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末世氛圍的科幻片中城市都有 香港 的味道?

時間 2021-05-29 23:46:05

1樓:華鵬

看了很多回答,感覺寫的不透,其實你只要理解什麼事賽博朋克就能自然聯想出來問題的答案了,

賽博朋克是人類的一種後世代科幻流派,處處霓虹高掛,色彩斑斕,高科技低生活並存,人類被寡頭政治(或經濟)集體所統治,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掌握著絕大絕大部分的權力和生產資料,他們住在豪華的充滿科技感的摩天大樓裡,俯視著芸芸眾生,而更多的人只能出賣廉價的勞動力換取微薄的僅夠生存的產品,他們都是住在破舊的老樓裡,筒子樓環境髒亂差,低矮潮濕,不僅房屋面積小的可憐,更是沒有足夠的鄰里空間,由於科技與經濟能力的巨大鴻溝,底層人們無力反抗,看起來僅有的反抗行為在人家眼裡也好似隔靴搔癢,與看耍猴無異.

看到這裡,不知大家帶入香港後,能不能想起什麼來?

在我們現實社會中,香港就是最有賽博朋克風格的城市,城市經濟科技雙發達,霓虹遍地,少部分人比如地產鉅子,金融大亨,生活紙醉金迷,住的是高樓別墅大平層,他們掌管著整個城市的命脈,而與他們相對的,就是以最有名的也是真正點題的,最具有朋克範兒的——九龍城寨!那裡三不管,不到0.3平方公里的面積裡生活著將近6萬的人,那裡幫派縱橫,黃賭毒交匯,私搭亂建比比皆是,鐵門柵欄鏽跡斑斑,房屋矮小陰暗,擁擠不堪,之前的答案裡有一張九龍城寨的圖,大家可以去看一看,那就是底層人們的生活環境,人們就是在這樣乙個國際大都市裡這樣的生活著.

這就是活生生的賽博朋克!

PS.很多賽博朋克風格的電影,漫畫,藝術家,作家,都是借鑑的香港這個城市來描繪他們的作品的,所以這應該是你這種感覺最直觀的由來!

2樓:鐵男

人口構成,文化與城市面貌的多元性令其複雜多變而富於活力,現代中獨具神秘的東方氣質,像乙個壓縮了時空與文化的盒子,在鏡頭下有種莫測的魅力和一絲絲超現實主義色彩········

3樓:

昨天才看完《銀翼殺手》幕後200分鐘紀錄片的來回答!

《銀翼殺手》應該是開創了這種風格先河的電影吧。根據紀錄片裡,負責場景繪畫的工作人員其實取材於上海,因為他正好去過上海。裡面充斥的各種文化應該主要是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代表的東亞文化。

不見天日是因為當時導演覺得那些大樓在白天拍一點兒也不好看。下大雨是因為想給整個場景增加些生氣。煙霧迷濛是因為拍模型的時候只有增加煙霧才能製造一種透視感並且模糊模型外觀。

所以後來拍場景戲的時候導演也一直不停的說加菸加菸。有很多充滿創意的想法其實是因為當時經費不夠,就跟拍《大白鯊》但製造的三個天價渣渣白鯊模型經不起折騰最後很多正面拍攝只得刪掉一樣。綜上所述,不是導演想表現香港或取材自香港,而是恰恰好最後就撞上了,看起來好像香港而已。

4樓:小李

你所理解的「香港」也許是外中國人眼中的「中國」。

在外中國人眼中,中國是東方文化的代表,古老,神秘。

而香港既傳統又洋氣,外中國人對中國的印象大多停留在香港,中文招牌,華人,高樓林立,嘈雜,狹窄,破敗(這裡我猜是唐人街給了他們比較根深蒂固的影響

末世片恰恰需要這種意境。

並且,末世片大多會營造「全世界都籠罩在陰影中」的這一種世界觀,所以常常會出現這種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特殊景觀。

試想一下,未來,災難,末日,腦海中是不是出現了一種東西文化大融合的一種全球化景象。

5樓:橙子

中國的電影市場在世界上的表現越來越重要,以至於各電影加入有關中國的元素,不管是文化或者是人文,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中國觀眾買單。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乙個原因。

6樓:陳文江

其實我也很想知道,看過押井守導演的攻殼機動隊以及星際牛仔的都知道,所有的街景都是以香港為背景的,我自己的感覺就是畫面會非常豐富。

7樓:搖滾櫻桃

因為西方人印象中的中國元素都是從唐人街來的,而歐美的唐人街最初就是香港的早期移民過去慢慢形成規模的,到現在也是一樣,倫敦也好紐約也好,唐人街還是保持了Hongkong style

8樓:

在我看來災難片要想突出世界性,必須得有中國場面,不過大家都知道,你決不可能在北上廣拍出比如某某被炸爛,外灘被夷平等等場面,拍出來的話那部電影就甭想在中國賺錢了,想突出中國元素,HongKong是最好的選擇了

9樓:宇文鋮

被英國殖民統治了100多年的香港,成為了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電影也好,建築也罷。都體現著一種文化,一種思想。

也許香港正是被注入了一種與歐美相同的文化和思想,所以末世電影裡才會有那種香港的感覺。這是一中文化思想(歐美文化思想)的一脈相承。

10樓:張大爺

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在西方人眼中,有色人種佔據人類數量多數、有色人種的文化佔據主流,對白人來講就是一直典型的末日。西方末世片,並非特別青睞香港,而是特別青睞各種有色人種,黑人、日本人、中中國人。如黑客帝國裡的黑人(倖存者大多數是黑人),神經漫遊者的日本元素。

11樓:嘉文同學

題主自己也相當於回答了一些原因了。再說幾點,首先東方元素本身對於西方來說是神秘的異世界的,既然要未來,既然要末世,首先肯定要跟西方固有觀念不同所以他們就會從東方元素裡尋找答案。但也不一定非要破敗不堪或者陳舊,舉個栗子,超能陸戰隊裡東京和三番就很好的結合了起來。

其次,影視創作裡的香港或東京還符合如下幾點,高度自由,高度全球化,文化上同時連線東西方,高度包容,比如人種多樣性,成熟穩定的社會結構,有一定安全性但同時又是臥虎藏龍之地。

綜上,香港自然而然就成為好萊塢乃至西方編劇熱愛首選的創作未來末世等題材的地方了。

12樓:

地球末日嘛, 全世界西方人都移民火星了, 或者轉移到地下堡壘裡去了除了香港人 . ( 因為西方人把香港看作是西方人裡最東方的那類 )" 沒有建蔽率,所以房子可以蓋到無一絲公共空間和Sunny。

沒有消防法規,所以房子可以蓋到歪七扭八,到想像力的極限" --- 很難想象, 乙個被西方殖民過的地區, 還會有如此聳人的建築

13樓:趙博

個人覺得原自西方文化對東方文明崛起的焦慮。

不光是電影,很多西方文化圈對近未來的描述都以香港為原型。

推薦題主玩一下遊戲《殺出重圍三人類革命》德國設計師眼中的未來香港。

14樓:狄拉克的海洋

因為這也是種美學啊,疏離和親切,繁榮與冷漠,生長還有毀滅都在這裡面並存,這也是亞洲,特別是東南方向城市和建築的一種特徵吧,建築都不在作為個體的存在,而是連在一起,,,與其說是是在建造,不如說在生長。交錯的過量的看板和招牌,盤根錯節的電線,汙髒雜亂的街道,紛紛攘攘的人群等等,共同編織出了龐大的現實的夢幻,所以迷人啊。

15樓:只會ABC

世界末日就是全球性的災難,有時間地點和人,白人黑人,華人,白人黑人不說了,華人來自東方,東方的代表日本和中國,現在小日本不行了,就剩中國了,估計老外觀念裡香港還是是最牛的,現在來看,只要是全球性災難等類似的電影基本都有中國的元素在裡面…

16樓:

香港的建築布局我認為是後現代的那種。人口高度膨脹而土地面積有限,那麼建築只能越建越高。而香港在這個問題上提前遭遇了,所以未來建築格局很可能和香港的建築格局一樣。

17樓:羅納德

這是非常典型的「賽博朋克」背景啊。

正體漢字到處可見、東亞面孔一般開著各種餐館、天氣陰鬱甚至黑夜、狹窄的街道魚龍混雜、霓虹燈下站街女在隱秘活動、政治經濟被大托拉斯所控制,這些都是「賽博朋克」的特有元素。

當然,那些漢字和東亞面孔的出現的原因不是香港,而是日本。日本在賽博朋克世界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故事中的日本的尖端科技產品(比如人造人之類)橫行,因而漢字logo隨處可見。

其中最經典賽博朋克電影就是銀翼殺手了~

18樓:敏誠

因為香港是個好地方,大家都比較熟悉,也包括作者們。

第一,作者不必費腦筋去虛構乙個城市。

第二,讀者不必花費腦力去想象作者虛構的城市。

「什麼,故事在香港發生?哦,我懂了。」

於是全球人民都笑了。

這就是影響力。

19樓:東方未明

題煮說的「末世氛圍」說得不準確吧?《北斗神拳》也是末世氛圍,他裡面可沒這些東西……末世氛圍的型別有不少,題煮提到的更接近Cyberpunk描述的世界,那我只能先假設題煮其實是要問「Cyberpunk風格的科幻片如此這般」。

這追溯到Cyberpunk誕生的年代。

一般來說,Cyberpunk誕生於八十年代,其標誌性事件是威廉·吉布森於2023年發表的小說《Neuromancer》(國內譯名「神經浪遊者」或「神經漫遊者」,我認為這些譯名都翻不出原文味道,故不作翻譯),該書的設計和世界觀描述奠定了後來Cyberpunk的基調。(※事實上在此書面世以前就有一些相似風格或有類似概念的作品存在,但傳統上將那些分類在準Cyberpunk上而不是Cyberpunk。關於這方面的爭議這裡不表)

八十年代初期,西方社會(尤其美國)呈現跨國企業殘酷競爭多元文化滲透的焦慮。那時候也正是日本泡沫經濟起飛之際,許多日本和亞洲企業一反過去被西方企業壓著打的情形,而是跑到美國狂買地皮,狂買大樓,狂賺美金。全球性資本的炒作變成無規則的遊戲,企業兼併、投機,助長了短期利潤的巧取豪奪。

億萬富翁驟增,公共福利卻不見有什麼進步。底層人民遭到嚴重剝削,無法翻身……如此種種的現象震撼著當時的西方社會,恰逢電子技術科技突飛猛進(而且這種技術的出現也加速了上述問題的嚴重性),一些察覺到不對的作者就以此為基調,發展出Cyberpunk這個流派了。

Cyberpunk的風格自然就成了充斥亞洲元素(對亞洲跨國企業的恐懼感和獵奇心理),並且大多描述社會底層的苦況(主角的生活大多和優越無緣;天氣總是不好等等)的美學風格。這是因為Cyberpunk這個流派集中反映西方讀者對當下社會變化所造成的問題而感到的焦慮、悲觀以及憤怒。自然而然,她的基調便是黑色的,苦悶的,在骯髒城市中掙扎求存的絕望感。

其實上面一大堆都沒直接回答題煮的問題。所謂的「香港味道」的美學概念本身就是那個年代的產物,而Cyberpunk風格同樣是反映那個時代,自然而然就會跟「香港味道」相差無幾。甚至Cyberpunk作品在取材設計的時候就直接取材自香港和其他亞洲城市(不過跟中國大陸無緣,哈哈),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香港的九龍城寨,幾乎就是Cyberpunk世界觀的完美再現。

據說相當多Cyberpunk作者以此取材。

(上述資料來自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的《科幻概論》公開課課件。感謝難攻大士。)

為什麼現有的科幻片中外星生物都是按照地球上生物的構造來想象呢?

Summer 因為一切都是人為想象出來的,可以說就連外星生物都是在人腦裡構思出來的,所以你沒看見過外星生物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它什麼樣子,萬事都離不了這個怪圈 阿凱千年老妖 人類作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型生物,還沒有找到其他星球真實存在的智慧型生物,作為想象的外星人,需要乙個藍本 人類 我們想當然的認為智慧...

星球大戰等科幻片中為什麼都有拿著雷射棒打鬥的場景?

和古代劍術沒區別,因為盧卡斯就是想表達古代劍術啊 星戰 至少在8之前,233 本身就是盧卡斯個人古典幻想的一部分,軟科幻,特別是所謂的太空歌劇,它和歷史寓言最大的區別,僅僅是舞台的趣味性發生了變化而已,故事的核心始終是歷史性的,現存的,在社會裡迴圈的東西。無名之輩,不可擺脫的血緣和命運,抗拒,接納,...

為什麼美國的科幻片熱衷於未來,我們的科幻片熱衷於考古?

這可能中中國人和美中國人在文化上的差異有關。科幻影片的受眾不同的緣故。美國是科技大國,而對未來世界的探索,對未來科技的幻想比較符合美國的觀眾趣味。而且世界上年輕一代人,對現代科技的興趣對未來科技的幻想的受眾群體也非常龐大,也就是票房價值更高。而中國有深厚的傳統文化背景,中國古代文明中也有許多神秘的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