遲到 不許中途隨便喝水等等 第一次上課問下道場禮儀,需不需要鞠躬再上墊子,排隊時最好站在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