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佛跟修道哪乙個更靜心性?

時間 2021-05-30 21:32:47

1樓:地青蓮藏

修道不了解,學佛比較系統,佛經,佛學著作比較多,但如果你的目的是靜心,他們的初級修煉方式都一樣,打坐嘛,不過佛教開始講發心,最後講回向。路子比較穩,所以建議你走佛學路子。

2樓:以一換一

問這個問題只是首先要明白乙個先後問題。

是先修行後靜心還是先靜心後修行。

佛儒道拋開最後的殊途同歸不談,心不靜是什麼都幹不成。修行的入門就是靜心,入門以後才有足夠的意識去選擇貼合自己心性的道路。

舉個例子乙個病人是沒有資格選擇學太極還是學詠春的。

除非天生天賦異稟先天契合大道。不然還是安下心來先把自己活明白了。能在生活中做到心不隨境轉,再去考慮是修道還是佛。

3樓:心中的星

老子在《道德經》中曰:致虛極,守靜篤。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中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既悟,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其實哪一家的意見都是相通的,元神好清靜,所以無論是哪一家,都是要求清心淨欲。

道家說:凡心不死,道心不活。

佛教說:打得凡心死,許爾法身活。

儒家說:凡心不死,聖心不活。

說的都是乙個人無思無念之後,才能識神退位,元神顯現

所以我覺得無所謂啦,題主你喜歡哪個就修哪個。

ipad和matepadpro哪乙個更適合大學生學習?

歲月蹉跎 看你的手機是安卓還是蘋果了,ipad上軟體生態已經很成熟,matpad pro 軟體生態完善還得需要一段時間 具體出現哪些問題你可以參考華為花粉俱樂部 說明還是有一些小問題的。如果不著急,可以等等,等等會更香。可以參考一下剛買M6的人得知要發布matpad pro心態。我的建議是等生態完善...

古琴和洞簫更喜歡哪乙個?

遠辰 看你更喜歡哪乙個。簫不太了解,我是學古琴的 非專業 水深,老師難找,好老師更難找。最好不要自學,不然很多錯誤的指法以後改都改不了,而且入門並沒有大家說的那麼簡單。如果只想學個 仙翁操 的話肯定簡單 手疼,骨節按弦,跪指,各種過弦。痛不欲生,反正我磨了好幾個水泡。而且真的不好學,你學完一首曲子後...

生離和死別哪乙個更痛?

死別更痛。死別終止了一切。生離像是一團忽明忽暗的火苗,時不時熊熊燃燒,灼燒著斬不斷的思緒,一口一口齧咬你的心。你可以責怪或是祝願,釋然或是聯絡。死別如同一列戛然而止的火車,永遠停留在未駛完的鐵軌上,葬送了本可以的可能性。留給活著的人只有潮水般的悲傷,潮起潮落,想起再放下,再想起再放下。他已經不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