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真正的善良?

時間 2021-05-05 20:47:14

1樓:西窗夜雨

有時候,我們分不清真正的善良和假的善良。

我見過一些人,在人際交往中,剛開始交往的時候都給人感覺很友好很善良,特別是人情往來以及小恩小惠上做得比大多數人都很到位,就是在不需要付出大太成本的情況下他會顯得很大度,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卻能看到他的人性裡很冷漠自私的那一面。

比如去參加別人的生日會,一般人隨禮200元,他肯定會加多100元,這增加的這100元的成本,會讓人把他看得他比別人大度很多,因為這只需要付出100元的代價。卻能換來乙個慷慨重情的名聲。付出這點代價,值。

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卻經常體現出最讓人心寒的一面。比如尊重老人,愛護孩子。

但是他們在其他所有人的眼裡的人設都是善良的。因為其他人沒有和他共同經歷過任何重要時刻和重要選擇。

我一直覺得善良首先是真誠,然後是善意地去對待別人和自己,不管對方是強是弱。對他人的悲憫之心讓善良的人內心深藏的慈悲不忍傷害他人。善良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

2樓:者也

不用刻意在「善良」前面特意加上強調詞吧,善良不需要「真正」去定義,因為人類本身就是複雜的矛盾體,哪怕這乙個有點小小的「善舉」只限當下這一刻,你依然不能否認它這一刻的美好,在我看來,只要這個舉動是善良的就夠了,何必去追究這個舉動背後是不是發自本心呢!

3樓:林畫

年少的時候,以為善良,就是對別人好,掏心掏肺地幫助別人,結果卻發現吃力不討好。

經歷過社會的洗禮後,才發現真正的善良,是尊重別人的選擇,不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去干涉別人的選擇,因為每個人所佔的立場不同,選擇的傾向也有所不同。當然了,如果能引導對方思考,從而做出乙個更好的選擇,就完美了!

我不過是個凡人,終生也達不到完美的境界。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你的選擇,在你需要的時候,幫你分析這種選擇可能產生的利弊,如果你向我尋求幫助,我會按我的原則,提供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幫助,僅此而已!

4樓:一朵向陽花

請永遠不要放棄善良

不管外界怎樣對待我們

上天一定會讓乙個善良的人獲得好報

而你只須,靜候佳音

小學課本裡的善良,大概是借給同學一支筆,和送老奶奶過馬路;

中學世界內的善良,也許加上了心懷祖國,兼濟天下;

而越長大,我卻覺得,善良並不僅僅是做了什麼事情那樣簡單。更像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種態度流於日常生活每一秒的待人接物中。

善良這個詞其實挺大的,但,它一定不會是道德標籤。

樂於助人也永遠不會和善良畫上等號。

幫助別人更像是乙個選擇——我決定幫助你。

而善良是一種延續性的狀態,眼裡總可以看見事物美好積極的一面,既溫暖了別人,也可以保護自己的內心。

善良也不代表,可以輕易的原諒別人對我們造成的傷害。而是,學會接受,學會放下,學會療癒自己的心,然後,即使是在孤獨中,依然保持對生活的期待。

愛身邊所愛,衷心希望身邊所有人好。

乙個善良的人,必然是快樂的。因為在她眼裡沒有太多的負能量,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永遠有一顆換位思考的心,小心地守護自己的心不想受傷。

眼裡沒有黑暗的人,可以與全世界和解,自然,她的世界,一切明朗。

七七總是覺得,想要善良,首先要學會善待自己。

如果乙個人只是時刻提醒著自己要幫助別人,而把自己的生活過得一團糟,情緒也反反覆覆,那這也許不是真正的善良,而且也溫暖不到別人。

當把自己的世界收拾的乾淨美好,你站在那裡,就是一束光了。

其實,在這個複雜煩躁的時代,能夠讓自己的內心平和下來,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

但是奇妙的是,每一天我們都是比前一天成長一點的自己,因為你接觸到了新的人,遇到了新的事。

最後,我們總歸會遇到那個不斷成長的自己啊,都會和最初的那個自己相遇,因為,人之初,性本善嘛。

修身養性,大概就是這樣不斷磨礪心性的過程吧。

好是幸運,不好是正常。

只要把苦難看為人生常態,每天的很多瞬間都會令你覺得甜。

所以啊,我們要相信世界的美好啊,乙個心中有愛的人終會得到愛,也值得被愛。

5樓:軟軟

笑死,今天莫名其妙被乙個人罵了點開來看他還在這回答這個問題。什麼是真正的善良?不是你在公眾場合堂而皇之背地裡做些小人做的事情。先面對真正的自己,再看什麼是真正的善良。

6樓:歐陽素琳

唉感覺很難說每個人在不同的人面前展現的不一樣。比如說乙個見義勇為的人在被救的人心目中是善良的但是這個見義勇為的人在家裡霸道家暴什麼的你說他是善良還是不善良

7樓:

康德的判斷:「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永遠是心地善良的標誌。」此話可以反說,凡已不復善良者,乃對自然美喪失了直接的興趣。

常人對自然美的興趣是間接興趣(假託、移情、想入非非),唯有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者,才是心地善良的標誌。

(摘自木心《素履之往》)

8樓:小瘦子

由於某種原因,特意來看了一下。

我到底善不善良,我產生了疑問,特來反思一下。

古人云,不以惡小而為之,不是善小而不為。

通常重感情的人比較容易善良。

我覺得,初心不變可以被認為是善良。

像個孩子一樣,正常情況下大部分孩子都是天使。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夠不改變,其實不容易。大部分人,底線是越來越低的。

能主動承受適量的委屈,適當的犧牲,應該也算吧。

通常,臨死之前普遍會善良一些,因為沒有直接利益衝突,還會想著或許萬一能贖罪上天堂呢…

隨著世風日下,誠實都可以成為善良了,誠實也不容易,我們聽慣了謊言,願意聽真話的人並不多。畢竟很多時候真話沒那麼好聽…

許多與品質相關的詞都是有內在聯絡的,它們都需要愛。

我覺得,真的愛乙個人就要努力爭取,但是越是真愛越感到無從下手,因為愛最強烈的時候對方彷彿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會不自覺的自卑。

會覺她配得上世上最好的一切,總感覺力不從心。那麼,既然給不了她幸福,就給她自由,只要她是幸福的就好了,不論這幸福是誰給的,都是好的,這就是愛的目的。希望對方幸福,占有永遠是第二位的。

遠遠的看著她幸福,我就是幸福的。

說完這番話,同學都呆住了。有人說,你這是大愛。也有人說,你這是柏拉圖…

沒錯,我覺得,愛,就是柏拉圖!

這樣的愛,又算不算是善良呢?

我認為,善良原本是乙個絕對的詞,有統一的標準。後來,年頭不行了,都是相對的了,因為沒有人認為自己不善良,總能找出乙個不如自己善良的人來…

真正的善良必須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

善意的謊言我是不接受的。

9樓:Un A

什麼才是真正的善良?其實這個問題無法給出良好的回答,因為嚴格來說,這是乙個無法回答的問題。所以,事實上,我們只能把這個問題當成「談善良」一類的開放式題目來回答。

我打算鬆散地陳列一些我對道德的看法。

1.談善良的問題下,大家都很溫情,很正能量,都在講述各種暖心的故事。在談道德的問題下,卻有不小的抱怨氣息。

依我看,原因在於,道德有一股從外在施加過來的義務的感覺,像是在要求大家都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一樣,所以大家很反感。而善良更像是對乙個人本性的某種形容,而不是一套外在的規範,所以它不會被人想成是可以複製或教化的東西,似乎是天生的,而且有一種旁觀的視角。所以,一說到善良,大家總感覺善良是出現在自己身邊的好人好事,自己是乙個見證者、旁觀者。

當談到「道德」這種有外在規範性質的概念時,大家都覺得自己會被規範甚至束縛,而談到「善良」這樣的概念時,大家都會覺得這是出自本性,而不是教化,且通常指別人,那麼善良的人越多越好。

3.到底什麼是善良?其實每乙個(嚴謹點,大多數)沒有完全脫離社會的人,心中都大致有乙個寬泛的標準,這個標準難以用語言表述清楚,但是卻能通過日常社交呈現出來。

你一定會覺得你的某幾位同事熟人朋友同學親戚人品好像好一些,另外的幾個好像差一些。你也肯定對你爸媽的人品有一定認識。和乙個人密切交往一段時間後,一般而言,你都能看出點東西,至於你看得準不准,是另外乙個問題。

5.道德行為有積極的(有所為、施),也有消極的(有所不為、拒)。有的人可能只關注積極型的道德行為,認為這一類行為才是道德行為。

其實不少時候道德是通過否定的形式來顯出的,即消極的,比如不要不義之財,不要嗟來之食,不佔人便宜,不趁人之危,寧可自己吃虧等等。消極型的道德行為往往更為隱蔽,所以這類道德行為經常不能被發覺。而積極型的道德行為,尤其是在公共場合的積極型的道德行為,則容易被發現,也容易獲得好感。

而且消極型的道德行為往往會被認為沒本事,因為其拒絕的往往是一些能力的象徵物。

6.有一類道德起源的觀點大致是說道德最早就是互惠互利,保證集體的利益,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套理論在演化的層面達到了高度的自洽,有很強的說服力。

但是,有些人因此覺得道德和利益同性質,便把各種德性都拉到了和本能、物質、利益同乙個層次,於是道德失去了它的崇高和光輝。可能,在基因底層,對基因來講,原則上某些道德行為有得到對於基因來說的利益的效果,但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得不到好處,在未來也得不到好處,且行為主體已知得不到好處,甚至會對主體本身造成損失的道德行為。

7.李澤厚區分兩種道德的觀點很有借鑑意義。他區分了「宗教性私德」這樣的高標準道德以及「社會性公德」這種大眾公認的底線型社會公德。

他說,現代社會,不能要求人們去信守前者這樣的高標準道德,尤其是不應該矇騙別人去踐行高標準道德,而只應讓大眾遵守後者這樣的底線道德。對於前者,應該由人們自動自發去選擇,用於安身立命。但是,也不能因為當前社會大致只要求人們遵守最低的底線道德,就認為道德止於此。

對於沒有被蒙蔽的,自動自發選擇堅守高標準道德的人,人們應當尊重他們。因為這是在跟各種底層慾望作鬥爭,這是人類最為向上的精神(之一)。道德沒高出「社會性公德」的水平,當然不是沒道德,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覺得踐行「宗教性私德」的人是笑話,尤其有一些喜歡強調因為沒本事,什麼都幹不了,才「看起來道德高」的人。

肯定有想幹不好的事但是能力不夠的人,但,是不想做的成分多還是沒能力做的成分多,分辨起來其實也不是很難的事情。

8.關於道德和名聲,那種很假的、很不體面的純粹求名行為讓人不適。但是,你走到另乙個極端,認為真正的好人應當完全不在乎名聲,完全不希求別人的褒揚,只要看起來好像有一絲希望別人知道他,就是偽君子,也是標準過高、高到對人性和現實缺乏基本了解的體現。

在撇開宗教因素的情況下,名,或者說他人的肯定,可以說是道德行為的最後一絲獎賞和支撐,還是一種無形的獎賞。古人喜歡講「名可垂於竹帛也」。趙汀陽說過,乙個良好的制度不應該讓友情、愛情、親情、幸福等具有自足價值的事物處於不利的位置,也不能讓人類的各種光輝德性處於不利的位置。

讓某種東西處於不利的位置,其實就是默許這種東西漸漸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所以讓各種有德之人沒有好果子吃的人都為這各種德性在世界上的消失貢獻了乙份力量。當然,什麼都不要,甚至願意背罪名的好人,是最悲劇性、最難能可貴的。

什麼是真正的善良

引擎發芽 善良乙個沉重的名詞 沉重的似乎是乙個早就過了時的字眼。在生存競爭中,在階級鬥爭中,在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中,利益原則與實力原則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則。其實,善良是一種智慧型,是一種遠見,是一種自信,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種精神的平安,是一種以逸待勞的沉穩,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快樂,是一種樂觀。善...

什麼才是真正的惡?

記錄貼,2021.1.1,周五。公司為員工租的小區房,元旦放假,有兩個室友回家了。只剩下我和她,我自認為無冤無仇。晚上我在衛生間洗澡,反鎖門。洗澡後,鎖打不開了,在高層,且沒有手機,大喊室友名字,並用拖把敲對面舍友牆,舍友都無法聽到。人生中第一次感到絕望,不僅對困在衛生間,也是對人性。平常有人洗澡放...

什麼才是真正的獨處?

熊可樂 乙個人待著,生活目標清晰的人,會把獨處的時間當作最珍貴的奢侈品,他們會充分利用獨處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為自己增值。而無數個獨處的時光連線起來,就悄無聲息地決定著我們的人生。 裘雨 小虞兒的yy日記 突然想吸貓 我出來吸貓了。猛的一抬頭,乙隻橘色的貓迎面朝我走過來,也不怕生,饒了乙個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