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類是生活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怪物」,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還要活的有意義?

時間 2021-06-03 05:56:58

1樓:喜歡獨處

死亡賦予生命意義,飢餓賦予美食意義,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我們對死亡理解思考的越透徹,對人生意義的理解也就越透徹。他就像陰陽魚一樣,即是乙個對立面又是乙個相輔相成的整體。

當我們問愚夫如果有來世你願意來嗎,大部分人都說我不來了。當我們問那些有識之士,他們很多人願意再來體驗一次,當我們問得道的人,他們又會說不來了。意義,乙個自然而然產生的東西,有洞見的人能清楚的看到它,沒有洞見的人它不會顯現但也會如黑暗中的影子一樣跟隨他。

2樓:我是誰

人類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這話是馬克思說的。如果人類只有食的部分,那有怎麼能算是人哪,僅僅是個動物罷了。

只有當人類去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僅僅是自己想象出來的,並且把自己的生命掛在上面的時候,你才是個人類

3樓:大貓貓

人也是物質,由無數微觀粒子組成,微觀粒子沒有意識,乙個根本屬性就是無目的性,推及到人類思想,就知道了人的思想的根本屬性是具有無聊和無目的性的,個體心理學中講的「目的」,很可能由原始慾望帶來,這裡就可以猜想,是慾望給予人目的,恐懼的慾望使人害怕黑暗、未知事物、害怕死亡,性慾維持人類種族延續……慾望連線人類社會,人類的行為本質就是粒子運動,沒有意義。

4樓:逃了一馬

答案很簡單,因為有那麼多人想要活得有意義,所以有那麼多人想要活得有意義。

那麼第乙個編織意義之網的人是誰呢?他是怎麼想的呢?

這個沒法回答。

恰好看到另一位馬克思說過這麼一段話,或許對理解該問題有幫助。

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係,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係的產物。現代庸俗經濟學(指現代西方經濟學及其在中國的衍生物)中從人的所謂本性提出的理性人,實際上指的只是當時各種社會關係的產物而已,正因為人們處於同樣的社會關係下,才會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同的所謂理性的行為。

撇開這種社會性就無法正確地理解所謂的人的理性。同其他任何觀點比起來,我的觀點是更不能要個人對這些關係負責的。因此,我們不宜對一些政治人物秋後算帳,讓他們個人對以前的階級關係和利益下的衝突和犧牲等負責。

意義之網大概是各種社會關係因緣和合下的產物吧

5樓:唐雷

是死亡賦予了生存一些意義。

想想自己死前還有些什麼事不做會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家庭、家族,對不起那些你愛的和愛你的那些人,或許就能找到一些屬於自己的意義了...

6樓:臧大為

瀉藥。答案: 閒的。

萬物皆空。萬物都是虛空誕生出來的。虛空之中時間和空間都是無窮的。

你說在這麼漫長的時空中,總要做點什麼不是。於是宇宙和世界就誕生了。你置身其中探索、經歷、冒險、受罪。

其意義是什麼的?打發打發時間,讓自己更快樂。

如果人類生活在乙個衣食無憂的世界,是會失去生存壓力而墮落還是會有更多精力去探索?

沒有關係 這不是個好問題,人是自由的,衣食無憂只是從經驗生活上少了一些限制而已,跟探不探索關係不大,犬儒主義,享樂主義,都不是衣食無憂的人提出的,相反衣食無憂的人也有做了很多偉大探索的人,像維根斯坦這樣明明衣食無憂非要過艱苦生活仍然的人依然存在偉大探索的可能,所以沒啥關係 zkl 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

既然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那交流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焚火 顯而易見,交流的作用是獲取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人類會通過交易 商討 學習等方式將自己的次要需求資源置換為主要需求資源,並通過交流來滿足自身生存所需的精神利益,炫耀 嘲笑 謾罵 鄙視,乃至憐憫 施善 客觀 主持正義,這些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獲取自身所需的精神利益。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人類無法互相理...

生活在挪威是怎樣的感覺?

Radioham 剛從瑞典出差回北京,開會時一位同事是挪威人。了解了點皮毛日用品貴,同事每次開車來瑞典都會拉上慢慢一車回去瑞典挪威邊界瑞典這邊開了很多購物中心,為挪威人服務挪威很有錢,幫每個公民存了一百萬美元,不能取出來,是為了子孫後代存的,在世界各地投資,防止石油開採完了後代窮困。同事抱怨自己很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