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答兒童的提問 「我將來也會死嗎」?

時間 2021-05-11 21:01:17

1樓:

我奶奶信佛的,她是這麼回答我的,人是有來世的,如果這輩子我多做善事,下輩子就能投個好胎,這輩子珍惜你愛的人,來生就會再見

2樓:我叫劉亮亮

表情很重要,小孩對死是沒有概念的,不要表現得慌張無措或者驚訝,盡量用平和的語言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死,死亡很正常,如果可以用童話的方式描述死亡,描述天堂的世界!

3樓:

輕鬆一點不要太沉重的說:「會呀,我們會活著也就會死。不過死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活著就是為了在死之前更開心呢。」然後和孩子聊聊,問問孩子為什麼這麼問。

告訴孩子正確的答案,然後注意別讓孩子對死亡有恐懼。

不記得什麼時候了,有段時間總想,死了之後思維都沒有了這個世界都和我沒關係了好可怕。現在想清楚了,死亡以後的事情。幹嘛要耗費活著的時間來想還讓自己不開心呢。

4樓:

其實,也不用那麼複雜,不用講童話故事比喻,因為太小,還不甚懂,也不用尷尬地迴避,因為,他在向你求知,作為父母,應該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你必須如實相告。

直接回答他:是的,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確定的事情,就是死亡。

然後,他如果很有興趣,你再給他說一些東西去教導他,注意語氣溫和且堅定。

5樓:

上面很多講故事的人。你們用意是很好的。但我們要明白乙個問題:能夠問出「死」這樣問題的孩子會還會活在童話階段?這些小孩是敏感的,是值得尊敬的。他們沒有這麼好應付。

所以,我的建議是說得直白一些。告訴孩子們死並不可怕。當然措辭不能讓他們受到驚嚇。

我們之所以編童話,其實只能說明我們就是生活在童話中,那些童話是說給我們自己聽的。當然這本也沒有錯,錯的是不要認為自己已經看透了生死,認為小孩只是小孩而已。他們其實比我們更勇敢。

6樓:夏木陰陰

在我很小大概還在上幼兒園小班的時候,有一天聽新聞還是故事什麼的說是龍捲風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我開始思考什麼時死亡,於是我問了外公,人為什麼會死,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外公沒有直接回答我,他只是跟我說,如果所有人都不會死的話,那地球上的人就會越來越多,最後容納不下。這讓我覺得死亡是一件很自然而又必須的事情。

還有動畫片獅子王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好像是小獅子辛巴問爸爸我們會不會死還是吃掉別的動物之類的問題,爸爸木法沙說,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死,會變成草,讓他們吃,生命是生生不息的。讓小時候的我很感動。

7樓:

其實,作為大人,很容易站著跟孩子說話。

為什麼,因為大人的思維有慣性。

作為乙個父親,我覺得我兒子對死亡的理解,和我的理解,和我認為他應該的理解都不一樣。

或者可以說,這件事,在他那裡,跟花為什麼紅,草為什麼綠是乙個等級的問題。

我記得他三歲的時候,問我死是什麼。我說:「就是離開你的世界,再也不會出現。」

但是他完全不明白,什麼叫「你的世界」,「不再出現」之類的概念。

後來,為了能夠讓他明白什麼是死亡。

我們去了公園。

我們高高興興的抓了一些螞蟻,放在玻璃瓶子裡。

然後帶回家,用麵包屑養了起來。

他看著這些生命在瓶子裡爬來爬去的,老開心了。

睡覺都會摟著瓶子。

結果,螞蟻死了。(不死就怪了)

他搖晃著瓶子,看著螞蟻的屍體,漂亮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

我以為他會哭,哭的很無助,一段生命就此結束,一顆心眼看要荒蕪。。。

。。結果他跟我說:「爸爸,螞蟻死了,我們再去抓點吧。」

8樓:分享者

如果是我,我會這樣回答:會的,我們所有的人都會死。

我們從出生,到長大,到變老,到死,每個人都一樣。

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很多東西。我們學會生存,學會愛,學會努力,學會強大,最終,沒有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我們來過,我們快樂過,痛苦過,努力過,成功過,失敗過,我們無憾。

9樓:

會,我們都會死去的

但,孩子

孩子的孩子

也許會這樣

無窮無盡的延續下去

所以每個孩子都會這樣問他的爸爸

我很老很老很老的時候

就會死掉嗎

你就要這樣告訴他

我們就這樣長久的存在

就像吃一包永遠吃不完的小熊餅乾一樣

一塊一塊的消失

袋子裡總是還有那麼多

永遠都吃不完

就像就像我與你這樣

10樓:誠實肥宅黑夜

我來給大家提供乙個反例

我小時候還真問過這個問題,不記得是五歲還是六歲了。被人告訴:每個人都會死,最多100年左右,沒有辦法改變。

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吃飯不香,吃糖不甜,什麼都感受不到了!失去一切,連"想"都不能想了。這給我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心理陰影,那個補刀狂魔好像還怕我傷的不夠深,還補了一句"會很疼,比打針疼一萬倍"…

真TM是個畜牲對乙個吃貨說吃飯不香!那時候我還不懂得情緒剎車,當場就崩潰了,要是現在直接就結束程序了,具體效果就是笑的快斷氣了可以一瞬間停下來然後一點不覺得好笑那樣。當時最讓我恐懼的是"無法改變"和"百分之百"這八個字。

這個念頭就像個病毒,在我的大腦裡留下了乙個後門,我成了乙個強欲、膽小、吝嗇的人,吃要吃更多,玩要玩更多,不好的東西一點都不要碰…還特別缺愛,不自信。這個念頭毀了我人生中第二和第三個五年,到現在不知道會不會毀掉第四個。就因為這個我大概一輩子也不會信什麼宗教了。

11樓:劉芸

我覺得,我們在教育小孩子關於死亡的事時,應該先告訴他我們人都會死的,但是我們要和活很久的,現在死亡離我們還很遙遠,我們現在的目的是好好生活,等你長大了,你就知道死亡就像我們老了頭髮會變白一樣,一點也不可怕

12樓:Regulus千夏

給女兒的一封信——新京報六一約稿

劉慈欣的這篇部落格想象女兒這一代人可能不會面對死亡。個人認為這樣告訴孩子也是一種方法。死亡無論如何也是一件殘酷的事情,不論如何去美化或是習以為常

13樓:蘇君

我小時候第一次有了死亡的概念的時候,在床上整晚整晚的睡不著,要開著燈,很恐懼。在思考死了之後會怎麼樣,死了是不是就化成灰燼了,然後飄在宇宙中(那個時候也同時在思考什麼是宇宙),死了以後我再也見不到家人了,死了以後所有人都不記得我了,而那個時候我已經不相信有輪迴了,所以覺得好哀傷好無力。。。如果孩子還很小,盡量跟他說一些美麗的謊言吧,什麼天堂什麼輪迴或者化作了什麼仙子的,不要在孩子心裡留下對死亡的恐懼;如果已經大到可以思考了,就告訴他死亡是什麼,有助於孩子建立起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14樓:蓋聶

如果是我,我會用花來做答。從種子,發芽,成長,開花,結果,凋零,枯萎,然後死去。經歷了一生所有的感受,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最後歸於塵土,安然逝去。

並且還留下了新的種子,又有了新的希望。最後自然而然的結果,有什麼不好呢

15樓:Daniel FC

-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的時候,講道理,講結論,並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和困惑。孩子問這個問題,背後的原因是擔心焦慮

所以回答的時候,也該從這方面入手。

我們假設問這個問題的是學齡前的小朋友,那麼比較好的做法是:

——你害怕嗎?

——嗯。

——為什麼覺得害怕吖?

——嗯……我不知道。

——(擁抱,撫摸)不用害怕的,爸爸媽媽會保護好你,不會讓你受到傷害的。

——等我很老很老的時候,我也會死嗎?

——哈哈,(摸頭)等你很老很老的時候,你會先長大成乙個比爸爸更勇敢,比媽媽更堅強的大人。你會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很多事情。然後,老了的感覺,就好像去迪士尼樂園玩兒,把所有機動遊戲都玩膩了,感覺很累了,心滿意足地準備回家,雖然有點依依不捨,但是還是覺得應該回家休息了一樣。

學齡前的兒童自我認知是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的,所以在教導的時候也是應該從孩子的感受入手。如果是孩子讀書了,認知水平發展到同理心比較具備的時候,就可以引導他關注生命的價值了;但是到那個時候,只怕他也到了不愛搭理家長,不願意找你聊這些事情的時候了T.T-

16樓:鄧應山

10歲以前的兒童還不能理解"永恆「這種抽象和深奧的概念,10歲以前的兒童問我會不會死只是好奇而已,只是想明白死是怎麼回事,不會因為死亡的哀傷形成心理陰影。

因此用一種輕鬆的直接了當的方法回答即可,不用遮遮掩掩或者遍故事

17樓:「已登出」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你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以至於沒有給他說足夠多的童話故事。

很多童話故事裡都對「死亡」有了一定的美化,比較知名的是《海的女兒》,這些事情傳達的概念是——死亡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死去的人靈魂去了更美麗的地方,而他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另外這些故事本身也強調了死亡需要付出的代價,並指引聽故事的人變得更好。

真誠提問,我這樣的字該怎麼練。

鋼筆字已經形成了很強的個人習慣,如果對自己沒要求,看看感覺至少能看清在寫什麼,還過得去。但問題在於字的結構不規範,需要下決心,改變自己的寫字習慣。從楷書入手,市面上目前出版的楷書硬筆字帖,買有上面附透明薄紙的那種,不要整本流水線式臨摹,要取一兩頁專注臨摹。一開始先摹,也就是描,可以用鉛筆描,反覆摹幾...

女朋友買東西問我意見的時候應該怎麼回答

TAKI HSU 關鍵不是買什麼好,而是出問題的時候你怎麼解決,不會有完美的產品,只能想較好的解決方法。就算你買買買或者直接當ATM,難不成出問題的時候就不關你事兒了?明顯不可能.就題主提到的兩個問題,win的相容性從8預覽版用到8.1,常規軟體真沒碰到過,各別骨灰級軟體又必須用的弄個虛擬機器也成。...

回答了幾個關於寫字的提問,怎麼那麼多人都告訴題主臨摹田英章啊?他的字真的好嗎?

首先我自己的字不怎麼樣,只是說說我的看法。曾經也照著田英章的字練過。當初是去書店把各種硬筆練習的字帖對照著看,選自己喜歡能接受的。除了田英章之外,還有其它幾個人的字,我覺得也不錯。不過那是好幾年前的事了。當時接觸書法方面的比較少。什麼楷書行書草書隸書之間的關係都不懂,那些歷史上有代表性的書法家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