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有悲劇情結?

時間 2021-05-30 11:00:53

1樓:

個人覺得啊,其實不是悲劇情結,而是大悲大喜才是人所喜歡的,要麼是大悲後的大喜,要麼是大喜後的大悲,看看那些著名悲劇,哪個不是悲喜皆有?

真的一路悲傷沒有歡喜,一路昏暗壓抑,估計沒幾個人喜歡看,畢竟看這玩意兒跟自虐也差不多了,相信有如此心理狀態的人不是那麼多的

2樓:任傑哪需要地靈

幸福總是膚淺的,試想每乙個人小時候,誰不曾因為一塊喜糖或者一次出遊而欣喜萬分。轉眼長大後,變得很不知足,那種過去曾輕易得到的幸福感也只能留在回憶裡,漸行漸遠,越是回憶越加劇了人生的悲劇色彩……

一段戀愛遭遇分手後,分手方能夠不再留念過去的美好,毫無牽絆;被分手方凡事碰到會刺激戀愛回憶的東西,內心都會不自覺的飄起傷感。

3樓:任意

因為幸福是膚淺的,讓人沒有記憶點,而悲劇總會深入骨髓、讓人印象深刻。

就像那句話說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4樓:小璐璐

很多人都會有一些情結,有的戀父,有的大叔控,還有懷舊情結,自虐情結,臆想症。漫漫深夜,發現自己鍾情於悲劇情結。打動我的愛情是悲慘的,印象深刻的女主角是悲情的,醉心的畫面是淒美的,扣我心弦的樂曲是悲傷的。

對於我,腦海裡,睡夢中,臆想時,訴說的全是淒美的畫面和故事,而且全情投入不想抽離,意識游離之時,覺得這一生該是悲壯的,願為愛情殉情,甘為摯友抵命,為心底的純淨躍入玉龍腳下的寧靜湖泊,或皈依佛門了卻紅塵,或浪跡天涯化入塵土。在人生至悽至美時,呢喃著最想吐露的字字句句,吟詠出眼角的淚滴,雋刻在故人的心底,待後人望而卻步,止於雙蝶翩翩起舞時,拈一雛菊,仰止而奠念,那經年的淒美,她真真切切的,來過。這只是情結。

5樓:高圓圓

《史記》中兩個個性迥異的人物大家都知道吧——劉邦和項羽。劉邦部分乏善可陳,而楚霸王卻很受司馬遷偏愛啊,為啥司馬遷不愛成功者偏愛失意者呢?

烏江自刎、告別虞姬,讀來如此感動,李清照詩曰:「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不知道歷史上真實的劉邦和項羽到底是怎樣的,但是司馬遷成功地營造了乙個具有美學意義的偶像。美麗而孤獨的結局,幾千年來人們都懷念這個角色。

司馬遷是不是有一種使命感,要書寫乙個革命者內心的荒涼,而使成功者感到害怕?劉邦贏得了江山,輸掉了什麼?

乙個人懷抱夢想,而他的夢想最終卻無法在現世裡完成,夢想越是無法完成,越具有詩意。夢想假如實現,革命假如成功,革命就變成了體制。體制浪漫嗎?

悲劇,應該就是為這種失敗者的文化找到出口吧。我們應該更尊重人性,而不以現世裡的成敗論英雄。

6樓:Sheldon Zhu

才疏學淺,講講某個片面。

悲劇的力量感是超越了幸福正能量劇的。

看了後者,也許短暫來說覺得充滿了能量,遇到挫折便覺為何與想象中不同,企圖再看一遍的時候會痛罵這是編給誰看的童話。

而前者,不管自己多麼不如意,看到悲劇中的角色,總會有一種且行且珍惜的對於人生的謹慎與敬畏。而這種反面的東西,卻能給予長久的動力。

7樓:許高亮

除了和喜劇共有的荒誕,悲劇更「真實」,更符合人生「永遠無法到達的彼岸」這樣的狀態。其次,悲劇往往包含著犧牲,儘管很多的「犧牲」根本無足輕重,所謂天地芻狗,但人類的審美傾向還是賦予其一定的美學價值,也就是人類最大的心理需求之一和人生疑問之一「我是誰,我如何存在」。

日本人為什麼有三國情結?

遊鐵蛋 其實最早最早應該是日本文學作品 太平記 給日本人開啟了乙個小視窗。如圖 以諸葛亮一生為故事的貫穿點作為描述日本南北朝的引用故事。隨後三國故事在日本大放異彩是因為在明末清初的時候,躲禍去日本的明朝人士把 三國演義 一併帶過去的。隨後在於1689年至1692年,京都天龍寺僧人義轍 月堂兄弟以湖南...

為什麼很多人有蘇聯情結?

名動洛陽 這種現象很有趣,其實只有在東亞,尤其是中國才會有。而在東歐,乃至西歐和美國,對蘇聯的印象完完全全就和中中國人相反了。打個比喻,就像某個人別人面前人家認為他是個很不錯的人,而你對他恨之入骨。很簡單,這些都是利益分配所導致的差異。蘇聯在冷戰時為了和美國爭霸,奉行歐洲第一的外交戰略。在東歐不僅軍...

古希臘悲劇為什麼是命運悲劇?

Dora不是探險家 悲劇可以定義為大時代的問題讓單獨個體來承受 不大記得原話怎麼說了但是大致是這個意思 也就是說這種得到的結局本身已經超出了所能承受的範圍 最後我覺得當我們談論個人與社會 也算是古希臘悲劇中主要的命題畢竟希臘的悲劇重點在於個人命運 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們作為人或許總寄託於個人的力量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