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為招人多?

時間 2021-05-31 09:48:42

1樓:窩窩

怎麼說呢,不知道有沒有農村的小夥伴。記得小時候跟著爺爺種蘿蔔,翻一塊地,撒種子。一開始種子撒的很密,種子發芽長出來。

等蘿蔔苗長一段時間,就要開始剔苗了,你長得不好,那對不起,剔掉吧。長得好可以被留下來,或者移栽,叫做調崗。

2樓:沙拉洗了頭

需求量大,華為現在業務很多,每年那麼多新業務,就需要新的人。畢竟公司需要成長……

每年營收增加15%的話,至少也要增加15%的人吧(或者提高工資,人數減少一點)。

現在增長快,需求的人就多。 18萬人,每年還要離職一兩萬。華為又比較喜歡應屆生……

2019屆應屆生,華為大概招了1.5萬以上吧

3樓:

1. 基數大;

2. 流動性大;

3. 錢多。

因為基數大流動性大,華為十幾個地區部上百個代表處十八萬員工,每年流動個百分之十也一萬多人了;又因為給的錢多,優秀院校畢業生去的自然又多,也就有這些資料了。

4樓:浴火

根據質量互變規律,我們無法控制質變,達不到科技方面的大突破,我們就去增加量變,以期達到質變的基礎,

技術的突破可以交由高精尖的人才去做,但技術的原始積累卻需要人力去堆出來。

如現在國家所推行的城鎮化道路以及鼓勵大機械農業生產,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基層群眾從低效率的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聚集起來,解放更多勞動力,投身工業,為國家的技術發展進行最原始的技術積累

當技術積累加快,會促使技術突破的時間提前,然後就會讓我們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華為必然有類似的考慮,

當然招這麼多人,不乏有大浪淘沙的意味

5樓:莫能臣樸

因為華為是真的高科技企業,而BAT其實是服務業,被動發展技術而已。如果當初有個科技公司能夠提供便宜的高併發服務解決方案,BAT可能就像銀行、電信運營商等一樣把技術拿來直接外包了,不影響其業務模式。但是華為一旦技術沒了,他就什麼也不是了。

6樓:PAPAPI

很多人真的很幼稚,西方高科技早我們幾十年上百年就起步發展了,我們不用人力去堆,不用大批的勇士加班去拼,高科技的成果怎麼來啊,颱風莫里斯刮過來的啊?

想想幾十年前原子彈怎麼造出來的你就知道華為為什麼要這麼拼了,不努力落後就得挨打的,就得屈辱的活著,被別人掐著脖子活著…

是中國脊梁的公司就得這麼幹,挺華為!

7樓:

華為喜歡名校,喜歡一張白紙,我是西電的,華為前兩年整個班的都要,不管你學習咋樣,會不會專案,統一白菜價,統一隨機崗,能去bat絕不會去華為的,我想清北的更是這樣,總有一些專業不好的,沒有batoffer的會去華為

8樓:Execublar

幾個原因。

第一,華為攤子鋪的大。做硬體,軟體,材料,通訊,演算法等等專業的,華為都需要。不像網際網路公司,可能專注招軟體開發。

第二,華為這幾年發展也好。發展好才敢擴張招人。從14年華為員工大概15萬,到現在18萬員工。華為最出名的其實是把高科技行業變成勞動力密集型產業。

第三,華為待遇針對學校給的夠高。圖中都是中國頂級大學的學生。華為看學校給待遇,像清北的普通offer,都遠超211的sp。

而網際網路公司相對來說,更看重能力,所以對於能力一般的名校學生,去華為概率更大。

9樓:

我來從另外乙個角度分析下吧。

為什麼招人多?如果老員工不離職,有這麼多位置給新蘿蔔麼?所以問題又可以轉化為:為什麼每年如此多的員工離職?

不展開講了…大家可以去華為內部論壇「心聲社群-職場天地」看看國際慣例。

10樓:行跡八方

很正常啊。

第乙個原因,華為人多啊,18萬人,不算新增的,每年更替5%-10%就是1-2萬人。校招可能佔一半以上。

第二個原因,華為這些人基本都是大學生啊,比華為員工多的公司有不少,但比華為大學生多的公司就不多了。相形之下華為的招生數量就很可觀了。

第三個原因,華為看重學校,這萬人左右的新人集中到少數名校,那就顯得尤為突出了。

華為網路技術工程師 今年招人多嗎?

目測不多。當時參加華為總決賽的時候。HR說,現在ICT行業不景氣,華為今年業績不好,所以都縮招了。搜尋下華為今年的業績,確實很不好。網路技術工程師實習生壓根沒有招人,只是走走面試流程而已,就算有,也頂多幾個。後來校園招聘的負責人也是這麼跟我們說的,說實習招聘基本沒招人,但是會從比賽獲獎的人選一部分發...

楊冪為什麼招人討厭?

阿白 一開始我也不討厭他,我還挺敬佩他的,乙個女生在娛樂圈混的如魚得水,最近我吃上了劉亦菲姐姐,神仙姐姐的顏,我覺得她長的特別漂亮,然後我就會很關注他的事情,我發現楊冪十分針對劉亦菲,踩劉亦菲上位,表面對劉亦菲是閨蜜,背地裡其實擦了劉亦菲不知道多少刀了。首先,楊冪整容不承認,現在臉就已經開始僵了 還...

為什麼HR從外部招人?

水主沉浮 乙個公司的人員供給,不外乎兩種渠道,乙個是外部招聘,乙個是內部培養。內部培養,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乙個是大量的成本投入,二是被培養人能夠長期在公司任職。現在這個時代,能夠長期在一家單位任職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所以內部培養更多集中在少數核心群體中,比如管理人員 技術人員等。外部招聘,價效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