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許知遠對話馮小剛裡的「反崇高」現象?

時間 2021-05-30 08:35:52

1樓:許億

中國發展太快,每幾年都會存在代溝。過去的生活慢一些,所以我理解馮小剛的崇高感。但必須要說反崇高就是王朔馮小剛這一批人玩起來的。

但他們是打著紅旗反紅旗,心裡是有崇高的,但害羞,特別擰著說。當他們功成名就,打算堂堂正正說崇高的時候,這數代年輕人,活的隨波逐流,所以去他媽的崇高,壓根就沒存在過這個詞彙。馮小剛的失落感如衣錦夜行。

2樓:迎接

單就這段話來說,確實是一種現象。

但這背後是持有這種態度的人的自我妥協——既想堅持自我,又想迎合眾相。

世間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呢?

比如許知遠,乙個輕微理想主義的中年文青,無比懷念80年代的那個晚霞映照漫天金碧的年代,然後做這麼一檔故紙味濃重的訪談節目,自己的情緒偏向無時無刻不在顯露,也「無知無懼」的表達了許多「不知輕重」的觀點,有時招來許多罵,有時招來許多喜愛。但這就是他,那個時代那段經歷養成的他,人物很鮮明,形象很穩定。

但馮小剛就另說了,雖然他拍了很多的電影,如今地位名利都有了,但在我心裡始終無法成為大師。別說張藝謀、陳凱歌,連姜文都比高出幾籌。

他的行為模式是「趨利」性的,所有的「好」都想要,而由此帶來的「不好」都別人的錯。透著一股功成名就的老年油滑。

還是那句話:你要麼引領、要麼跟隨、要麼旁觀。

但是別引領時怕遭非議,跟隨時想要出頭,旁觀時心有不甘,這就是韓寒所說的「卡門」。極其尷尬。

如何看待《十三邀》許知遠對話張亞東?

bengo 因為許知遠的個人特質,十三邀大部分的訪談都給人一種擰巴的感覺。張亞東這期是乙個例外,兩個擰巴的人聊的既流暢又坦誠。張亞東講述的關於勤奮與天份,專業與人情的矛盾困惑其實對於每乙個職場中人多少都會有些感同身受,但是對於乙個已然成名的人來說,能在節目裡這樣的剖析自己,是挺不容易的。 一成舍 張...

如何看待《十三邀》裡薇婭對話許知遠把直播比喻成橋,不敢斷掉一次?

晚晴小筑 李佳琦有做過類似的比方大概是 一萬個主播,你如果今天不做,可能使用者要被其他9999個主播吸引走。直播作為乙個線上版的天橋賣藝,溝通的兩端是客戶和貨物 商家 人家到你這裡來,極大程度依賴於品牌效應和實價優惠 每一次直播都是一次吸引 鞏固品牌效應的過程,斷掉一次,不說前功盡棄,至少使用者對品...

如何評價《十三邀》許知遠對話金宇澄?

駱越文化後代 文學還是挺重要的 那封未署名的信,風燭殘年之際,當年回憶的追溯,感覺有點淚崩,多年不聯,總有一些時刻擊中過去遙遠的記憶,讓我們又再次感嘆歲月匆匆而力不從心,同時也是感覺欣慰的,因為我有人跟我一起記著一些事,而不是只有我 然後想起過往的那些告知,那些告別,那些毫無音訊的訣別,你也曾懷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