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孩子,我的生活感覺都在圍繞孩子轉沒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間,這種沮喪的情緒應該如何調節?

時間 2021-05-30 02:40:44

1樓:彎的小手指

不邀自來。

我都是在孩子兩個月左右的時候去上班的,當然時間自由,都是上午2小時,下午2小時,慢慢的後期5、6個月大的時候慢慢增加上班時間,直到完全跟正常工作人員一樣。

我工作的地方是私企。老闆是相對好說話的人。生之前我也是一直上班的,除了去產檢以外,沒有因為懷孕請過假,甚至有時候還會跟著去外面跑。

我很確認,如果不是因為上班,我肯定會得很嚴重的抑鬱(我現在也有不過相對輕多了)。

上班比較輕鬆,還有同事一起聊天,心情得到轉換,壓力也有一定的釋放,瑣事還能找到人吐槽。讓我不用一整天對著孩子,還有幫忙看孩子的婆婆,畢竟新老兩代的育兒觀念還是不一樣的。

建議全職帶孩子的話,找到機會給把孩子給孩子爸爸或者奶奶或者姥姥帶,然後自己出去放鬆一下,就是購物也沒有關係。

要不就找個能顧全家裡孩子的工作,先乾著。

還有就是可以把亂尋思的時間用來學習,充實自己,為重返職場做準備。這個需要自制力。

跟寶寶爸爸一定要溝通好。產後第一年是考驗夫妻關係最重要的一年,兩夫妻的溝通對保證夫妻關係,保持好心情真的很重要。

(感覺養孩子養的有點傻了,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能力都退化……詞不達意的感覺)

2樓:

這時候,你就需要尋找幾款可以在幾秒鐘之內玩一下的收菜遊戲,以便在夾縫中掙扎一下自己的生存空間。

特別注意:畫風不要太萌,否則小朋友很快就會吵吵著玩你的遊戲,還把你遊戲裡面積攢的鑽石花掉……

3樓:Swann

題主我來分享一些我自己的一些經驗,希望可以幫到你。

我們是完全自己帶寶寶,老公短暫的陪產假結束後基本就是我自己在帶孩子了。我剛生了孩子的前幾個月也常常覺得沒有自我,非常沮喪。昨天我剛答了一道是否要做全職媽媽的問題裡也有提到。

如果經濟有保障,你願意做全職媽媽嗎?

這其實是很正常的,很多媽媽都會有這種感覺。英國乙個機構調查了2000個媽媽,一半的媽媽都回答說覺得沒有自己的時間。[1]

所以第一點就是請你不要因為有這種想法覺得自己自私,或感到自責。

而且你自己發現了這個問題並且在尋求解決方法,沒有想掩飾或者覺得熬過去就好了。這點很重要。

然後我覺得你可以好好評估一下自己的情況到底嚴不嚴重,有沒有到產後抑鬱症的程度,需不需要藥物和專業諮詢師的幫助。我希望你是不需要的,但如果情況比較嚴重,請不要避諱尋求專業幫助。

關於產後抑鬱症,一般會有一下表現和症狀:[2]

產後長期情緒低落。(剛剛產後荷爾蒙劇變也會引起短期的情緒低落,又叫Baby blue大部分人都會經歷,但這一般兩周後會自然消失。如果產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很低落,要警惕是不是產後抑鬱症。

)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

時常感覺疲倦。

晚上睡不著覺,白天想睡覺。

愛不起來寶寶。

不想和他人打交道。

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不了決定。

甚至有傷害自己或寶寶的極端想法。

如果上面的症狀很多都有的話的話,就需要警惕是不是產後抑鬱症了。我當時的情況應該是有輕微抑鬱的,但是我們覺得不嚴重可以先自己試試調節,沒有找醫生。

如何進行一些自我調節,我的一些經驗:

我在意識到自己情況不對之後和老公嚴肅地談論了這個問題。這樣做一是為了得到他的理解和包容,他知道我的感受後看見我心情不好甚至發脾氣的時候,不會覺得我是莫名其妙的。二是得到他的支援,他也覺得我需要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會盡量幫我營造一些自己的時間。

比如晚上大部分時間都是他給寶寶洗澡講故事哄他睡覺;每週六早上寶寶醒了也都是他起床,照顧寶寶帶著他出門買菜,讓我睡到自然醒起來然後做些自己想做的事。(週日換我早起因為他辛苦工作一周也需要睡個懶覺。)

我老公一直都有參與帶娃,但一開始我們很多事都覺得要一起做,其實從時間利用上來看不是很合理。所以後來我們決定有一些事情不用兩人都參與,這樣可以互相給對方一些休息時間。

多出門接觸外面的人和事,可以讓你發現這個世界還是原來那個世界,生活裡除了照顧寶寶也還有很多其他樂趣。

我是完全自己帶寶寶的,所以我找了一些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做的事,保證每週至少會參與一次這樣的「社會活動」。比如

各種早教課或者社群的活動

之前也在別的回答裡說過我帶寶寶上早教課的目的其實有點自私是為了自己可以出門,所以根本沒報什麼早教目的。但是可以見到其他媽媽和小朋友,有時候上完課大家會一起帶著寶寶去去喝個咖啡吃個飯什麼的。和媽媽們聊聊天八卦下心情都會好很多。

上普拉提

這是我給自己找的懶人產後運動專案。我去的是那種可以帶著寶寶一起的產後普拉提,比較輕鬆但有針對性。我還寫過自己產後恢復的過程

產婦如何在三個月內恢復到孕前狀態?

可以帶著寶寶上課的普拉提

給慈善機構做義工

我還去給乙個幫助嬰幼兒的慈善機構做過義工,因為他們是幫助媽媽和嬰幼兒的,所以對媽媽和嬰兒都很友好,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去。

我參與的工作就是去幫助他們整理分類別人捐獻的物品,大部分都是衣物。時間沒硬性要求,工作期間也很隨意。在那做義工的人大部分都是媽媽和老人,大家邊做邊聊天,再喝個茶吃個餅乾,寶寶需要你的時候就照顧寶寶,整個氛圍都很溫暖輕鬆。

如果要去做類似義工的話千萬別找需要很大的commitment的那種,因為畢竟當媽媽期間沒法保證時間更不想給自己找額外壓力。

這就是我們的工作

見其他媽媽和小朋友

自己的朋友同事、之前上產前課認識的一些媽媽,有寶寶而且出生時間也差不太多,有時間就約出來見個麵吃個飯聊個天。

如果找不到什麼事做,甚至只是推著寶寶去外面隨便走一圈,曬曬太陽呼吸下新鮮空氣也好的。

老公可以做的分擔給老公。比如偶爾我會等老公下班回來給我們做飯(當然也看他什麼時候下班),週末也是主要他做飯。

機器可以替代的就不要人工。比如洗碗就用洗碗機,洗衣服就用洗衣機。一開始我也手洗了一些寶寶衣服,後來想開了就丟洗衣機吧,也沒區別啊。

能夠花錢解決的就不要浪費自己時間。寶寶幾個月大的時候我們終於請了乙個清潔阿姨,生活質量瞬間提公升了啊。還有來不及做飯叫個外賣也正常。

父母近的話可以每週讓父母幫忙照看一兩天。並不是說完全讓父母帶孩子,這點我反對。但如果有條件父母離得近,是可以多讓他們參與幫助的。

增進寶寶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關係,也是有利於寶寶成長發育的。

另外我還做了一件事是在寶寶十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每週送他去兩天託管。是提前給他適應託管,也給了我好多自己的時間。

寶寶在託管人那裡用土豆畫畫和做聖誕裝飾

夫妻關係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因為有了寶寶就忽略了。偶爾丟開寶寶享受下二人時光,不僅可以調節心情,可能還會讓你想起來為什麼會有這個寶寶,重新看待很多問題。如果能找到可靠的人幫忙照看一會寶寶,請一定去享受一些二人時光。

我們父母都離得遠,但每次他們來的時候我們倆都會計畫乙個二人時間。寶寶丟給他們,我們倆自己出去吃頓飯看個電影之類的。

今年老公生日,我給他的禮物之一是星球大戰電影配現場交響樂演出。那會沒老人過來又沒找到合適的babysitter,我倆就把寶寶丟給好朋友了。好朋友兩口子自己都還沒孩子,經過我們的培訓後先做實習爸媽。

跟叔叔阿姨在家

爸爸和媽媽在外面看Star Wars in concert

希望可以幫到你和其他有同樣煩惱的媽媽們。 @知乎親子

4樓:皮實妞

剛剛畫完老虎的全職媽媽來答一波:

俺畫了三周課時的老虎

關於生孩子這件事,我感覺還行。關於養孩子這事,媽呀(拍大腿),咋就這麼南啊:

曾經我想象中的養娃畫面是這樣的:

歲月靜好,相親相愛……咱愛幹啥幹啥

但實際情況卻是這樣的:

不夠真實:頭髮耳朵餐椅地面也必須有醬啊

至於咱自己選的孩子爹,人家(下班出差後)對孩子老婆也是上心的,不過,每天該同學與咱生活的最大差距是:

啥?出門上班?誰不會上班?我咋就不能上班?憑啥你去上班,小屁孩剛剛拉完屎的屁股誰來擦,幼兒園誰來送……

還沒想明白呢,只聽哪個角落響起一聲:

天哪,不要再叫了。就你有媽媽,我也有媽!

好了好了,皮皮妞同學,請你穩定一下情緒,你的發言結束了嗎?

現在請你坐下,認真答題!

好的,老師。

(一片空白……我剛剛說了啥?)

哦,是這樣的,懷孕的時候我孕期反應不算嚴重,沒怎麼耽誤我做自己。生產的時候整體還算順利,孩子一歲半前我幾乎啥事也沒做,全身心投入到帶娃中,這都是我計畫中的……兩歲半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快要解放了,開始蠢蠢欲動,嚮往奔向大社會的自由,然而無情的現實是我現在仍需要在家裡接應老小。當然了,孩子上幼兒園後,我每天仍是有十幾個小時自己的時間的(包括睡眠),同為媽媽的大家可能猜到了,為了更多刷自我,乙個媽媽所能做的,就是摺疊自己的休閒和睡眠時間。

好在我是好鋼,摺疊自己這件事兒不大。

但總是缺了點什麼。坦率說我仍然偶爾會有點懷疑人生——我想我需要的是自我實現的價值感,需要有人交流,需要不斷加深對生活的認識。這些通過帶好孩子、半職工作、寫知乎、與鄰居媽媽們交流、運動、閱讀……是可以完成部分的,但似乎仍不足夠。

總之我是十分羨慕皮姐夫(和各位能瀟灑出門上班的同學的),孩子三歲前,我盡量給予孩子安全感。孩子三歲後,我發現幼兒園放學好早……

什麼叫做「生活不是你想象」,就是下午三四點就得接孩子

所以,大家聽出來了,我不是沒有沮喪過,事實上,我會間隙式沮喪。

但我的個人心情或感受並不重要,這裡我想分享的是我怎麼自我調節:

1、主動創造價值

有的有經濟回報,有的沒經濟回報,但我做事通常不先衝著經濟回報來。有經濟回報的是我非寫知乎部分的工作,這個很重要,能讓我內心裡保持一定的底氣和平衡。

沒有直接經濟回報的我做過這些:

組織小區小朋友讀繪本

給小區媽媽們講《兒童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業餘水平,但咱不收錢)

參與幼兒園義工,及家長活動

定期與媽媽們聚餐、互相支招幫忙(我也受益)

來知乎寫字(寫了一年多了,同學們好,嘿嘿)

2、自己找點事做

有的需要花錢,有的不需要花錢。具體說來有:

嬰兒期的時候孩子離不了身,我趁孩子白天推車睡時快走

孩子稍大點,週六下午孩子爹帶,我去健身房刷一兩個小時自由

孩子再大點,陪他玩的時候我自己也玩,比如去博物館、動物園和公園

辦了健身房年卡,去上瑜伽大課

孩子上幼兒園後,每天快走一到兩個小時

不定時閱讀,年閱讀量在50本左右,閱讀範圍圍繞工作和帶娃

3、學點新東西,交點新朋友

比如說,我最近和幾個媽媽一起畫畫,第一張圖是我花了3課時*2小時畫的第二幅水彩畫,這個費用也不高,但是很有成就感,也算一直以來的心願。

小區還有媽媽組織插花,或是拼團瑜伽學跳舞什麼的。社群自助性質的,通常只收材料費。

學東西的過程,自己其實是乙個放鬆和充電的過程,又能交到新朋友,真的挺好的。

4、關愛身邊的人:二人世界 + 會親訪友 + 全家出遊

關愛身邊的人,這恰恰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但我覺得社會支撐系統中,伴侶和親友的意義很重要。如果平時有時間,就在感情銀行裡多儲蓄,主動關愛他人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我和皮姐夫這麼多年,其實唯一能不帶娃出來活動的是趁孩子睡覺看場電影、擼個串(外婆在家),但偶爾為之,還是會有放鬆感。另外,我們每天晚上會交談一下,被傾聽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家的現在4歲,長大了,有時候週末我會讓皮姐夫單獨帶娃行動,我自己感受一下徹頭徹尾的自由。

我們還會利用週末和假期,與親友聚聚,孩子們一起玩玩,有時候順便出遊了,換個地方也換個心情,有時候費用也不一定高,我們比較偏愛有自然原生態風光的地方。

其實到了40歲這個年齡段,內心的一些感覺有點不一樣。如果說這是一種認老,並不是,我自己心裡不是太有年齡感。這個怎麼形容呢,就是很多心情沉澱下來了——彷彿看到了生活的部分真相,不再著急著慌,也不再對他人抱有熱切的期望。

這個年齡也是擔子很重的年齡,我當然不會允許自己躺倒不幹: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否則說是照顧家庭,抗風險能力低不說,這種狀態對孩子的成長也不是乙個好榜樣啊。

這一點,就讓我的時間不夠用了,也讓我不想沉湎於沮喪——需要繼續讀書我就讀,需要考證我就考,需要做什麼我仍然會迎難而上。

我成為了母親,但仍然是自己。只是兼顧家庭。

最後分享一下,帶孩子這件事。我的生活實踐是,孩子大點後,如果帶孩子處於被動狀態,你會覺得很累很煩躁,就是我上面說的,孩子不停地喊「媽」或「媽媽你陪我玩」時的心情。

但是積極主動帶孩子,就是完全不同的心情了

主動安排一些有趣的事和孩子一起玩,對自己和孩子的狀態都好。孩子上幼兒園後,漸漸會有自己的專注遊戲時間,會有自己的社交,會有自己的社會活動,會有學校和課堂……這些釋放出來的時間,才是乙個媽媽更好做自己的時間。有些能讓孩子自己做的事,要學會放手,不過度保護和干涉,對孩子的成長也更有利。

雖說真的不夠自由,時間也比較碎片化,但是心中有目標、時常有調劑,生活就是這麼過的呀。

想聽聽你是怎麼想和怎麼安排的呢?

@知乎親子

自從有了二胎之後,我感覺父母對我的甜言蜜語消失了,甚至可以感覺他們嫌棄我的不足,請問父母真心愛孩子嗎?

春日融融6430487357 哎,抱抱你,雖然我們小時候家裡孩子多,但是家裡有個唯一男娃,所以那種偏見是你不可以想見的,不過,我也漂亮的活到老了現在,就當是命運對你的挑戰吧。 辰曉 當然是真心的,養育乙個還是是需要很多精力的和體力的,年紀越大越費力,所以他們只是沒力氣跟你說甜言蜜語,而且覺得你已經長...

有了孩子以後你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知識輸入 從剛開始的啥都不會到現在的得心應手。本來想吐槽一下的想想還是不吐槽了。有了娃娃之後雖然會累點但是每天看著她一點點進步,她一覺醒來看著你眼角彎彎,滿眼都是你就會覺得特別幸福。還有一點有了娃娃之後就會想媽媽想家了 已重置 上面各位講的忙亂衰肯定會有的,我來講些其它的部分,娃開始離開家上幼兒園或...

我喜歡的男孩子太優秀了我感覺我配不上他怎麼辦?

Sunny Curitis 其實有的時候 門當戶對 還是很有道理的。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相當的知識水平,顏值,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很能影響兩個人的親密度。舉個栗子哈,一男一女結婚之後,男的在外工作,女的成為家庭主婦,長年累月下來,女的不再接觸專業工作,減少與外界接觸,大概率會造成兩個人的思想脫節,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