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預估45億,這對於國產動漫行業意味著什麼?

時間 2021-05-06 12:08:27

1樓:kaka

火影換個皮就45億,意味著中國產動漫行業要完了,估計以後還有:

《名偵探狄仁傑》—《名偵探柯南》

《舍利子》—《龍珠》

《閻羅》—《死神》

《水滸傳說》—《海賊王》

《扣籃高手》—《灌籃高手》

而且我覺得《姜子牙》多半就是這個《水滸傳說》

2樓:planck elf

哪吒確實是一部文化意蘊和感情脈絡都特別清晰的中國產好片,因為餃子當初創造這部電影的時候融入了自己的人生親歷,用真情實感和曲折的經歷打動我們的心弦,十分不容易,我推薦大家去了解一下這部劇想要傳達的主題,良心好劇(ω)

3樓:鈕祜祿·渺渺

非常好的正面鼓勵!

一路看著國漫電影成長,每次大製作的國漫電影上映我都會買票看,每次都在進步和成長,這次哪吒真的很棒!

專業的分析大牛們都寫得很到位了,我就是進來再吹吹電影的彩虹屁 ——真的超好看!好喜歡敖丙!

4樓:春山

乙個作品的成功所帶來的影響對其本身可能並不大,至多也就是給製作團隊以鼓舞,使其以後創造出更優秀的作品。

但我覺得它所帶來的深刻影響是後輩人對它的解讀,它的成功能使千千萬萬的後輩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在這條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

5樓:靜心國度

不知道別人看《哪吒》的感受,我自己看過之後,深有感觸,觸動我的點是——教育!我作為乙個七歲熊孩子的母親,從哪吒裡看到乙個熊孩子是怎麼形成的。哪吒從出生開始,就被打上了魔童的標籤,從一開始,周圍的人看待他的眼光就是不公平的,大家都認為他是魔童是壞孩子,長期的被誤解,導致哪吒破罐子破摔,就變成了他人眼中的魔童,但實際上,哪吒本身也是乙個心地善良的好孩子,這我覺得取決於他有一對無條件愛他的父母,無論哪吒是什麼樣子,哪怕知道他是魔童轉世,他們依然愛他,就因為父母無條件的愛,使得哪吒雖然脾氣暴躁、調皮搗蛋,但他還依然保持著一顆善良的心。

這部電影也讓我深深反省,我平常對兒子的指責,是否也是對他的誤解?我對他的不信任,是否也像影片中的百姓對哪吒的誤解?而我對他的否定,是否也會讓他變成我不希望他變成的樣子?

而哪吒的母親,也讓我自慚形愧,對比她對哪吒無條件的愛,我對兒子的愛是否附加了很多東西?

我認為,《戰狼》激起了當代人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身為當代的中中國人而自豪,所以他票房大賣。而《哪吒》,我看到的是人性,無論別人如何的誤解你,但如果有人無條件的愛你,無條件的信任你,那麼,你就會擁有一顆善良的心!

6樓:Nothing

算是乙個榜樣吧,在沒看之前,風颳的就挺大的,滿懷期待去看感覺挺不錯的,中國產動漫只要用心,也沒什麼不行的,不能光看日本動漫呀,哈哈,我們中國也有動漫,也有人才,也有神話,也有創造,希望中國產動漫越做越好吧,良心一點,多多打磨

7樓:情報姬

《哪吒》大量採用了3DCG 技術。全片共一千八百多個鏡頭中,超過一千四百個鏡頭有特效繪製,堪稱中國產動畫之最。難度誇張的鏡頭可能要製作半年之久。

製作團隊能完成如此多數量、高難度的製作任務,與動畫工業的發展密切相關。

《哪吒》製作人數達到了 1600 人。

1600人是什麼概念?大概一所一班50人,30個班編制的高中人數。

這樣的作業人數在二維動畫領域是極其驚人的——《你的名字》片尾有記錄的人員名單達到 600 人已經十分誇張,就是把實際參與製作的人員算在內,再翻一倍,也沒有這麼多。

這麼多人進行分工協作,難度可想而知。但這也是動畫工業化過程中必然要面臨的挑戰。

以彩條屋 CEO 易巧受訪時講述的製作細節為例:將同一畫面的多種不同特效切割,分給合適的製作團隊去做,而為了保證質量與風格的統一,導演給出了明確的要求甚至親自製作小樣,最終確實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這個案例說明《哪吒》的成功,恰恰在於面臨這一挑戰的過程中,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採訪中透露的「數十個團隊」、「1600餘人」、「追加兩次經費」、「兩年製作時長」等資料上來看,《哪吒》確實請到了足以完成製作的大量人手,且保證了基本充足的工期;而在統籌管理上,製作團隊也成功克服了許多困難,保證了全片質量。

當然,藝術不只是技術。前述的「工業化」並非唯一的評判維度。雖然《哪吒》這樣的工業化作品中也蘊含導演與各位製作人員的藝術表達,但如果要尋找作者性更突出,更能展現導演藝術追求的動畫作品,就現階段而言,還是要回到所謂「工業化程度低」的二維動畫中。

中國動畫電影的製作能力在逐漸走向成熟。

在製作能力上,《哪吒之魔童降世》以龐大的製作班底與巨集大的畫面呈現,展示了中國動畫工業的整體水平,而作為封神宇宙的開門紅,《哪吒》也展示了光線對 IP 深度開發運營的意識與野心。在「大字輩」之後,中國動畫工業再次展現了創作大型動畫電影的生產力。

動畫這種形式,已經漸漸走入主流觀影人群的視野,成為一種大眾化的選擇;而即使是作者個人色彩較為濃厚、相對小眾的動畫電影,只要製作精良,也有足夠多的觀眾願意買單。

「國漫崛起」的口號已經喊了很多年,我們不妨再喊一次。

《哪吒之魔童降世》和《羅小黑戰記》作為2023年國漫的扛鼎之作,自有其獨到之處。情報姬請到了來自b站的beta大佬,來對這兩部電影的影響進行一次深刻且硬核的分析,還請大家指正。

情報姬:深度分析丨再談哪吒與羅小黑——動畫工業與小眾精品下,中國產動畫電影的「崛起」

8樓:

算是乙個激勵吧,鼓勵那些用心做電影的導演,你的努力,俺們都看得到。也是警告那些想憑藉流量爛片來割韭菜的人吧,現在的觀眾不是傻子,個個都是帶腦看電影的,你們不好好拍,別想我們花錢來看。

9樓:萊布尼茲之夢

有了《大聖歸來》之後,對緊隨而來的《大海魚塘》有太多人報以莫名其妙的寬容——要不是它是動畫,票房能不能破五百萬都是問題。

有了《流浪地球》之後,《上海堡壘》就這樣高調殺來,不過這一次人民群眾眼睛非常雪亮。

那麼有沒有被大聖激勵的作品呢?有的,叫《哪吒之魔童降世》。不過是在4年後。

所以可以預見,一坨又一坨翔馬上就要來了,但真正的精品,也會在路上,只不過,我們要等一等。

10樓:

哪吒,包括流浪地球也一樣,不僅成了各自型別的標桿,他們的成功,可以說是一種證明,也是一種預告。

在他們之前,即便有人想認真做,但是抬頭看看,前面一片屍體殘骸,乙個成功的都沒有。

那憑啥我就能成啊?敢堵上身家性命啊?

現在不一樣了,抬頭一看,有個成功的例子就在那裡,退一萬步講,即便我做不到那個程度,萬一我能做到他的一半呢,再不濟十分之一也成啊。

要說他們的意義,可能就是為後面想要認真一把的人,有了希望,有了勇氣吧。

11樓:Janisyu

才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

從劇本到製作,有幸見證中國動畫這幾十年的蛻變。這個蛻變,讓我再一次深刻體會,我這個90後還未灑熱血,就快跟不上時代了。

想起一句老話應景:為中華之撅起而讀書。這句話也應送給時代廢青們

12樓:墳地裡的幽靈

現在來講,哪吒作為優秀的中國產作品,只能代表他自己,或者代表他這乙個單獨系列,整個國家的相關產業體系還沒徹底建立起來,好多好的作品都是靠著導演、編劇等一眾製作人員憑著一腔熱愛和情懷在熬,但是哪吒本身還是提示了其他人,乙個好的作品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形式和內容,憑藉現在國家的工業科技和人才儲備,只要給乙個機會,建立好相關的體系機制,還是可以拍攝出更多的好作品,希望這是乙個契機。

13樓:大大哥帥

剛好這個夏天剛好二刷了《千與千尋》和《哪吒》,對題主這個問題還是有很多感想的

就電影本身來說,《哪吒》的票房大賣為光線和彩條屋提供了充足的後續製作資金,排除借前作口碑而故意偷工減料圈錢的行為,後續封神宇宙的組建肯定會越來越好的,這絕對是乙個良性的迴圈(參考從《鋼鐵俠》發跡的某威)

再放到現在中國產動漫電影的環境來說,可以說是大浪淘沙,魁拔,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白蛇緣起再到今天的哪吒,中國產動畫的進步一次次抬高了國內觀眾的品味與觀影門檻,觀眾和環境不會再容忍走錢不走心的作品。

筆者99年生人,第一次對中國產動漫電影票房產生概念,還是新千年時的喜羊羊與灰太狼每年過年的一部劇場版,每年基本都是中國產動漫的票房冠軍(大該一億左右?)。現在看來其實喜羊羊真的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童年回憶,劇場版的製作對孩子來說也是頗有誠意,但是!

喜羊羊動漫的大賣卻無意識地將市場引向了不均衡的發展方向,即低幼向動畫的井噴。你可以用腳去想劇本,只要人物足夠可愛、美型,小朋友們喜歡的小動物都被開發了個遍。

事實證明百花齊放的環境才是健全的,比如日本,每年不僅有兒童向的電影,如哆啦A夢劇場版;也有著深度,社會思考與想象力俱佳的大眾向(參考2023年日本動畫票冠宮崎駿的《幽靈公主》,想想都頭皮發麻)。

回到國內的動漫電影環境,喜羊羊的生命力和資源被開採盡時,熊出沒開始了新一輪的接力。筆者也曾陪家裡的孩子看過幾部熊出沒的劇場版,覺得電影還是講了乙個相對完整,積極向上的故事,算是無功無過的完成了任務吧。但歸根結底,還是穩穩的兒童向,萬紫千紅的動漫電影未來,還是個未知數。

說實話,熊出沒盡力了,它的侷限就在那,沒有人指望兩隻熊和乙個伐木工可以講出多史詩,多深邃,多曲折的故事(影史上有且只有一部《綺麗夢中人》)。正如前人說的,要想裝更多的水,你先要找到更大的容器。

其實當年看《功夫熊貓》,得知這是made In American的時候,我覺得這是為每一位中國動畫人敲響的警鐘。當美國佬用我們中國文化寶庫一隅拍出熊貓時,可能我們才漸漸意識到我們悠久的歷史,豐富的神話,其實就是一直塵封在我們身邊巨大的容器。

15年的大聖歸來,老少咸宜的亮眼佳作,其實當時就已經可以慢慢看出,國內觀眾對低幼作品的審美疲勞了,他們也希望看到更成熟的作品,只要作品好看,我們都是你的自來水。16年大魚海棠,畫面真的可以說是中國產2D的扛把子了,最後輸在了劇本的硬傷上,但還是被大眾認可,取的了不錯的成績。19年初的白蛇緣起,走的也是大聖歸來的路子,逆曲線的票房,越發說明好的作品不再會被觀眾埋沒。

再到今天截止目前已經突破40億的哪吒,可以這麼說,中國產動畫製作者的極限用功程度在哪,中國產動畫票房的極限就在哪(前提是有用功,自我感動的無用功要不得)。見識過一拳,中村豐方塊,ufotable的fate後,我可以很自豪的說,哪吒無論是文戲還是武戲都到了不遜色甚至超過日本的程度,即使放到神仙打架的日本上映,我們的哪吒也不會再輕易敗下陣來。

幾年前,看過一篇影評,名為「大魚海棠不是里程碑,它是墊腳石」。今天,筆者認為,哪吒,絕對會作為中國動漫電影的里程碑,為大家所記住。正是這種里程碑,和曾經的墊腳石(外界稱呼,不必在意,每一部也都可以是里程碑),水滴石穿地給業界帶來了新的氣象,提高著觀眾的審美水平。

蹭熱度的快餐終究是缺乏營養,小火慢燉的營養湯才是所有觀影者需要,渴望的精神食糧。我們需要熊出沒,但更需要哪吒,營養均衡,看中國動漫長大的孩子,才能引以為傲,健康成長。

大聖歸來的八年,大魚海棠的三年,白蛇緣起的三年,哪吒的五年,中國產動畫的崛起,不是觀影的巧合,而是由一位位從業者的年華付出,歲月耕耘以及乙個個支援國漫,希冀明天的觀眾堆疊起來的。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但哪吒的出現以及大爆,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切的負重前行,換來的一定是中國中國產動畫電影的歲月靜好!

PS:附上哪吒破40億海報鎮樓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真的值那麼高的票房麼?

A.Z 在現在來看,單看電影,我覺得不值。既然你有這個疑問,那很顯然我的答案應該也在你的理解範疇。單從乙個電影的方面來看,它有很多優點,技術 設定等。它無疑是中國產動畫的乙個變革,特效精良,製作精細。其中人物的設定也很有創新,符合大眾審美,情節也符合大眾潮流,引人發笑。可是,它也有缺點。比如說,劇情...

如何看待《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越《我不是藥神》?

喵喵喵 我感覺可能是面向受眾的問題 我去看哪吒小孩子佔5 3 然後是他們的父母or帶他們去看的人 然後是群眾 我去看藥神全是大人,沒有小孩子 哪吒是很好看,但藥神也是真的好看 哪吒我二刷了,藥神我不敢 我怕再次坐在影廳裡,片頭一出現我就想哭 當然還有報復觀影加持,同行襯托的好吧 笑笑也無妨 我崽厲害...

為何對哪吒之魔童降世觀感很差?

喵喵喵 現在魔童電影下映這麼久了,還要來踩,不會以為靠踩別人就可以提高重生劊子手的票房吧哈哈哈。那句話咋說的啊,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這有什麼為什麼?這不是很主觀的東西嗎?魔童這個票房和評分說明大眾觀感是不錯的,當然也不妨礙有觀感差的,這有什麼好求認同的嗎? 我靠,你這是才看到這個片嗎?看完這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