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小侄女總和寶寶搶玩具,導致寶寶害怕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作為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種恐懼心理?

時間 2021-05-07 13:25:22

1樓:香草的信

先幫孩子重建對其他小朋友的安全感,可以讓小侄女和孩子再進行一次一起玩玩具的遊戲。

先和小侄女講好:為了幫助寶寶獲得安全感,就像小侄女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搶了一樣,會不開心,也會害怕再和別的小朋友玩兒,沒有安全感。在寶寶不同意的情況下不能搶寶寶的玩具,如果小侄女想玩寶寶的玩具,可以拿自己的玩具與寶寶交換著玩,要在寶寶同意的情況下。

再和公婆也冷靜溝通,可以用《小七老師育兒說》一書中,小七老師的觀點:「我們所希望的孩子能做的分享,一定是他自己自主意願的表達,而不是被迫完成的動作。」

父母最應該保護的就是孩子對自己物品的基本權利。讓孩子選出可以和別人分享的玩具和只能自己玩的玩具,自己玩的玩具就不要拿出去玩了,在家或在自己房間裡玩。

孩子要學會分享,必須在分享的過程當中感受到快樂和成就感。小七老師給出五個步驟:

第一步,在出現爭執乙個玩具時,分別詢問兩個寶寶的感受。

第二步,尋找解決方案,找到共同的目標。還要不要一起玩兒呢?

第三步,在大人的引導下逐步去尋找可行性方案,把這些方案都寫下來。尊重每個人提出的想法。

第四步,把每個方案都檢查實行一遍。輪流、交換或者都不玩了,去玩別的。

第五步,重新恢復高興,這時候再問一遍大家的感受。把兩人的行為做個總結,說這種願意輪流玩兒的方式就叫分享。

2樓:

一歲八個月的孩子,對自己的物品已經有了明確的自我意識。他慢慢有了「我」、「我的」這個概念,並會下意識懂得護著自己玩具,且不願與旁人分享。

這並不是孩子自私、不懂分享,而是個體身心發展所經歷的必然階段。

很多家長習慣性勸孩子「大度」,把東西讓給小朋友玩。殊不知,這是一種並不合適的處理辦法。

如果大人強行要孩子與人分享,或是像你公婆那般要求孩子讓著姐姐,容易使寶寶對外界產生一種不信任感,甚至是焦慮與恐慌。

鑑於此,建議你嘗試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從源頭著手努力

既然寶寶的問題跟侄女有關,那「解鈴還須繫鈴人」,還是要先從侄女身上入手。

四歲的孩子搶玩具,有出於對玩具好奇、喜歡的原因,也有一種求關注、求看見的心理。

當孩子在你那兒接收到了更多善意,她也會將這種善意展現到你家寶寶身上。

同時,你也要嘗試引導侄女與寶寶相處,並委婉、善意得提出一些方式,比如兩個人可以互換玩具玩,比如侄女想玩弟弟玩具時要事先溝通等。

2、讓老公去跟公婆溝通

白天需要公婆幫你們帶孩子,所以在這件事上還需要公婆在方式上做些調整。

你們夫妻倆事先溝通好,達成一致意見後,由老公跟公婆簡單溝通。

若是再碰上侄女來家,請求公婆盡量一碗水端平,不要過於偏袒某個孩子。

3、下班回家後自己多帶娃

或許,老人的某些方式做得不合理。但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都有相應的辦法調整與轉變。

下班後,盡量抽出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在陪玩過程中,充分尊重寶寶個人意願,如果他不願與旁人分享玩具,你也不要過多干預或是強行糾正,默默尊重理解就好。

4、教給孩子一些拒絕技巧

平時,你可以教給孩子一些簡單的拒絕用語。比如「不行」、「不要」、「不可以」、「搖搖頭」等。同時利用做遊戲的方式讓寶寶多次觀察、模仿、練習,時間久了,寶寶便會習得這種新技能。

若是再碰到其他孩子搶寶寶的玩具,作為大人,你完全可以溫和且堅定得告訴對方:「你若是想玩這個玩具,要先經過他本人的同意,否則就沒有辦法哦」。

私下可以多鼓勵孩子。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不願意,你有權拒絕對方,因為玩具是你的。媽媽也會尊重你的選擇,所以不用擔心與害怕。」

當孩子在大人那裡獲得了足夠的關注、尊重與理解,他也會變得越來越有安全感,越來越自信。

另外,孩子的學習與恢復能力,常常超出大人的預料。所以,做好你能做的,剩下的就交給時間,靜待花開吧。祝福你和寶寶。

3樓:妖怪無臉男

我主要提煉到兩個點:

寶寶在物權意識剛剛萌發時遭遇到絕對力量挑釁,加上此時沒得打看護者正確引導,導致孩子在物權掌控及社交方面產生了不自信甚至恐懼,以及行為倒退。

首先看孩子情況:

1歲8個月;

初始行為模式正常;

被絕對優勢力量欺負——搶奪物品;

被欺負的過程中沒有得到正面反饋;

之後對絕對力量本身及類似形象產生牴觸;

出現行為倒退。

兩歲前後正是寶寶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的階段,此時寶寶會非常「蠻橫」的捍衛自己的物品,拒絕分享。如同別的答案所說,正常階段,標誌著寶寶長大了。

面對物權意識敏感期的寶寶,作為家長「無為」即可。

無需過多干涉與焦慮,尊重孩子意願,適當的時候可以通過「交換」、「他會還給你的」之類語言進行時當引導,孩子不聽就算了。總之尊重成長軌跡,順其自然就好。

此時注意的此處的「無為」強調不要強行打亂生長軌跡,而非「不作為」。如題主描述,在孩子物權意識受到挑釁、且敵我力量懸殊的時候,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站出來,或者給孩子搭把手,或者使孩子情緒得到充分宣洩。而不是"直接抱走"或「要求孩子讓步」。

不到兩歲的孩子,懂什麼讓步。

把我自己代入到孩子身上,得到了乙個悲傷的故事:

我剛得一寶貝,還沒捂熱乎呢突然打南邊來了乙個巨人給它搶走了。我盡最大的力氣打巨人也夠不到人家腰,於是告訴他,有種你放學別走我。人家根本沒怕,還輕蔑的說你媽也打不過我我見一次打你一次。

回到家,喊媽媽,你去揍他,結果媽媽不但把門鎖了,還把我揍了一頓,說打你個錘子,寶貝個錘子,給他就完了。我的內心受到了一萬點暴擊,從此躲著巨人平時活動區域。

面對此種局面,家長該如何扭轉局面呢?

解鈴還須繫鈴人,在我看來事情兩要素就是物權敏感期和家長處理不當,客觀情況無法改變,能做改變的就是家長的處理方法——替被嚇到的猴崽子出氣去。再次遇到姐姐搶東西的時候,家長出面制止,並幫忙把物品「奪」回來,如此往復幾次,慢慢解開孩子對姐姐無法戰勝的恐懼以及物品歸屬權的肯定。祝好。

4樓:一念師太

我孩子曾經也有類似的經歷。

在2歲左右吧(兩個孩子同齡),之前鄰居家的孩子(簡稱B)喜歡搶別人的東西,他的媽媽和奶奶縱容甚至慫恿自己孩子搶別人的東西,因為她們覺得這是是英勇的行為。

孩子搶就不用說了,大人還幫著搶。我婆婆說有一次我們家孩子吃著乙個橘子,他奶奶直接從我孩子手裡搶去分一半給B。這速度快得我婆婆來不及反應。家長都不教,就很難溝通了。

漸漸地發現我孩子只要手裡拿著玩具見到B就會躲,馬上跳到我懷裡要抱得高高的,生怕B搶。當時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也擔心孩子會不會變膽小,但當時能做得就是做孩子安全的港灣讓孩子安心,孩子要抱我就抱,盡量避開B。

不過我家孩子手裡沒有拿玩具就會和B玩,兩個人還玩得挺開心。不過我還是盡量避免孩子與他相處。後來等孩子3歲了,那個B也不搶東西了,我家孩子帶沒帶玩具也不害怕B了。

孩子長大了,內心更強大了,不過有個心結還是埋下了。

後來上幼兒園,我們就搬家了。但上幼兒園後分享日孩子都不願意帶玩具去,因為很擔心別人會搶或者弄壞,(之前那個男孩借了乙個變形金剛玩具,還給我們時少了個手臂,所以他很擔心)。我們和老師反饋,老師說:

「肯定是小時候的經歷或者是我們大人灌輸了太多不要帶玩具出去玩之類的話語。」

回想確實我們家長的原因:為了避免孩子擔心玩具被搶, 之前我們就不建議孩子帶玩具出門。

不過老師說別著急,慢慢來,孩子會通過自己的經歷開啟心結。

從3歲多到4歲多,經歷了很多次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孩子從擔心別人會搶,會弄壞到願意分享。因為他放心了,他發現自己幼兒園的同學確實不會搶自己的玩具,而且自己不願意分享也可以拒絕。

今年5歲時更讓我驚喜,他心愛的小馬被表弟搶去玩,扣子還被搶掉了。以前他捍衛自己玩具時會尖叫會哭,但這次沒有。後來我幫忙給他拿回來了。

不過他表弟哭了。我問他意見:「表弟還小,現在和他溝通,他還不能理解。

他很想玩一玩你的小馬,你願意給他嗎?等他不玩,我們再拿回來把扣子縫回去。」沒想到他答應了,自己把小馬給了表弟。

頗有大哥哥的風範。

舉我孩子的例子主要想表達3個:

1.接納孩子,保護孩子,增強孩子的安全感。有人搶玩具或者是搶遊樂場公共玩具我孩子先玩的,我都是帶著孩子或者單獨去拿回來的。

別人都好意思搶,我當然更好意思拿回來。

2.不知道你家公婆好不好溝通,如果侄女搶玩具時應該告訴侄女不能搶,要保護小的,劃分區域,有專屬你孩子的玩具區。如果不好溝通,還是先盡量避免和侄女接觸吧。

3.不要太擔心,孩子長大些內心會變更強大。他哭就抱著他,給他愛和接納,相信他慢慢長大內心就會變強大的。

@知乎親子

5樓:讓光照進來

非常能理解題主現在的心情,小寶寶的媽媽遇到這種情況,大都會比較焦慮。不過,這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常見的【挫折】。對於1歲8個月的寶Bora說,如果我們處理得到,孩子也會較快的恢復。

有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跟公婆溝通,在家裡制定玩玩具的規則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搶玩具是很正常的,即便是一張廢紙片,也會變成他們爭搶的物件。4歲的孩子和1歲8個月的孩子搶玩具,大概率都會是小寶【吃虧】。再加上爺爺奶奶的應對方式就是息事寧人,缺乏規則性,那小寶就成了【受委屈】的那個。

即使是2歲的小寶寶,也能夠理解簡單的要求。我們只需要讓寶寶們明白一條很簡單的規則:【玩具還在別人手裡是不能搶的】!

如果你想玩,就去徵求對方的同意;如果ta不同意,你就只能等ta玩結束了再拿來玩。

當然,這條規則剛開始執行時,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例如,某個寶寶習慣了從別人手裡搶東西,即使你告訴ta這條規則,ta也會忍不住屢屢犯戒;比如有些寶寶懂得哭聲很有力量,不讓ta搶,ta就不停地哭,哭到大人投降為止;再比如,寶寶可能還太小,ta很快就把規則忘了,照搶不誤……

作為大人,我們應該預期到這些可能的困難,並且扛過這段困難期。寶寶觸犯規則不要緊,我們就一次次地重新告訴ta規則,最關鍵的是我們要堅持規則。例如,我們不能因為孩子哭得自己頭疼就投降,把小寶手裡的玩具塞給大寶。

當大人能夠溫柔堅定的執行規則的時候,要不了幾天,孩子就會明白:你的規則是認真的。而且ta可能會發現自己能從規則中受益,比如乙個總搶別人東西的孩子其實時刻會擔心別人也來搶自己東西的。

有了這條規則,現在自己也能放心地玩玩具了。當ta玩夠了,也能很自然地把玩具放下。而不像以前,總是霸著擔心別人來搶!

2.讓寶寶多和同齡孩子接觸

在幼兒早期階段,孩子年齡相差3個月,身心各方面的發展都會有明顯的差異。對於題主的寶Bora說,4歲的姐姐比ta的力量可是要強大多了。如果這個姐姐對ta又不太友好,對小寶Bora說是挺【困難】的。

寶寶應該多與同齡的小朋友接觸,他們的身心發展狀態大致相同,有共同的【語言】,也比較能相互理解。即使發生衝突,也是【勢均力敵】,而不是感到對方有壓倒性的力量,而自己很弱小無力。

3.耐心等待

題主提到帶寶寶有小朋友的地方,孩子總是在懷裡不肯下來。通常遇到這種情況,父母都會很著急,會講各種道理試圖勸孩子去和別人一起玩。我想說的是,父母要有耐心,相信孩子,再等待一段時間。

父母經常把孩子帶到有小朋友的地方,這是對的,這樣我們就給孩子提供了乙個【社交】的環境。但是如果寶寶確實是被姐姐嚇到了,ta現在的畏懼情緒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我們不能接受寶寶的這種【畏懼】情緒,總想著替ta快速【乾掉】這種情緒,那麼帶給孩子的感受就是:

我們不認可ta。這樣反而容易讓這種畏懼情緒固著下來。

如果我們能耐心地等待,帶孩子到有小朋友的地方去,卻不強迫ta和別人social。或許當我們看到某個可愛的小朋友時,我們可以主動跟他們打招呼,為孩子做出主動交往的示範。慢慢地孩子會發現,並不是每個小朋友都很霸道,也有一些小朋友很友善。

ta可能就會表達出一些想跟別人互動的願望,當我們觀察到這種願望時,要多給孩子鼓勵。一旦孩子擁有了一兩次成功經驗,ta就有信心跟更多的孩子建立關係。

家裡八歲的小侄女溺水身亡,老公的態度該和他離婚嗎?

於博士父母學堂 從題主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你的玻璃心,看到了你的幼稚和任性。你的內侄女出意外了,你不傷心 難過,肯定不正常,但是他的表現確是乙個理性男人的正常表現,說句不太好聽的 即使你的父母沒了,他都不一定傷心 悲痛,因為和他無關,他即使哭了,也是因為心痛你,為你而哭的,不是為你父母而哭的?唯一可以...

我到底該如何回答7歲的小侄女?

小萌Henry 我是5歲的小萌哥哥,有時候3歲的弟弟小乖能做的事,我也不能做,我來告訴你們為什麼吧! Musevein 其實事情很簡單,優秀的家長總是能夠深進淺出。就是把自己這些年用時間以及精力所換來的寶貴經驗,比作孩子這個年齡段最淺顯易懂的道理或者是事來告訴他,教他去做,比如你想要零花錢,那就一定...

有個很可愛的小侄女是什麼感受?

清晨的清 小侄女我不知道,但我有個很可愛的小侄子。話不多說,我直接來放幾張我暑假裡帶他寫下的一些小日記吧,你大概就能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了。類似的小日記還有很多。從小侄子出生起我就開始帶他,如今他已經5歲了。每逢放假,我和他小姑過來,他都非常粘我們。從一開始的調皮的調皮搗蛋到現在的調皮但不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