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的侄兒有自殘行為怎麼辦?

時間 2021-05-31 21:24:29

1樓:佳6佳

我的女兒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和小朋友吵架,快要吵輸的時候會咬自己的手,對方小朋友被嚇到就主動認輸了,這種行為我開始特別緊張,還專門諮詢心理醫生,醫生給的回答就是「剛入園會焦慮加上兩歲半叛逆期」,而且我觀察她發現她用這種行為來脅迫別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現在度過入園焦慮期後就沒這樣過了。不管怎樣,對於幼兒,多陪伴,多寬容,多關愛,少抱怨,少叫嚷,少壓力

2樓:董詩雨

想當年我這麼大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了通過演戲可以脅迫父母順從自己,所謂演戲就是頭撞牆,聽起來砰砰響,其實都沒痛感。

然後成功用此方法阻止了父母一次次的吵架,後來父母覺得這麼吵架也不是個事,就臥薪嘗膽千辛萬苦走出困境換來當今的幸福生活。

3樓:

更新一下:

我看有幾位答主總覺得是孩子需要達到某種需求而做出來的事,這絕對是一種主觀臆斷。

人體真的很複雜,即使我現在二十七了,娶妻生子,無論什麼時候情況下都知道傷害身體並不能解決問題,但是同樣會發生自殘行為,當然都是輕度可控的。這些事不會當著家人,只會私底下進行,但是真的非常解壓。

具體說來,每次總是腦子裡面有根弦,在這根弦沒事的時候,通過自我調節等方式可以逐漸釋放怒氣或傷心等負面情緒,但是,一旦這根弦崩斷了,行為將不受到理智控制,表現為強烈的破壞欲,摧毀身邊所有的東西,手機已經砸爛七個了…抽自己身體或臉…篡握尖銳物體…

所以現在為了省錢…在即將到達臨界狀態就會出門改成出去跑步…身體會有中毒反應,渾身發麻…

我懷疑這種行為跟心理調節能力有關係,當心理調節能力跟不上時,肉體痛苦能迅速減輕痛苦…是不是有矛盾?但是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肉體痛苦可以降低心跳過快的心絞痛,平復激動的心情,降低血壓,減輕腦充血的頭脹痛…

所以…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吧。不要不理他,讓他覺得這種方式沒用,這種臆想真的是錯的…

這真是心理問題,不是刻意做出來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

以下為原答案。

我覺得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我就是這種人,喜歡把心理痛苦轉換成肉體痛苦。

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心理疾病,但是每次生氣,傷心,主要是爆發性的情緒出現,而無法停止這種外源強加的持續傷害時,把心理痛苦轉成肉體痛苦真的感覺好很多。

我個人感覺這是一種保護機制吧,我試過強忍著,但是會造成抑鬱症傾向,強烈的輕生念頭會佔據大腦,通過一定程度上的肉體痛苦,能緩解和轉移這種心理痛苦。

我覺得跟我自己小時候不健全的家庭和心理傷害有很大關係。年幼的我沒有能力去與外界抗爭,所以只有通過傷害自己去發洩情緒。

現在我工作以後,只有通過瘋狂亂花錢的快感來抵消掉自殘帶來的快樂的吸引…唉…都是苦逼的孩子…

為什麼都覺得是孩子的問題而不是家庭的問題呢?

4樓:

鄰居家的小孩子也是這樣,才兩歲多點,家庭非常正常,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他自己還有乙個小姐姐。但是他有不好的行為時,他媽一批評他就自殘,而且會大吼大叫,而且吼叫的時候渾身發抖。有一次他發脾氣把自己臉上弄破了,事後問他怎麼弄破的,疼不疼之類的(就是讓他自己反省一下),他自己找藉口說是自己玩滑板車摔的,不正視自己的問題。

他媽媽說可能是懷他的時候生氣了,導致孩子脾氣大。我感覺這是人的性格問題,也許有懷孕期間生氣的因素在。性格很難改變,但是行為是可以控制的,現在小,正確的引導,多培養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忍耐能力,長大之後可能脾氣還是很大,但是有良好的自控能力了就好了。

5樓:Ryan

這可能是缺少關愛渴望得到關注的一種做法,每個人表現的方式不同,一般人都會尋找存在感,渴望別人能更多的注意到自己,也有一些人通過離家出走、自殘、做出令人吃驚的舉動等等來體現

6樓:李老西

在我的角度來看,這不是自殘,而且有兩種可能性。

所謂行為問題,簡單點說就是「有問題的行為」。

一般來說有兩種可能:作秀或者自我刺激。

無論是以上哪種可能性,出現在乙個6歲孩子身上都是比較不合理得。

1.作秀,可以說是要挾,比如大人沒有同意自己的需求,有些就會比較明顯的使用這一招,比如撞牆啊撓自己啊等等,這種情況下的自傷行為有兩個個比較明顯的特點:

一定是在大人旁邊(演員也得有觀眾啊)

做完這些動作後一定會觀察大人(看看自己的行為是否奏效)

破解之法:直接無視,所謂的無視就是面無表情的看著他,然後告訴他「不行」,然後消失。

2.自我刺激,自我刺激的行為伴隨著長期生活環境的單調,他需要讓自己"嗨"一下,或者找個藉口讓自己"嗨"一下,同時也是對自身的一種安撫。這種情況下和你說了什麼或者做了什麼都沒有太大關係,表面上看起來可能是穿鞋誘發了他拿衣架打自己,然後就算沒這個事,其他的事也會誘發,本身和他說了什麼並沒有關係。

讓他產生這樣的行為的關鍵因素在於這個環境。

普通的大人也存在這個問題,黃賭毒等一些看似不正確的行為往往伴隨著另乙個問題:無聊。不去來一發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破解之法:換環境,讓一切都變得嶄新。

所以我的建議是讓父母回到老家照顧他也不能有效的改善這個問題,讓這個6歲的孩子跟隨父母就讀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同時要經常出去玩,去各種沒去過的地方,同時不要對這種行為有過度的表情語言或者其他反應,不然很可能進一步刺激這種行為,總之越平靜越好。切勿硬碰硬。

當他發現這個世界更大有更多有趣的東西的時候,這些行為自然會逐漸減低直至消失。

小貼士:有關於特教領域處理行為問題我們的方式叫做「鎖鏈法則」

就是一環扣一環,比如孩子有多個問題行為,我們只制止其中乙個直到消失,這一期間無視其他的行為問題,然後再換到下乙個。

我看完問題描述並沒有覺得這個孩子有安全感方面的困惑,所以我也反對其他答案裡關於安全感缺失的說法,和小動物一樣對於外界刺激有run or fight的反應是兒童兩周歲之前才處於原始感覺系統時期時才會出現,除非大幅度落後不然也不太可能出現在6歲兒童的身上。

李老西的家庭干預指南

7樓:王謙悅

對於乙個孩子來說,最好的是和愛他的父母在一起。如果不能和父母在一起,或者父母不夠愛他,只能寄希望於撫養人能有愛和耐心。因他已經處於敏感狀態,這時需要更大的耐心,更多的愛。

留守兒童為什麼多有心理問題,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愛他的父母陪伴呀。

乙個人缺少安全感的時候有兩種表現,畏縮或攻擊。

我們來想想,為什麼,明明沒有責怪他打碎杯子,他為什麼這麼敏感,擔心家人是怪他?如果他表現的是驚恐萬分,我們會不會覺得他很可憐?但如果他表現的是戒備,是油鹽不進,我們不會可憐他,反而會斥責他。

可是,無力戒備還是驚恐,原因都是他害怕啊。

收養過流浪貓的人也許會發現,剛開始幾天,貓要麼是躲起來一動不敢動,要麼是大聲「哈」人、咬人、炸毛。對於炸毛的貓,我們一般是理解的,它害怕嘛。可是對於小孩子,我們卻難以理解。

因為我們知道單動物來新家會害怕,不知道小孩離開父母也會害怕。

我們很多時候並不知道哪些話是對人的否定。比如說,」不要這樣子,變傻子怎麼辦「,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兩種解讀:

①我關心你,擔心你會打壞自己。②你不可理喻,要是把自己打傻可是你自己的責任——你的情緒是錯的,你的行為也是錯的,你整個人都是錯的。說的人往往以為是第一種解釋,可惜,敏感的孩子解讀的往往是第二種(當然,他自己無法用語言把這種解讀表達出來)。

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大多都是出於自保——以攻為守。我們往前看一步,體會他豎起長矛背後驚懼的感受。給他多些愛和耐心,他會慢慢軟化,放心地放下手中的矛,跟我們愉快玩耍。

在驚恐狀態中炸毛的貓,我不會認為這是貓的責任,我知道這是它的正常反應。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斥責他為什麼炸毛,而是耐心地安撫它,讓它知道這裡是安全的。

對於題目中的孩子,我感覺他的敏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那要消除他的戒備往往需要更長時間。我們得接納他,不僅接納他的行為,還得接納他的情緒。 即便他發脾氣、自殘,也不要責怪他,而是讓他體會到,我理解你。

比如,再有打碎玻璃這種行為,輕描淡寫地,說一句,哎呀,當心別扎腳(這就提醒到了,他會注意的)。然後就站起來掃了碎玻璃就是。不用總是注意他有沒有穿鞋(避免進一步觸動他的敏感)。

當他打自己的時候說,你看起來很不高興(表明你注意到了他的情緒),打碎杯子嚇人一跳,真怕爺爺罵人(表達對他情緒的理解)。別打自己了,我會心疼你的(表達對他的愛)。我抱抱你好嗎?

/我帶你去玩好嗎?(試圖讓他脫離憤怒的情緒)

大部分孩子的心理問題都是家庭造成的,我們首先要想到的是,我把孩子養得敏感、暴躁....,我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快樂。而不是,這孩子敏感、暴躁,我要怎麼改變他。

朋友有自殘行為怎麼辦?

影子是馬猴燒雞 今天發生了一點事,就像試著寫乙個 我這個朋友,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真的非常重要,我很喜歡他也希望她不要再傷害自己 她是我唯一乙個認識超過10年的朋友,從乖巧淑女到病態猛男,這個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變性,而是外貌發生改變,心理感覺越來越扭曲,講乙個故事,作為前提。事情是這樣的事情是這樣的,...

11歲孩子有自殘傾向怎麼辦

淨心 無論孩子有什麼問題,我們都可以從源頭去解決,這個源頭就是心。然而想讓孩子的心轉變,首先家長要轉變,因為家長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開啟下面這個鏈結,看看如何幫助孩子走出誤區,重見光明。 李阿Biu喵喵喵 請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不要打罵。作為有過自殘行為的我來說,當時如果我父母能好好詢問理由並陪伴...

姐弟戀 年齡 大六歲應該怎麼辦

嗷嗷嗷 愛情是平等的,它不分年齡 學歷和距離。只要互生愛意,而且不傷害到無辜的人,相差60歲 文盲配高知 再隔上半個地球都完全不是問題。李銀河 愛情是人心的一種感覺。如果它到了需要道德來約束的程度,它還存在嗎?我們只能努力去尋找最符合人性的道德安排,將傷害降到最低。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由於爺孫戀受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