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哲學 藝術 科學的探索者們是孤獨寂寞的嗎?

時間 2021-10-29 09:14:21

1樓:趙文龍

未必,真正的大賢,無人可以傾訴,無人可以談論,但所謂傾訴與談論已經不是他們的追求。與真理為伴,自己有所得,才是他們的訴求。

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是也。

2樓:尋找的你

孤獨寂寞有否可以這樣來區分:在常人眼裡,正在探索的哲學、藝術、科學家們把大把的時間用於探索,減少了其他時間,好像生活中是孤獨寂寞的,而站在豐富心智的角度來看,這些探索者們是無比快樂的

3樓:

都會,第一種情況是在積累過程中的學習哲學,藝術,科學的人。第二種是有了一定積累和能力,但在世俗價值觀定義的成功範圍內不得志的人。假設為第二種,大多的情況是發生在當下社會定義的非主流的哲學思潮,藝術形式或是科學領域,那麼會得越多越孤獨。

這種情況在哲學和藝術從業者中更常見,因為科學有更多的主流認為的現實價值,而這倆領域則在主觀想法上的觀點輸出佔比更大。

4樓:北回歸線

一點都不孤獨寂寞。

你知道暗戀的感覺嗎?那個人明明就在眼前,你確不能把一肚子心裡話說出來。

尤其是見不到那個人的時候,哪怕身邊一大群朋友在,心裡也是倍感孤獨。

所以孤獨寂寞的感覺,其實不是來自獨處,而是心無所屬。

而哲學,藝術,科學的探索者,你能懂嗎?他們所從事的事業和研究,就是他們的愛人。

心有所屬,又能花時間在其中,你說他們孤獨不孤獨?

5樓:liyutan

人們所做一切都是為了快樂,有人以熱鬧為快樂,有人以寂寞安靜為快樂,有人以五欲為快樂,有人以離欲禪定為快樂,最究竟的當然是涅槃至樂了。你認為哪種快樂代價大?哪種快樂代價小?

凡夫俗子以五欲為樂的代價當然是最大的,所以也是最苦的。

6樓:

因人而異吧。比如

1.好奇是多數人的天性,若人很閒,而且也沒啥如網路之類好玩或如毒品一般令人成癮的東西,大概率也會進行探索活動,畢竟很無聊且我們需要以資訊為食。所以這些就成了其興趣,然興趣其實一般不會使人孤寂,使人孤寂的是這人覺得自己的興趣如陽春白雪曲高和寡,所以就心中自我孤立了。。

2.有些人是因其天資不錯得到外界賞識而進門的,其探索動機是外界給的。對於這種人,孤獨寂寞是他們的自我身份標榜,區別與外人與眾不同,探索本身沒多大意義。

3.有些人就是上癮,他們不是特別喜歡這些,但是有點天賦,入手感覺很爽,而且最初的好奇心也被滿足了,但一做就停不下來,也不願意自己幹很久的成果就這麼被拋了,所以就一輩子幹這個了,挺慘的。

4.有些人是把這些看成信仰,甚至有人直接當成教。這就不是自我身份標榜了,他們是將其當成一種信徒的責任,還發自內心特別鼓勵外人入教,希望我輩人才眾多。

估計這種人是不存在什麼嫉妒啊內捲之類意識的。。所以格外清新脫俗令人臥槽。。估計你說的多是這種人,你看,他們挺平易近人的不是,所以大多數孤獨程度跟大眾也差不了多少,當然如果拉不進人他們可能會頓感悲慘,順便質疑一下社會群眾。

5.有些人對其不當回事兒也不上癮,只是酷愛此事物,所以這估計就是傳說中的真愛了,都有真愛在了還怕什麼孤單?所以他們的人生簡稱天涯海角陪你浪。。我覺得歐幾里得挺這方面的。

6.有人是為了國家大義之類的搞這些,當然沒興趣是不可能的。所以為國家幹事兒,那必須是同志感十足啊,一般不覺得孤獨,就算孤獨那想想國家就不孤獨了。

7.有些人就是生性孤獨或者先天加後天導致與環境脫軌,跟其從事這方面的沒什麼本質聯絡。有可能是通過這方面找到個避風港。

不過孤獨畢竟只是主觀體驗,所以以上不全面猜想均屬臆測但還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好一坨廢話,其實就是懶得打字了)

看了看以上回答,邏輯混亂,文不對題,老臉一紅,當場發布。

7樓:不改名了嗚嗚嗚

任何一種可能都會有的,不要如此表觀片面就行,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來反思這個問題,這種孤獨究竟是何種意義上的孤獨,是痛苦的嘛?如果你吧這幾們東西設立為崇高,那麼也許在意識形態方面,你想神化這三門專業,那麼好像這事物就不具有痛苦,或者處在高處的那種孤獨飄渺感?

要不斷的反思,這幾門學科和孤獨有什麼必然聯絡?

8樓:若塵

自古英雄多寂寞,興許是的。因為這些探索者們所發現的、所認知的東西大多數人都不理解、也不涉獵,或者說不懂不感興趣,甚至有攻擊者,所以他們是寂寞的。

9樓:SRSR

查拉圖斯特拉是尼采不那麼顯著的傲慢。

但他也曾經說過:更高階的哲人孤獨著,不是因為他喜歡孤獨,而是周圍沒有他的同類。

孤獨托起了他的傲慢。

傲慢支撐了他的孤獨。

尋求高度的人是倨傲的。倨傲撐起真理在凡俗中的威嚴。恰如天人師,不向烏合之眾乞憐掌聲。

笛卡爾曾經決定讓自己的著作在死後一百年再出版。他後來改了主意,也因此後悔不迭。

求索高度的人永遠清楚自己該與凡俗保持的距離,只是苦了肉身凡胎,在曲高和寡、不被理解的情況下,失了靈魂的安寧。

乙個真正的孤獨者自成乙個民族。恰如真理,吞寰宇,納永珍。

我想這樣的人是並不孤獨的,在更高的維度,他與天地同頻。只是,受到了凡俗的滋擾,乙個強健的靈魂也會偶覺無力。

但不管怎樣,凡俗都樂見他們的「孤獨」。

10樓:賈木許與耶和華

要高聲踐行著沉默與愛。要習慣舔舐露水。要記得在十八歲的始末陪你倚在巷子口丟下一地菸頭枯坐到第二日的少年。

要掀開天靈蓋用以洞察時間。要愛。要傾慕你所認同的自由。

要銘記手術與瘡疤。要戒菸。要摒棄孤獨。

11樓:煙斗老夏

當你和大多數人走在一起的時候,你當然可以與大家一起吃喝玩樂,談笑風生,但如果你走到了隊伍的最前面,你找誰聊天?

至於這些人是否孤獨寂寞,很難說得清楚,說不定人家樂在其中也未可知。你怎麼知道他不會與上帝在對話呢?

12樓:弓老師

因人而異。沒看到研究統計資料,所以只好猜。

我猜大部分探索者是不孤獨寂寞的,因為探索本身其實非常像旅遊,而且是那種在未開發地區的深度遊。非常喜歡旅遊的人在做這種旅遊時會孤獨寂寞嗎?大概率不會。

拿我自己來說,如果沒有家庭牽扯,在探索的世界裡獨自行走肯定是毫無問題的。別的不說,回國那14+7的隔離只覺得時間太快還沒來得及咂摸就過去了,很多想法還沒有展開呢怎麼隔離就結束了?

當然,少數探索者是可能孤獨寂寞的,因為這部分探索者的性格是依賴他人依賴社會。這部分人在探索者中所佔比例比較小,起碼就我的感覺而言。依賴他人是很普通的性格,依賴社會則主要是功利心在作怪。

這兩種人在探索者中都風毛菱角,起碼在名人傳記中我們很少遇到。

13樓:

乙個人產生孤獨感不是因為在研究什麼,而是自己的意識問題。

意識到自己是孑然獨行的,但又希望獲得認同,就會產生孤獨感。如果無所謂別人是否認同,就不會有孤獨感。

14樓:李澤健覆蓋論

別人我不知道,就我來說有點孤獨。

這與你出去旅行是乙個道理,當你乙個人來到無人區,特別是那種從未有人類涉足過的地方,你的孤獨感會油然而生。

沒有別人的批評或讚美,你就失去了乙個判斷前進方向的重要的路標,你要獨自面對和處理你所遇到的一切問題的,儘管你堅定自己的方向是對的,但是對未知領域、對不確定的未來懷有某種恐懼可能還是刻在人的基因裡的。

15樓:andyanancy

有那麼多興奮點可以共振,有無比廣闊的空間可以探索,有無窮無盡新鮮的事物可以體驗,何來孤獨寂寞。

與天地同遊,與古今同在,與表裡為一,夫復何求。

如何理解文學 哲學 藝術家的自殺行為?

桃白白 憤怒賦予生命力,悲傷引向死亡。排除外力,文學,哲學,繪畫等等探尋的皆是人性,探尋越深,愈發滿是荒誕,痛苦,伴隨無力。若是利己者倒是無傷痛癢,卻是利他主義者看這世界滿懷悲傷,最終難以承受。哪怕自私多一丁點真是能輕鬆太多了。 獨白 我之前覺得自殺是文學 哲學 藝術家把自己逼上了絕境。但是看了福柯...

理科生有必要了解哲學 藝術嗎?

伍恆強 從反思你自己說的什麼叫 必要 切入哲學,因為這個問題的 必要性 的解答不能依靠數學 物理 化學 生物。至於藝術,如果你想消遣的更有點炫耀的成分,那我建議還是看一點的好。 馮國旭 我覺得你的這個問題似乎暗含了功利性,你要問的可能是 理科生了解哲學和藝術對自己有用嗎?有用還是沒有,要看你怎麼用。...

為什麼說哲學藝術宗教是人類最高的精神活動,為什麼科學不算在內?

阿瘋 因為科學不是精神活動,而是自然現實。在現實中你不用去按牛頓的棺材板,他老人家安靜著呢。什麼叫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自然不和任何人講情面,不爽就是乙個大B兜。科學是去研究這樣乙個大哥,你精神怎麼活動? 湯平 人類中只有意識維度淺低的民族才會把科學放在哲學藝術之上作為人的精神活動,因為它沒有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