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為什麼不給明武宗立嗣,搞父死子承,而搞兄終弟及,最後弄出個大禮議?

時間 2021-05-05 14:50:07

1樓:白雪烹茶

其實立朱載增是個不錯的選擇啊,當時朱載增的爺爺和父親都還在,朱載增的父親朱厚炫有親兄弟,朱厚炫將來還能生兒子。朱載增過繼給明武宗繼嗣,益王這一支還有朱載增的其他兄弟傳續,事情不是反而簡單了麼。

要說朱載增相比朱厚熜有什麼劣勢,就是年齡太小了吧。萬一朱載增早夭,再找繼位的人選就挺麻煩了。

2樓:bruno fighter

光顧著政治鬥爭考慮不周唄,或者是這些大佬們都是權力動物,根本沒有考慮到嘉靖和興獻王的父子感情問題。

不給武宗立嗣的原因其他答案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立益王孫的話,益王一系人太多麻煩。給孝宗立嗣的話比較簡單,嘉靖是第一順位,而且本人親屬關係相當簡單,看起來對朝內各位大佬影響最小。而且楊廷和的角度看,我們讓你當皇帝,你怎麼著也得感激我們,順便把自己爹放棄了。

但是他們忽略了兩點,首先禮法上嘉靖作為獨子,是不能過繼給別人的,這樣自己父親就絕嗣了。其次從感情上,嘉靖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父親。

至於補救措施,在還選嘉靖繼位的情況下,應該在遺詔裡明確將他過繼給孝宗的同時,再給興獻王過繼乙個兒子。但這事事實上是等大禮議時才提出來的,這就屬於逼皇帝放棄自己爹了,既無情,也無理。

另外就是如果明確訴求是不讓明武宗絕嗣,可以要求皇帝承諾,讓自己兒子過繼乙個給武宗,或如果明確訴求是不讓明孝宗絕嗣,也可以請皇帝兼祧兩房,但不能明著逼迫皇帝放棄自己的父親認伯父為父。事實上的結果明武宗絕嗣,孝宗一脈也事實上絕嗣,楊廷和本人也被從朝廷中清除,成了對他最壞的結果。

3樓:林幻

為啥?嗣子一般選擇侄子,比如宋代著名不孕不育代言人趙家。明武宗侄子沒得,堂侄子也沒得,怎麼弄嗣子?

如果有這個基礎,需要往上倒,去找同輩的嘉靖嘛!

嘉靖立嗣。。。讓嘉靖做明武宗兒子?第二天楊廷和被人扔臭雞蛋,嘉靖哭哭啼啼跑太廟嘛

認明孝宗做爹,楊廷和就這麼想的啊,這麼做的啊,結果崩了。

大禮議不在於認個爹的問題,而是在於親爹要抬公升身份。所以,這不是楊廷和個人操作失誤,是嘉靖逆天了,根本擋不住。

至於你說,那不找嘉靖,找其他的,有啊,有比嘉靖年級大的,但是那個親爹還活著,除非事先預知,不然誰瘋了,找個親爹活著的,然後摁著他認個爹。

我要是楊大佬,我也選嘉靖。

4樓:神舞詩韻

對大禮議很感興趣,這次就站在世宗角度,以世宗口吻回答好了:

我皇兄沒兒子,根據祖訓: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走不了父死子繼。

而唯一的親弟弟朱厚煒早夭,兄終弟及也走不了。於是機智的楊閣老對兄終弟及進行了變通:上推到孝宗那一輩,從孝宗兄弟的兒子裡選,孝宗長弟是興獻王,而我是興獻王長子,武宗關係最近的堂弟。

理所應當的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換言之,我不是楊廷和選的,是根據祖訓和倫序確定的。楊廷和還沒有這個資格可以跳過我選擇別人。

當然,楊廷和選我也有其他考慮:

一、興獻王仙逝,避免了太上皇的尷尬。

二、我年齡小,虛歲十五,好控制。

???本來就是我繼位啊,那我為什麼要為了皇位換父母?你們好奇怪啊,怪我不給孝宗當兒子,為什麼不怪武宗不生兒子?

我如果真的一點道理都沒有,請問王陽明、楊一清、胡世寧為什麼支援我的大禮主張?我沒有任何不安。搞搞清楚,你們家絕後了,那是厚照兄不爭氣好麼,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而且我皇兄他沒兒子也不是我害的啊。為什麼要我承擔武宗絕後的責任,而讓自己父親絕後,就因為我繼承了他的皇位嗎?

5樓:「已登出」

因為楊廷和壞呀,楊廷和也就是個內閣佬,與武宗又不是親屬關係,憑什麼給武宗立嗣?更別提強逼著嘉靖過繼給孝宗,讓武宗和嘉靖成為名義上的親兄弟,以祖訓兄終弟及上位,純粹多管閒事。

嘉靖是什麼人物?那可是要爸爸不要皇位的人呀。那可是在國難當頭,君位空虛的艱難時期,接受遺詔後,依然難以抉擇是否換爸爸這件事情。

這一琢磨就是三天,終於第四天想通了,還是國事重要,刻不容緩。於是當天,給自己爸爸興獻王上墳告祭,哭聲響徹天際。隨行之人,無不感動父子情深。

雖已經同意入京,但嘉靖一路上的心情仍然十分沉重:[我怎能因皇位,而放棄自己父母呢,這是多麼不孝的人,才能幹出的事情。]嘉靖茶不思飯不想,每途經王府,便去拜訪,府中所供財寶統統不收,府中膳食一一點評。

出行種種皆要簡樸,同時戒令諸位奉迎大臣、侍從,一路低調,莫要擾民。就這樣走走停停,日子也隨著嘉靖的想法,一天天拖延下去。

關於過繼給孝宗一事,遺詔下達之前,已經告祭宗廟,此事賴不掉,他事卻是可以商量的:[本來這皇帝又不是我想做的,你們再三說國家大事,都等我來處置,辭避不了,我才勉強來的。那麼,首先關於父母的待遇問題,絕對不容怠慢。

]於是,嘉靖上位第一要緊事,便是讓母妃和家眷入京,以及興獻王祭祀(因嘉靖已經過繼,所以得談論誰繼承興王的爵位)和稱號(因嘉靖已過繼,所以對原生父母的稱呼也要更改)的問題。如此觀之,嘉靖一人騰飛後,不忘自己父母,可稱孝誠。

往後便是與大臣扯皮的時光,大臣引經據典,都找不到過繼以後,還能尊養原生父母高於或同於入繼父母的說法。即便有,也是受人譏諷的「衰帝」,怎麼能作為遵行物件呢。

嘉靖這才意識到過繼是乙個天坑,讓自己很是被動,於是溫言告訴臣子說:「不要拘泥於舊典,多體諒體諒我一番孝心。」

可謂至誠至孝,可感動天。一群守舊毫無創新精神的舊臣,未有所動。國子監的老監生已感知到天子的一顆孝誠之心,於是雜大家之所長,論證假設輪番上場,編出一封奏書,上達天聽,為天子劈開一條通天大道,以成至孝。

又是漫長的議禮時光,期間嘉靖曾明言,不做皇帝,也要做興獻王的兒子。雖後世未曾聽聞有過退位之舉,然亦可從中得知其中的孝誠。

鑑於讀者可能不太了解這段歷史,有些地方看的不是很清楚,這裡做一些解釋。另外,本文是明褒暗貶,並不是真的誇嘉靖孝誠。

興獻王:嘉靖的生父。

明孝宗:武宗的父親,嘉靖的養父(正德十六年至嘉靖三年)。

楊廷和:內閣首輔。

國子監的老監生,是指張璁,也是後來改名後的張孚敬。

為什麼明武宗在世的時候,不讓嘉靖入京過繼給孝宗,再傳位?

1.藩王不得隨意入京,出入得有金符為證,也就是說除了特定朝拜的日子,藩王只有皇帝特召的情況下才能入京。

2.嘉靖是武宗的堂弟,不符合祖訓兄終弟及之文中寫的親兄弟,所以武宗自然不能直接召嘉靖入京城傳位。

3.只有將嘉靖過繼給孝宗,武宗與嘉靖成為名義上的親兄弟,武宗才能順利傳位給嘉靖。

4.過繼是自己沒有兒子,取同宗之子作為自己的兒子,繼承家業。因為過繼需要無子,所以只能在武宗去世後,孝宗無子,才能由武宗母親張後做主,舉行過繼的事情。

6樓:

爭奪話語權的一種手法,你說給興獻追封個什麼稱號又有多大事?叔叔殺侄子這事都幹過了還要啥臉吶?

你家老婆跟你吵架,每次都有原則性問題?其實就要看誰說了算,你服氣不服氣。

7樓:老郎中

這麼多回答,沒有乙個是靠譜的。

朱厚熜繼位的法理來源是皇明祖訓,並非武宗遺詔。因為朱厚照死的時候,朱厚熜是法理上的第一繼承人,張太后與楊廷和所擬的遺詔只不過是按照皇明祖訓規定的朱家繼承規則照本宣科罷了。一直到明朝滅亡,可有任何一人(包括官方或民間)說過世宗皇位來源不正?

那些反對世宗的人、被世宗打壓的人可有一人說過「你不認伯父為父,那你繼位就不合法」?在朱家,絕嗣就是絕嗣,沒有過繼一說,藩王死掉,無嗣則最近旁支繼立,無旁支則除藩,不存在岐王朱祐棆絕嗣,然後找弟弟益王朱祐檳過繼乙個兒子來繼承自己的岐王位的問題,絕嗣就是絕嗣除藩,不能收養子來繼位。皇帝也是同理,絕嗣就按血統倫序原則,由血統最近的旁支繼位,不存在過繼問題。

朱厚熜身為藩王(世子),對祖訓當然是爛熟於心了。所以朱厚熜理直氣壯的追封自己的父親,因為他佔理啊,皇位是自然輪到他頭上的,並非孝宗武宗有意恩賜於他,所以他沒有必要去感激孝宗武宗,更不可能認孝宗為父了。

8樓:

首先實名反對某位答主所說不給明武宗立嗣的原因。

「楊廷和不為明武宗立嗣,說白了就是不承認武宗的政治合法性。

其實質,就是否定明武宗的執政綱領。」

另外各位可以去看看這位答主的其他回單,統計一下兒被多少人實名反對過。(在我回答之前,本提問下就有一位。。。)

很簡單,只有立朱厚熜才符合明朝的祖宗家法。

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若奸臣棄嫡立庶,庶者必當守分勿動,遣信報嫡之當立者,務以嫡臨君位。朝廷即斬奸臣,其三年朝覲,並如前式。

這裡寫得就很明白了,如果沒有皇子怎麼辦,必須得是嫡子,並沒有說給大行皇帝立嗣的事兒。

明武宗是明孝宗的獨子,那只能去找同輩兒人中的嫡子。那麼這裡說的嫡子,不只是說明武宗的堂弟是嫡子,而這嫡子的父親,也得是嫡子。那麼推到明憲宗這兒呢,符合嫡子身份的有三個人,明孝宗的四弟朱佑杬、五弟朱佑棆、八弟朱佑枟,以上三人全部是明憲宗的第四任皇后邵氏所生。

好了,咱看朱佑杬。朱佑杬的正妻蔣氏生了兩個孩子,老大叫朱厚熙,老二叫朱厚熜。朱厚熙出生五日之後便夭折,等於活在世上的,就朱厚熜乙個嫡子。

這朱厚熜完全符合明朝的祖宗家法,所以不立他,立誰呢?

當然了,如果朱佑杬沒有嫡子,那麼就往下找朱佑棆的嫡子,如果朱佑棆也沒有,那就找朱佑枟的。

下面兒咱說說「大禮議」的事兒。

咱看看張璁的奏摺寫得大概什麼意思,「他們這麼勸您,並不是因為有什麼特殊規定,只是他們覺得漢朝定陶王和宋朝濮王都這麼幹了,所以您也得這麼幹。再者,哪兒有強奪父母之親,自斷父母之義的道理,所以您千萬別聽他們的。您現在是來做天子而不是給別人當兒子(原文為繼統不繼嗣),請您尊奉自己的親生父母,然後給您親爹在北京立廟。

」至於楊廷和及大部分人要反對,可能是楊廷和想立威,可能是楊廷和想把持朝政,爭取其他士人的支援,真實原因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敢問。而反對楊廷和一方,有楊一清、王陽明等一代名臣大儒,他們都支援明世宗,或者說支援張璁的觀點。其中楊一清寫給當時吏部尚書喬宇的話最為透徹,「張璁的主張,就是聖人再生,也無法駁倒,恐怕聖上(也就是明世宗)最終也會支援張璁,採納他的建議。

所以,我希望你們能看清形勢,早日把這個事兒(大禮議)定下來」。在這之後,楊一清又寫了一封信給當時還未就任的禮部尚書席書,也是大概的意思。結果席書就在前面兒已經寫過一篇勸文的情況下,又重新整理並新增了一些觀點交了上去。

席書最後上的這份奏疏,大概率就是壓倒反對派的最後一根稻草。

顧廷燁為什麼愛明蘭

心言 因為女主角純情善良忍辱負重謹小慎微感天動地瑪麗蘇盛世白蓮花啊。還需要啥理由啊,我是女主角你還敢不愛我啊。小齊小賀的愛來得還不夠莫名其妙嗎,還差乙個顧二嗎。我能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釋是臭味相投。一樣的自私自利,一樣的不擇手段,純粹的利己主義,毫不在意地甩鍋他人。很般配。 淳於祾湘 1.長得好看 2....

明武宗駕崩之後,為什麼不立更年長的朱厚炫,或者把朱厚炫的兒子朱載增過繼給明武宗?

墨疙瘩 首先,為什麼不給武宗立嗣,那是因為太后還不想做太皇太后。給武宗立嗣可選擇的範圍太小,還要考慮親疏關係。兄終弟及,天下還是孝宗的天下,只是給孝宗找個兒子。這個弟是武宗的弟,可不是孝宗傳給他弟興王,再順延興王的兒子。而是先給武宗找個弟,再把武宗的皇位傳給弟弟。當然後來世宗為這個嗣父和本生父鬧的天...

為什麼明蘭避嫌齊衡卻不避諱顧廷燁?

瓜皮乙隻 其實B站有個UP主分析的很好,齊衡生活條件太過優渥,以至於做很多事不從別人角度考慮,而是從內心出發 賀巨集文和顧廷燁行事考慮後果的,顧廷燁只是對敵人不客氣,但會考慮無辜者感受 至於賀巨集文的表妹,表妹不算是他敵人,事情辦的就很尷尬明蘭知道齊衡需要有個人跟在後面打補丁 這樣會很累的 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