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滿足了人什麼需求?人為什麼喜歡科幻?

時間 2021-05-06 03:19:53

1樓:邦彥

《致科幻》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愛上科幻,

我的心中將泛起波瀾……

是仲夏夜裡,冷湖閃爍的螢光,

還是謝頓的眼眸中,乙個帝國的衰亡;

不可置否的,當猿猴敲打石器,

難以忘懷的,當先哲仰望星空。

破舊的母艦,去向星雲巔的幻夢;

未來的憧憬,通往新世界的決心。

給予科學幻想的羽翼,

留給幻想科學的合理。

星星們高掛天空,訴說著亙古的夢,

那難以描述的語言,是我愛人的面孔。

2樓:紐約雞湯君

《山海經》,《但丁神曲》充滿了想象,人在用自己對世界、對秩序、對善惡卑微的理解,去描繪看不到的神奇景象。

喬治奧維爾《1984》,精準預言了關於集權蘇聯的一切,基於對人性的透徹理解。

科幻與否,題材只是想象的軀殼,不管是向外的,還是向內的,向前看,還是向後望的,寫作終歸是基於人對世界的理解,和人對人性的理解。

但的確,科幻,是這箱致幻劑裡藥性較為猛烈的一副,因為它還基於科學理論。

什麼是科學? 汽車是雙腿的延伸,攝影機是雙眼的延伸,電腦和AI是大腦的延伸,科學本身就是人性的終極延伸,是我們伸向宇宙秩序的觸手。基於它可測量可驗證的特性,任何基於科學的想象注定和看得見摸得著的未來掛鉤。

對可能的未來,對可能的存在,最偉大的想象。

這是科幻的優勢,它值得被喜歡。

但我個人認為這也是它作為文學題材的劣勢,科幻的嚴謹性,與文學性背道而馳。

我們眼中的星星像幽靈,星星眼中的我們,也像幽靈。舒服。 但大劉一開始大篇幅的解釋科學理論的應用,我的夢就醒了一半。

同時我也清楚的明白,真正的科幻迷們正在如飢似渴的吞噬著那些嚴謹的理論構造。

當然,《三體》這樣的文學,超過了它本身的題材限制,科幻只是殼子,大劉對歷史和人性的理解夠深才有此佳作,就像其他那些偉大的文學家一樣。

我不喜歡科幻,但是我喜歡那些喜歡科幻的人,他們比大部分純文學迷,要可愛很多。

3樓:共賞人間

把心懷星辰大海、宇宙星際的孩子

從雞毛蒜皮、無病呻吟、雜物瑣事裡抽離出來,並帶TA們思考人生終極哲學問題:

我是誰?從哪來?要到哪去?

4樓:序亂

對未知的期望與探索

這是人類的天性

還有就是科幻豐富的知識讓人充實

記得有一部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重新整理我對無特效科幻片的認知,還有一部也是無特效,可惜忘記名字。

5樓:槐序十二醬

追過西部世界,看過黑鏡,最愛的電影是超時空接觸,降臨也是心頭愛,異形系列也是摯愛

為什麼喜歡科幻,不如問我為何喜歡探索外太空,為何喜歡外星生命體,為何喜歡追根溯源人類的起源,為何喜歡那些莫名恐懼的生物,為何會被不可限量的未來感動的一塌糊塗,科幻是什麼呢,它是凌駕於現實上的藝術、美、愛情、想象、夢想,是我們這群渺小群體終其一生對於未知的探險,它最好是真的,最好不是真的,最好不存在,最好更偉大,總之,只有遇見科幻的時候,眼球放大,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好像,我的未來也來了,這就是我這個沒什麼文化的人對於科幻的第一回答。

多年之後,我忘了人世間的情愛,忘了作為人的所有自然情感,仍記得在電影超時空接觸裡面,第一次萌發了好奇心帶給人最初的心靈高潮!

6樓:喵小瑤

科幻的意義是讓我們能在平凡的一天結束時還能望一望遠方征途的星辰大海吧。

畢竟有些人,終其一生,都不能抬頭看看星空;有些人,看過星空之後卻不得以讓自己的目光歸於暗淡。許多人認為整個世界文學前景都不好,不然不會有「文學已死」這樣的表達。文化、思維、情感都是奢侈的表達,理論、科技、財富才是生存的支柱,有時候我們覺得好好活著都已經是不堪重負了,何談宇宙星空呢。

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給自己設限,而常常打破常規,拓寬時間空間廣度,藐視一切常規意義的科幻作品大概能喚醒我們對自己人生的希望吧。

7樓:朱石有光

科幻是現代神話,科學代替神力,科學在其中可能是負面角色,但一定在科幻敘事的中心位置,猶如前科學時代,神力是神話敘事的中心位置。在前科學時代(近代以前),人們對神話的態度與現代是截然不同的,前科學時代的讀者相信神話故事的真實性,相信神力的真實存在,但科學出現後,神力被科學祛魅了除魔了,現代讀者不會再相信前科學時代神話中神力的真實存在。但人類需要神話,需要能讓他們相信的神話,於是,一如科學代替魔法,科幻也代替了神話。

8樓:

科幻作品可以把讀者、觀眾從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把讀者、觀眾放置在乙個與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時空中。

當然,魔幻作品也可以這樣。但是,魔幻作品所架構的時空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存在的可能性要比科幻作品所架構的時空低得多。

熱愛科幻作品的人,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大都願意把自己從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代入到科幻作品所架構的時空中去。

科幻作品所架構的時空為什麼那麼有魅力?因為它滿足了讀者、觀眾的慾望。一種日常生活目前所無法滿足的慾望。不排除隨著技術的進步,科幻逐漸變為現實。

9樓:之小琪

人的好奇心,對未知的渴求。

小學二年級時偶然得到一本《科幻世界》,當時還看不太懂,不過心裡有一種被震撼的感覺,大一些了,就經常自己買《科幻世界》看了。再後來《科幻世界》已經滿足不了我了,就去啃國內外的長篇科幻。

科幻對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會讓人去思考人生人類宇宙這些似乎無意義的事情。當然有時候也會很中二,我自己稱為科幻型中二病。有段時間正是看科幻看的正瘋的時候,每當看完一篇就會陷入一種無序的思考中,會覺得原來世界還可以這樣子!

在別人看來我就是呆呆的,一度有人認為我比較傻。現在很火的《三體》,那時候也確實帶來很大的衝擊,看完後好幾天都沉浸在它的世界觀裡,不過看多了以後這種衝擊也越來越小了。看別的書也會有這種感覺,只是沒有這麼強烈罷了!

大學的室友們都愛看霸道Quattroporte類的小白文,還有修仙類的爽文,我一度非常鄙視她們,向她們推薦科幻都說沒興趣,不過後來我也放下了自己的這種偏見,去看了她們看的書,其實也挺有趣的。讀書對每個人的意義不一樣,不能因此得出誰逼格更高的結論,網文自然有其存在的意義,只要你從中得到樂趣了就是值得的。書本其實也算是一種精神鴉片!

人都是孤獨的,書本是去探視他人思想的一種方式,不同的作者會帶給你不同的體驗。

讀過的一些書多少會融入性格中,科幻並不能為我的生活帶來什麼好處,但是能讓人跳脫眼前放眼於更廣闊的世界。畢竟在這麼大的宇宙和這麼漫長的時光,我們連塵埃都不算。

10樓:

很多人會對未來迷茫,甚至乙個國家,乙個民族,乙個公司,乙個組織都會對未來產生迷茫,為什麼?因為這些人都不看科幻,而乙個熱愛科幻的人一定不迷茫,比如像我,以及我們公司,我們都不會迷茫!科幻最大的作用是讓我們把未來看的更加清楚!

11樓:NaPoM

我覺得這個問題和為什麼人類會出現宗教或信仰?是一樣的,智人之所以能夠從多種種群中存在下來,最後發展成我們人類,就是因為他們與其他物種相比懂得團隊合作,而團隊合作的基礎就是有相同的信仰,否則真的很難做到。從這可以看出人在早幾十萬年前就有了信仰這意識的存在。

所以說我們現在的信仰的這一意識,可以說是從他們那裡遺傳過來的或者說遺留下來的。因此,追求科幻或者信仰一些神靈就像我們的本能一樣。

12樓:

作為乙個文科生,看三體時最無奈的地方是大段大段技術細節,跳過又怕錯過什麼對後文有影響的內容。

讓我手不釋卷的應該是它的大尺度特徵,古人云,上下四方曰宇,往來古今曰宙。漫長的時間和浩渺的空間的結合,滄桑之感無比真切,大宇宙與小宇宙,「一千八百九十萬年的歲月跟在她身後」【有誰還記得這句原文?】以及在廣闊的時間空間跨度下人物的崇高【羅輯在受盡人類冷眼厭惡之時建立黑暗森林威懾】無助【她終於看清了,使自己這粒沙塵飄飛的,是怎樣的天風,把自己這片小葉送向遠方的,是怎樣的大河】

其次就是在乙個全新的奇妙的背景下按照社會歷史政治規律設想社會的發展狀況:危機時刻的宗教【三體教和後來對智子的崇拜等】,語言【中英混雜體現在名字上如艾AA和高way】,政治【各種組織和新生艦隊國際】,人性【科技與文明道德水平的發展是否同步,太空飛行員類的新道德】。。。。。

我認為,喜歡研讀中國古代和西方國家的社會狀況的人,也應該會對三體危機下的人類命運走向感興趣。

以上為乙個文科生對三體的感受,其他科幻或可推而廣之。

13樓:兩個極端

各種各樣代入的新鮮感,感情的新鮮感,眼界的新鮮感,想象力的新鮮感,最重要的是各個新鮮感的綜合。

而且硬科幻還會給你種可以實現這種想象的幻覺,真要讓你天天星際旅行,次次做救世主,我確保你絕對會煩的。

比如,每天玩遊戲,很爽。

每天有人給你10萬,很爽。

每天有個超級帥哥妹子找你約會,非常爽。

每天帥哥妹子還給你做好吃的,特別爽。

這四條一起給你,你會不會爽爆了?

這就是綜合的新鮮感,前提是你沒有享受過。

但是,如此幾年後,你會不會很爽?

遊戲會不會玩膩?

錢會不會只是個數字?

看見帥哥美女會不會無視臉?

吃到好吃的會不會還超開心?

前三條我不知道,最後一條我肯定會。

14樓:沙皇的留學生活

首先科幻在歐美那邊也不是主流,雨果獎也不是特別有名的乙個獎。

中國缺少三體是事實,但是很多國家也都缺,不止中國乙個。

科幻受到人吸引的緣故有很多:

首先我們看看文學分類,真實(這個真實代表科學性也就是可達成性,以下同義)的帶有展望就是科幻,但通常人們讀起來會很費勁,因為展望涉及到了未來的科技理論等

但是另一方面又是真實的,能夠看見的乙個未來,而不像玄幻那類不可能發生。

15樓:飛翔的荷蘭人

引用一段話吧

「科幻贏得的感情就像是地質工作者勘測的鈾:激烈,純粹,持久,卻只有非常稀少的分布。它不是普羅大眾的飯後甜點,只是一小撮頑固分子的精神毒品。 」

16樓:

技術控邏輯控而已,喜歡三體這種給個設定,一切就能解釋得比較通的作品。不喜歡超體那種主要是憑大膽想象的,經不太起推敲,這種作品我寧願叫他魔幻而不是科幻。

17樓:梁亦聰

人性並不是乙個自洽的系統。但在真實世界中,人性中自相矛盾的部分,以及它與自然界互相矛盾的部分,會因為從未出現某些極端情形而被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而在極端條件下(比如全球滅頂之災、造物主現身、意識可以分離、某個人或每個人掌握毀滅性力量、人類的造物比人類更優秀等)人性中矛盾的地方會被放大,形成激烈衝突。這種衝突是別的型別的作品無法展現的。

這就是科幻對我的魅力所在。

為什麼我們要用社交產品?它滿足了什麼需求?

失去夢想的大佬 為什麼需要社交軟體?學習成績達不到自己的野心 也想努力,但自制力差 沒有人找自己聊天 每天無所事事,虛度光陰 這時,就需要社交軟體 來打發空虛的時間了 耳刀日 人最關注的就是自己,使用視角產品,一般就是為了得到一種自我認同。至於各種需求,都可以用人性來套。人性可以解釋歷史,現在,以及...

人為什麼有 追求和享受藝術 的需求?

道法自然 最簡單理解是,如果說科技和工業給人們帶來的是批量化,模式化的實用主義冰冷感,那麼藝術則可以給人帶來個性化,理想化,彌足珍貴般的溫暖感。人們會從吃得飽要到吃的好,吃的美,本能使然。再從社會學的歷史角度來說,人們追求藝術能夠推動社會良性發展,比如歐洲的文藝復興,直接助力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

人為什麼得到想要的還是不滿足?

魏懷瑾 這就是一直前進的動力嘛。人如果不貪得無厭的話,僅僅止步於次,安於現狀。過於安逸不是好事。正因為得到了想要的,至少要把現狀維持下去,再發展一點你後來增加的願望。人是要活到死的,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真的有趣嗎?所以不滿足現狀不安於現狀有的時候是一件好事。 怨女18 打個比方,乙個小女孩,她的家長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