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落選金球 奧斯卡無提名的慘敗而歸?

時間 2021-05-07 04:49:31

1樓:劉宇韜

我只覺得看完原著時候的震撼比電影多得多得多

而且原著裡根本沒有洋人和正義軍人這一波,說實話對這些新加入的內容不太看好...

不過我想這麼大導演總有自己的想法吧,或許是我太淺薄理解不了了。

2樓:江城車馬客

其實你有興趣去看看以往獲得奧斯卡獎的影片(最佳外語獎)你就會發現,只有符合美國「主旋律」的,符合美國價值,符合美國宣傳目的的影片才能獲獎,或者是揭露美國對手的黑暗面的外語片才能得到推崇,向來如此!

3樓:滿貝塔

即使把玉墨解釋為救贖自己的十三歲有情可原, 其他人呢隨大流盲目從眾?原作本身是有交代的,商女本身不情願去,電影中,尤其是商女剪學生頭的心態證明了她們自願並且樂於去犧牲這點講不通。當然,作為乙個故事來看不是那麼的完美,但是電影本身的藝術造詣很高了,可能張導藝術思維對於中國太過於超前,就比如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上映時票房並不好為人們所不能理解,十幾年後在看竟然如此經典。

4樓:萬徑翁

金陵十三釵,它所探尋的不是誰的生命更有價值,而是情。秦淮河的女子知道接下來要面對什麼,學生們也許知道,但想存點希望。誰不怕死,又或者哪個女子不怕被那樣非人的對待,但玉墨自己私心想讓這些像曾經的她的女學生活下來,是她得念想,後來,她勸誡各位姐妹,講「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是人的一種心裡,誰都要死的,但是怎麼死是自己可以選擇的。如果能選擇,他們希望商女亦知亡國恨。何苦去抨擊它怎麼不獲獎,又或者怎麼有大量的英文對白,看電影,看的是歷史,看的是情。

5樓:夏侯頓悟

這部電影很失敗,女學生很矯情,而且很生硬就結局了,妓女們的犧牲完整嗎?女學生完成了救贖嗎?沒說清楚,男主角的轉變虛假(本身也是純虛構故事)。

攝影場面還是不錯的,故事很失敗,一部賣弄民族傷痛的商業電影。

6樓:

捧臭腳不成還給薰一臉腳氣

如樓上幾位所說他拍這部電影很多出發點上有問題哪有為了拿獎迎合西方的態度來拍電影的

7樓:

十三釵的好萊塢式拍攝手法、情節設計及其弘揚的蹩腳西方價值觀於老外而言,就如同《功夫之王》於中國觀眾一樣SB,不被罵就不錯了......還得獎???

8樓:

正如樓主所說,這是乙個諷刺。《金陵》不能算是爛片,但是它太不中國了,太西方。可是他唯一沒有抓住的是西方的價值觀。這也是西方對於這部電影最詬病的地方。

十三釵金球得了提名,已經是金球賣給張藝謀乙個大面子了。不過金球獎不能太當真,它就是乙個諂媚明星的娛樂獎項。奧斯卡才是真正無視了金陵,不過貌似也進了第二輪?記不太清了。

9樓:貓眼看世界

其實這個可以用乙個問題來問,為什麼我們中國內地很多大片都衝擊金球獎和奧斯卡都沒有緣分,那應該是我們的侷限問題,甚至有時候想抱著乙個什麼事關民族的題材去拼,可是一直都在失敗中。

10樓:電子騎士

13釵的價值感與西方的本身就有很大差異。和《鋼琴師》這樣的影片一比馬上相形見絀。

另外就是其海外發行也做得不好(找了兩家無名小公司),張偉平宣稱的2000家院線大規模上映根本沒希望。最終北美只有30家影院上映,票房僅31萬美元。

11樓:邱鵬滔

中國的戰爭片都是拍的無比悲催,人物符號化,怎麼悲慘怎麼弄,一點兒都不真實。同樣是戰爭片,看看讓.貝克的《生死花園》卻無比的溫情讓人充滿希望。

12樓:纖手剝新橙

有句話擱在這兒,太貼切啦:大張旗鼓的宣傳炒作,多半是因為做不到!

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毫不意外。低調行事些,不行麼?!

八字還沒一撇呢,別動不動就高喊「衝入好萊塢」「拿下小金人」什麼的,哎,當時都沒有想過失敗了,都不難為情麼?!

看看李安,喝過洋墨水的人,竟比大陸本土的還要有儒學風範,真是汗顏極了。

13樓:阿林

認真看看這幾年的外語片,差距是顯而易見的,決定影片不一定要符合西方價值啊,關鍵是藝術深度,看看今年的《一次別離》,那才叫做拍電影,就國內院線上映的電影水平,《十三釵》足夠好了,但奧斯卡再娛樂也是要講藝術水平的,拜託都清醒清醒吧,水平不夠,亂給自己臉上貼什麼金。

14樓:李暘

第一,奧斯卡本身就是乙個超級學院派的電影獎項,所以得不得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第二,張藝謀的這部電影,事實上的確沒有達到問鼎奧斯卡的水平,有視覺效果,有人物,但是沒有「內涵」(這點你們可以和陸川拍的南京南京對比一下)。第三,張藝謀這幾年拍電影,有點過於執著於奧斯卡了,完全沒有必要。

而且最近幾年張藝謀的電影都是商業片,商業氣息太濃重了,我不喜歡。一年年的盼望著他出個好片,可總是失望。

最後吐槽下,現在中國的電影人都不講自己國家的故事了,都是外中國人來拍中國的故事,其實中國那麼多文化底蘊,隨便拿出來一段,就夠你拍一部好電影的了,為什麼就不拍呢?我看功夫熊貓2就感覺特別彆扭,因為那部電影其實拍的很一般,但是他的所有賣點都是中國風,從畫面到故事情節,甚至最後的片花都是全中國風的水墨畫。中國不是沒有好的文化底蘊,只是缺乙個好的挖掘者。

15樓:

張藝謀太淺薄了,我覺的他應該好好沉澱幾年先,別再拍片了。早些年張的作品還行,主要是因為那時國內能接觸的好片太少,大家的欣賞水平還比較低,他只是提前發育了幾年,然後一直沒有再長高。

16樓:

這個問題得從根上找原因,拋開別的不說,僅僅從影片的質量和水平來講,我認為這部電影應該沒的說,算得上是近年來少有的中國產電影佳作,但兩個大獎都沒有提名,這就不是水平的問題了,就像一開始,老謀子本身也沒有報太大希望,我們不能以奧斯卡和金球獎來評判一部電影的質量了,我們應該對中國電影的質量有信心(起碼再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想說,我們需要走出自己的一條電影之路,而不需要過多的看重那些獎項,《十三釵》票房、口碑都是成功的,我想這就夠了,這一條答案給中國電影。

17樓:

都什麼年代了,還崇拜奧斯卡,還在拿奧斯卡做標準來判斷一部電影?我不知道誰崇拜,但我肯定自己不會再做這種事了。

至於這部電影,我覺得還是很不錯的。

金陵十三釵的結局是怎樣的?

枯萎的鬱金香 結局是,女學生們逃出去了,妓女們死的只剩玉墨。熬夜看完。我知道不能熬夜,但我沒法勸自己停下。我只能跟著她們一起面對命運。說實話,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男人面前,女人是多麼脆弱,裡面的小日本對香蘭和豆蔻做的事讓人膽寒,作為女性,深深發覺這種巨大的力量鴻溝。都希望世界和平友愛,是因為沒有,所以...

對《金陵十三釵》的內容強烈反對的觀眾,為什麼不去指摘原作者嚴歌苓,而是只針對張藝謀呢?

alley NG 那證明看電影的人比看書的人多,還是大眾文化流行。而且,什麼時代了,還拿幾世紀的東西出來反覆說不停說嘗試從什麼新角度說,煩不煩,到底有多少中國人還要在被害和弱智,還有美化堅強的氣節下才可以活下來。這是對內容的反饋 另外,什麼年代了,張導美感和敘述故事上一點進步都沒有,失去了所有先進的...

如何評價金陵十三釵中香蘭冒死取耳環的行為?

剛開始看我就在想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取耳環,後來看她笑了我不知道為什麼又覺得可以理解了,真的很純真的笑容,也許耳環背後代表著什麼吧。如果說她是為了錢,那我絕對不會同意,豆蔻的弦掉了,她跟上去幹嘛,她乙個人偷偷離開不是更好嗎?逃跑躲避時都是豆蔻在引導她,我可以看出來香蘭在這種危機情況下是完全沒有自己該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