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波里活觀後感?

時間 2021-05-12 08:36:46

1樓:小可愛婧

有點理想,有點扯淡,看的時候有好多不給五星的理由,結果全在病毒拿出鋼筆哭著說你也有錯的時候和皮婭穿著婚紗戴著頭盔騎車向旺度的時候化掉了。我就是個喜歡大團圓的俗逼。

2樓:不變成學霸不改名兒

第一次看這個備受推薦的電影,我在拉朱問蘭徹自己為什麼成績不好的時候,深深地被答案所打動。恐懼,對明天的恐懼。拉朱是因為家裡人對他的壓力與期待是他心裡巨大的壓力,恐懼於自己不能完成別人對自己的期望,恐懼於明天的自己會怎樣。

然後我就想到了自己身上。

我有著嚴重的拖延症,什麼事情總是拖到不能再拖的時候才不得不去完成,擠壓的時間與高度的緊張讓結果不可能特別好,但總體還行。於是形成了這樣的習慣,我開始醒悟,這其實是我的恐懼。我害怕即使拼盡全力也得不到優秀的結果得到第一,於是我覺著在短時間內湊出來的結果與它的付出相比,甚至勝過了哪些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然後獲得優秀的結果的人。

別人看到只會說,哇塞,你好聰明呀,你能力好強啊,這麼短時間就能弄成這樣。如果你花更多的時間豈不是就是第一了。這種錯覺與讚美讓我得以維持對自身的認可。

同時也在害怕著恐懼著,萬一某次付出巨大的努力,卻換不回相應的成果時,我又該如何面對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有這樣一種人,從小因為聰明才智,一直都是被誇的孩子,不需要怎麼努力就能得到高分。從小就覺著自己比一般人聰明,也如此相信著。

隨著長大,慢慢發現,自己不努力卻被努力的人超過了,開始努力,然後發現自己成績又超過了這些人於是又開始放心不再努力,成績又開始掉落。不停的迴圈,直到高考一錘子定音的時候,還懵裡懵乎的,去了完全沒努力的一本院校。腦子裡總覺著自己比這所院校的所有人都聰明,但這麼多人,又不願意努力,自然不能前幾名,後來就發展成,上課不聽,考試前兩天才開始複習,兩天解決一本書,得到還可以的成績,又能聽到別人的讚美了!

她兩天覆習一本書,多厲害!慢慢的為了不失去這種肯定與讚美,更加不敢去努力,萬一努力了結果卻不盡人意,我就會失去現有的讚美。而因為自己的假相,別人對我的能力又有了更大的期待,而這種期待也化成了內心的恐懼,生怕被揭開,心裡一直質疑著自己沒有別人想的這麼厲害。

這些恐懼一直深深的沉在我心底,慢慢的轉變成了一種「拖延症」。直到看到蘭徹指出拉朱心中的恐懼時,我突然意識到,這不是拖延症,這是一種恐懼。但遺憾的是,生活不是電影,我意識到了,但我改變不了。

不知道如何戰勝恐懼。

3樓:冉洪宇

新冠狀病毒期間,在家與父母一起重溫了這部電影。父親笑得很開心,母親還是更適合看一些生活麻辣燙型別的電影或電視劇集,我並不如第一次看這部電影那樣開心。開始思考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東西。

這部電影最厲害之處就是,你越深挖,越發覺得導演著實厲害,他不是簡單的敘述當下的家庭、學校教育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而是把社會中不同階層的人物都融入到電影中,對現實生活進行立體式的敘述。富商兒子(真蘭徹)依然過著富人的生活,臭屁王-查圖爾也算是世俗的成功人士,並不是像許多人想象的那樣壞人就會有壞的結果,更何況他們只是把自己的資源、能力最大化。看完電影,你回頭一想這不就是身邊的現狀嗎,有錢人依然有錢,能來事的人日子越發紅火,逐漸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且不會討厭電影中的任何乙個人。

開始思考自己該怎麼走自己的道路,開始羨慕法爾漢、杜拉、蘭徹之間真摯的情感。然而,當自己想著作出什麼改變的時候,又猛然發現自己似乎並不能改變什麼。生活不會因為一部電影就能發生什麼重大的改變,生活還是得一日三餐,還有幹不完的活。

又想我最喜歡幹的事情是什麼呢,呃。。。好像並沒有啥真正喜歡的,悲哀。。。既然沒有真正喜歡的東西,把學的專業變成自己的最愛是不是也是一種收穫呢!

努力做好真實的平凡人,也不枉然一生。

4樓:燕紫雲

這是我看的第一部印度電影,當年很是驚豔。所以後來又看了不少印度的電影,尤其阿公尺爾汗主演的,幾乎每部都看。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宅在家裡無事可幹,於是下截了三傻想重溫一遍,結果發現這電影一股子雞湯味,一口一口地給你灌呀。我是灌不下去了,所以看到一半就棄了。

5樓:凹凸

也是在蘭徹回答老師什麼是機器的地方

他雖然沒有背出機器的定義,但卻列舉了一系列例子簡要地去說明什麼是機器。強烈的感受,他清晰而又深刻地理解機器的含義。然而,乙個細節,當他被老師趕出去又回來拿自己的書的時候,他熟練地背出了書的定義(相信除了字典,沒有幾個人能背出書的定義)憑藉這一點,他對機器的定義一定可以像查爾圖一樣熟練地背出,甚至比他背的更好。

這說明,定義是有用的,最基礎的東西其實都是有用的。那些偉大的成就,無一不是建立在基礎之上。要學會一種東西,首先要知道它的定義,而後,變為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語言。

課本什麼的當然也是有用的,是相當有用的,只是大多數人只會用它們來考試,而蘭徹用他們來學習他熱愛的機器。

6樓:Lylia.Lee

在看了《三傻大鬧波里活》後的我深有感觸。這部電影讓我重新了解到朋友之間的友誼不是取決於雙方的家庭,而是一顆炙熱的心,只有你願為對方付出真心,那麼兩個人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朋友。對待愛情,亦是如此。

蘭徹是是個愛好機械的大學新生,本來新生初入校園,應該遵守學校的各種要求,但蘭徹與別人不同,他敢於打破學校的一些腐朽古老甚至沒有任何意義的制度,正因如此,他在一剛入校,變成了同學和老師眼中「奇怪的人」。

蘭徹不喜歡那種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方式,他學習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熱愛。他熱愛機械,願意去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上面,他也曾痛斥死板的教學,敢於反駁當今國內弊端很大的教學方式。在他看到有人因為這樣的方式自殺,他想要用自己的能力去證明。

雖然這個過程漫長而又辛苦。

拉杜和法爾汗是蘭徹的好友,他們一開始也認為蘭徹是乙個「獨一無二」的人,後來蘭徹用真心換來了真誠的友誼,他幫助拉杜重新獲得新生,讓拉杜認識到,人生的成功必須拋開恐懼,勇於面對困難與挫折,每日吃齋念佛只會讓乙個人的靈魂和內心更加空洞。他讓法爾汗勇於追尋他真正熱愛的夢想,鼓起勇氣去說服那個古老思想的父親,最終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電影中說:

隨著時間我們會發現,重要的不是你交了多少朋友,而是對少朋友對你是真心的。

其實,蘭徹並不是神,他是乙個普通人,不過與別人不同的事,他願意主動打破那些封建的事物,他學習機械,不是為了家庭,不是為了父母的期盼,不是為了以後找乙份安穩又體面的工作,而是因為熱愛。活在當下,不計得失,以無為之心做有為之事。

不要盲目的去追尋所謂的成功,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不是家財萬貫,而是具有乙個飽滿的靈魂還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靈。

人生是自己的,別把所有的包袱都往自己肩上扛,金錢與名利真的不重要,對於喜歡的事情,去享受吧,真如電影裡所言:追求卓越,成功總會不經意間追上你。

7樓:胖大海

三傻大鬧波里活,印度電影,09年的作品了,早有耳聞,一直沒看。早上爬起來看到電視在放,一口氣看了三個小時才結束,看得老子眼睛都花了。

故事說的是一哥們是天才,兩同學是屌絲,在工程學院讀大學,天才引領兩屌絲,告訴他們人生:愛好最重要,快樂最重要,不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當成自己的職業和學會勇敢面對生活,擺脫怯懦。三人和提倡填鴨式教育的霸道校長做了不屈不撓地鬥爭,最後三人人生圓滿,天才抱得美人歸。

故事呢是好故事,電影是好電影,不過透著點商業化電影的那種媚俗和虛假。大家都知道印度和是和中國有點類似的國家,人口太多,底層民眾生活艱辛,教育醫療等資源稀缺。電影裡面的那種:

屌絲咬牙考大學,拼了命混文憑就是為了找一條人生的出路,實現全家的幸福的情節是有點現實意義的。讓我們這些當年經歷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人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然。

國家貧窮,資源稀少,生活空間狹小,個人的選擇機會就很少。就如電影裡面的獨白所言,你沒有大學文憑,就代表你沒有工作,沒有老婆,沒有住房,沒有信用卡。。。一言以蔽之,你沒有未來。

填鴨式教育其實誰都知道不好,校長知道,老師知道,但是沒有辦法,沒有那麼多的空間和自由來達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只有通過這種同一化度最高,效率值最大的方式來淘汰大部分人,確保一小部分人得到高等教育的資格。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個人的愛好,追求,真正想要的東西等等等,都只有被無情地扼殺或者自我埋葬。

這個其實不是校長的錯,也不是老師的錯,是教育制度的問題,是現實的無奈,是時代的悲哀。

我說這個電影有閃光點,是它道出了發展中國家的一些教育弊端,我說它媚俗,是它畢竟還是一部商業電影。商業電影大多媚俗,它要討好觀眾,給豬腳們乙個美好的結局,給大家一點希望,給感同身受的觀影者一點點的思考之餘又不把電影往深層和凝重裡發展,畢竟深層和凝重往往不太討喜。

但是電影畢竟是電影。電影裡面的天才相當於比爾蓋茨或者賈伯斯這樣的角色,問題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太可能像電影裡面的那兩個屌絲一樣擁有成為智者夥伴機會,被他引領,找到自己的一片海灘和綠洲。而且就算是天才,除了自己為了愛好而奮鬥的精神,在現實生活裡要成功還是需要機遇,說得現實點需要啟動事業的第一筆鈔票。

比爾蓋茨和賈伯斯也概莫能外(據據此二人家境很好).所以,當面對困境,你一旦無法走出一片天,你的所謂愛好興趣想要的東西並不能帶給你幸福和美好。而電影裡面那種上流社會唯物質論的價值觀和成功論雖然庸俗,但你不得不承認,那就是真實存在的主流意識,現實生活其實很不堪。

所以,對於一無所有的窮屌絲來說,電影看完了,該搬磚的還是去搬磚吧,畢竟日子還要繼續,靠愛好和理想支撐不了我們的未來,因為生活提供我們大多數人的選擇本就不多。

8樓:二喜

剛剛看完電影,就來知乎找這個問題了。說實話,我沒有什麼太高的電影欣賞水平,不喜勿噴。

從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我生活中出現的各個人物,有自己熱愛的事物,卻迫於父母的壓力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的法罕,有充滿恐懼而又懦弱的拉加,有學習機器查爾圖,還有壓榨學生的校長,病毒。可是,我卻從未在生活中見到乙個如同蘭徹一樣的人,只為了自己熱愛的知識去學習,而不是為了成績,不是為了工作。蘭徹的這種價值觀真的值得每個人反思,我們碌碌終生,到底是想過著外表光鮮亮麗,內心痛苦的生活,還是想過開心快樂,無視別人評價的生活?

我的是後者。

影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對教育制度的反抗,細想一下中國的教育制度,也是有相同的缺點的,但是就目前我遇到過的老師和校長,沒有像影片中那麼極端的。

最後這部影片對大一的我是乙個很大的啟發,不要為了功利去學習知識,要選擇自己喜歡幹的事,為了熱愛去學習,當你夠卓越了,成功自會找上你,即使最後你沒名沒錢,我想還有你所熱愛的事業。

《三傻大鬧波里活》為什麼叫作《三傻大鬧波里活》?

Barbital 要是按照原意翻譯會更糟 三個傻子 感覺很怪,讓人沒有什麼看的慾望 比如陳建斌的 乙個勺子 三傻大鬧波里活這個名字聽起來其實和電影的氣質挺符合的,嘻嘻哈哈的比較搞笑,而且波里活和好萊塢很像,沒有聽過的人也許會好奇,這個和美國好萊塢只有一字之差的印度電影公司的故事是怎麼樣的呢?我第一次...

如何評價電影《三傻大鬧波里活》?

不知江月 人人都想活成蘭徹這樣的理想主義者,然而現實確逼著人活成 消音器 這樣的現實主義者。三傻 是毫無疑問的好電影,它用喜劇的形式反映了印度種姓制度下階級的差距性,然而也只是梵天四種姓的差距與矛盾。然而對於不可接觸著 達利特 的描述確全無,畢竟對於印度來說,人與畜奴是兩種東西。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是剛...

三傻大鬧波里活的故事是否太理想化?

別捏我臉 但是對於每個具體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假如現在的中國,有人就喜歡種花養草,而且力氣大,種地也種的好。可他偏偏在他不喜歡乙個金融公司拿著乙個月好幾萬的工資。你有沒有資格讓他放棄他的高新職位去種地?那個主角A 黑胖的那個不妨成為B,瘦子稱為C,死記硬背的稱為D 說白了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