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樣下定決心報考心理學研究生的?

時間 2021-06-03 13:01:16

1樓:木鐸師兄

自我介紹:本科雙非院校,二跨北師大心理學專碩,以第一名的成績成功上岸。

相信不少同學應該都是看過諸如:《漢尼拔》、《犯罪心理》、《福爾摩斯》等,所以直接或間接對心理學有乙個很神奇的印象?

相信每乙個選擇考心理學研究生的人都有自己與心理學的淵源,可能是一段經歷,一本書,一節課。

我自己就是受到了Tal教授的哈佛幸福公開課的影響,走上了心理學的學習道路。

關於就業,看這裡:

這本手冊告訴你心理人在做什麼工作 | 2023年終福利「找到你的使命」。

2樓:紫沐

本科就是心理學專業,之前也考慮過跨考的,可是竟然不知道除了心理學還有哪個更適合的專業,當時為此還去學校的學業指導中心和心理健康中心進行諮詢,諮詢一圈兒還是決心報考心理學。

而且讀了三年心理學研究生,發現自己對心理學的應用方面興趣越來越濃厚,所以我覺得選擇專業主要還是興趣吧,還厚在考慮性格、社會需求、家庭經濟狀況等等。

3樓:若風學長

因為我本科就是心理學,我似乎是重來都沒有考慮過去跨考別的專業。我也不是沒聽人說過心理學就業不好,甚至我們的輔導員給我們開大班會的時候都一直說心理學不好就業。但也像他說的那樣:

那又有什麼關係呢?誰讓我熱愛。

大家看完我上面的那句話可能會瘋狂吐槽我:熱愛能當飯吃麼?是呀,熱愛肯定是不能當飯吃的,但是你就真的懷疑自己碩士學歷,心理學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

不能維持自己生活?如果這點都做不到的話,我覺得不是專業選的不對吧,而真的是你自身的能力不行吧。

看完上面的那段話,可能又會有人想diss我:我又不是懷疑自己不能維持生活,只是收入高低,生活質量的問題。 如果是這個問題,我準備好好的回答一下,但也只是鑑於我個人的觀點

(1)每個人的認知不一樣,看待事物的態度不一樣,心目中萬物予己的重要性不一樣。大家評價的就業好壞多是從經濟效益出發的吧,而熱愛是從精神效益出發的。像我這樣選擇報考心理學幾乎不考慮就業的人大有人在,我想在讀的心理學碩士多半和我是一樣的想法。

這可能也正是因為大家對精神層面的需求更旺才使得大家能夠聚在一起變成心理學人。

(2)我遇見過很多很多三四十歲在事業上小有成就,佔據的社會資源不少的人,他們的身份有離異的媽媽,全職的寶媽以及國企和公務員科長級別的人等等,他們諮詢我心理學考研的事。問其想考研的原因,多是因為經濟收入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會越發的考慮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提到的「高階需求」。他們或許當年和現在的我們一樣,認為經濟效益是第一位的,可是現在他們卻發現自己並不幸福。

錢好賺,但幸福難尋

(3)我覺得年輕人在把自己的目標定的高遠一些,經濟效益是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最底層的需求。你難道這輩子只是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麼?我知道大學生都很缺錢,但當前的一切現狀都是暫時的,你要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你要把賺錢作為你自己人生目標裡最小的目標,把自我實現作為自己人生目標裡最大的目標

你的潛力是無限的,你如果現在只考慮經濟效益,那你肯定是不相信自己以後有能力完成自己人生最小的目標。錢在基礎需求裡發揮的作用是最大的,可隨著人的需求越來越高,錢作用的邊際效應就越來越大,需求越往上,錢也就越無能為力了。

以上是我的觀點,僅此參考。

4樓:碎碎念學姐

我沒有太多七七八八要考慮的,屬於草率的那種首先有考研的想法,然後喜歡這個專業那就準備考吖~一看沒有數學哈哈麻溜的準備,確定目標院校,看看排名,看看喜歡哪個地方,就確定了~

5樓:王正mx

我覺得要看從哪方面考慮,從就業的角度,熱河專業都有找不到工作的,熱門的新聞、法學,冷門的地質勘測、馬克思研究,不都一樣嗎?研究生專業本來就不是為了就業而設定的。我做公司三年多,深刻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性。

知識不是為了實際運用而存在,只是用來指導日常行為、更理解人的言行。

你看任何專業的培養目標,都是為了培養人的認知,而非純粹為了就業。有哪個專業能傳授得了職場規則?學好專業了就一定能在職場上混好嗎。

專業只是輔助性的

6樓:星星之火

這一部分是非常主觀的個人觀點和經歷,僅供參考。

先來解釋一下這三座大山是什麼,從本質來講其實就是考研過程中的困難。具體來講,對於我來說,就是目標、家庭、備考。

首先是目標,選擇哪個學校,會基於對自己能力的評估、未來的打算、過去的執念。我個人屬於保守型的風格,所以在擇校方面,也是希望可以「蹦一蹦,夠得到」。不希望努力一年因為目標定得太高,沒有考上,浪費了這一年的時間。

因此我從普遍認可的分類出發,將學校層次簡單劃分為普通一本、211、985。我本科就是普通一本,對於985不敢於嘗試,因此選擇了一所211,算是不錯的一所綜合性大學。

在此期間同樣會有很多糾結,陷入到「多重趨避」的意志和動機衝突之中,歸根到底還是要相信有捨才會有得,小孩子會想「我都要」,而成年人要「懂得取捨」。

其次是家庭,家裡人對於我希望選擇心理學作為研究生學習的專業,他們一致表示不認可,乙個很通俗的原因就是,在他們的觀念裡,學心理學不如去學算命。

很明顯,這是乙個觀念偏差,也是資訊不對稱。我試圖逃避這個問題,自己偷偷報名,偷偷學習,等到生公尺煮成熟飯,他們也不會說什麼。但是我的本性不是乙個可以藏得住事情的人,不喜歡瞞著家人做一些事,我想到,這本質是乙個溝通問題。

如果現在我逃避了,那麼今後一定會在其它事情上同樣會出現類似的問題。於是我選擇了正面解決,將自己的想法和計畫向父母說明,我不擅長口頭表達,於是寫了一封長信,做乙個交代。

正是這樣坦誠的溝通,父母也表示了理解,支援我的決定。我很幸運,有這樣的父母,他們雖然在實際的問題上無法提供直接的解答,但是能夠突破他們的認知來理解我,以及拿出他們僅有的勇氣來支援我,我非常感激他們。

最後是備考,上述兩個問題都是比較感性的問題,屬於人文學科所涉及的範疇,而這個備考的問題就是比較專業和技術化的事情了。

在這個問題上,我採取了以下方法。第一,從書本入手,直接面對具體的知識點;第二,選擇乙個相對靠譜的輔導班,以一定的經濟成本來降低獲取考研資訊的時間和精力成本;第三,找到乙個靠譜的考上的學長或者學姐來做諮詢,問一些比較個性化的問題。

7樓:YYZ江南

下定決心考心理學的研究生嗎?大三暑假時準備考研,但不是心理學,當時只是為了考研而選了個專業考研吧。複習了兩個月開學時就放棄了,沒有動力繼續複習下去了。

然後就準備找工作實習了。挺順利,投的第乙個簡歷就面試成功了,是個還不錯的外企,工作環境,同事,福利,待遇等都挺不錯,但工作了一陣後,就是很痛苦,一想到要去上班就渾身痛苦。

對心理學在大學時就有了解,也一直在自我探索,但沒有明確自己對心理的興趣。當真的工作了一段時間,明確自己真的不喜歡那樣的工作後,才真的逐漸發展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未來想做的是什麼。然後就下定決心了。

8樓:想要努力的普通人

本科生物,當時覺得生物畢業出來不好就業,大學期間一方面保持績點,一方面就去參加實習,兩方面著手準備,拿到了推免資格,聽學姐們說,也可以跨專業,然後在實習期間感覺自己對心理學很感興趣,也比較擅長,就去參加了心理學的面試,最後被深大錄取了

9樓:好學的西

為了不讓以後的孩子遭遇到我曾經遇到的痛楚。哪怕因為我的努力,能幫乙個是乙個,自知卑力微,但堅定。

隨便說幾個:

10月18日,小學生因沒背出課文被罰抄,不堪處罰跳樓後癱瘓判決結果出爐

10月10日,大連13歲殺人男孩父母因拒不執行判決

10月9日,廣西一小學生因沒完成作業被父母批評後,從26層高的頂樓一躍而下

9月17日,武漢14歲男生因在校打牌,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自殺

真的是......唉。

說的有點虛,並沒有從就業發展的角度來說。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吧。

綠蘿心理:為什麼孩子要做心理測評

10樓:夭夭

靜下心問問自己,為什麼考心理學

因為迷茫

因為一紙文憑

因為不喜歡本專業

因為不想考數學

想有乙份好的工作

這都是大家選擇它的理由,既然因為這些理由而選擇,又為何高要求,既要簡單好上岸,還要就業非常可觀呢?

在大學裡面只收穫快樂那群人,不應該被拿來做就業參考,這樣會拉低就業水平,如果你真的如你當初選擇它那般絕情,做好職業規劃,相信總有一天,你也會望著這個問題,會心一笑

11樓:美帕蒂

媽耶~本科應用統計這麼有商業價值的學科,為什麼要在碩士的時候考慮心理學捏?(小人嘴臉)

好了,正色。大家都是這樣走過來的,不應該不負責任的亂說話。所以,接下來,第一我先說一下我為什麼要讀心理學研究生;第二,談談我對心理學畢業生的就業看法。

第一,先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歷。我高中的那三年,不知道被上帝下了什麼蠱,瘋狂地愛上了心理學,覺得大學不學心理學,就不是我愛的人生了。於是,高考填志願的時候,我填了五個學校,全部都是心理學,最終快樂地被一所211學校的心理學錄取了,當時我的分數比這所學校這個專業的分數線高17分,我現在都記得。

我爸媽一方面覺得可惜,另一方面也不想強求。所以,我就快樂地開始了自己本科的心理學學習生涯。

真正開始本科的學習,說實話,逃課那是逃得非常瘋狂的。為什麼要說這段看似沒有關係的經歷,因為我覺得這是個很值得考慮的因素。不是我給自己逃課洗地,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為什麼我還逃課?

我並非逃所有的課,但有些課,我真心覺得授課老師才不配位。嘰嘰咕咕不知道說些什麼,頗有一些愛上上,不愛上也不好意思授課老師是我是我還是我。注意~我這可還是在一所心理學專業排名非常靠前的211學校噢~當然了專業課70%的老師我還是非常喜愛的,所以整體就讀體驗還不錯。

所以!劃重點!如果你真的想學,就是為了自己的喜歡買單,那一定要去乙個好學校,不然考上了也是浪費時間~

那我為什麼讀研究生呢~因為我保研了哈哈哈哈~然後我放棄了哈哈哈哈~因為我拿到了愛丁堡大學的offer哈哈哈~~~(人生高光mark一下)。但是回想起來,我覺得最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來自家庭影響,父母的影響讓我理所當然的認為,當然是要讀Master了,這還要想嗎?就像是初中畢業了去上高中一樣,就是這樣。

所以!劃重點!碩士的時候其實是乙個人很尷尬的年紀,就像是還沒有完全變成青蛙的蝌蚪,頂著青蛙的腦袋,帶著蝌蚪的尾巴。

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但又到了養活自己的年紀,家庭的支援至關重要。好在英國讀書就一年,我靠著賣萌很快就畢業了~當時我畢業開始工作的時候,中國內很多同學剛剛研一結束。一起出來玩耍,花自己錢和花爸媽錢,這種差異還是很大的。

讀個兩年三年,你的心態以及你家人的心態是否都已經準備好了?

說完自己的經歷,說說心理學專業就業的問題。首先,從我的同學們——包括本科+研究生——的統計上來看。有Master學歷的同學們50%進入了高校,做輔導員以及大學心理學輔導室的諮詢師。

過上了最典型的心理學畢業生的生活。我身邊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乙個同學走上了讀博的道路,原因不詳,但估計各有各的難處吧。沒有博士學位,很難直接在高校任教,但是好在,現在國內教育體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視度提到了乙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各種學生自殺的新聞頻頻登上熱搜,這其實是一件好事。這樣的事情以前未必沒有,但是大家已經從單純的批判或者惋惜,進入到乙個系統的科學的思考。高校的心理諮詢室也從乙個擺設,慢慢變得真的成為大家學習和發展的一部分。

期待這些可愛的學生們,之後能有更棒的心理狀態!

大約還有20%的同學們進入了中學的其他學科,教思想政治的貌似偏多,剩下還有教英語的之類的。也是乙個方向,歸根到底沒有離開公立教育的系統。

再剩下30%可能就是像我這樣的了吧~做著完全和本科專業沒有關係的工作。

我知道很多人學心理學是想成為諮詢師的,尤其是商業機構或者社會機構的諮詢師,而不是跟學校繫結在一定的。很遺憾,目前我身邊的案例沒有乙個走上這樣的道路。

工作後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在上海接觸過一些商業性質的心理諮詢機構,因為企業方有時也想採購一些心理諮詢服務給自己的員工做員工心理關懷。很遺憾,哪怕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哪怕我不考慮預算,我依然沒有找到理想意義上的,就像我最初入行時憧憬的心理諮詢機構。

好訊息是,這兩年,明顯感覺到,有很多的企業HR以及公司高管們,在考Coach的資格證,開始朝這個方向努力。但是,這樣通過豐富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或者職場經驗孵化出來的個人教練,和從心理學專業知識中長出來的教練,差別是很大的。或者,另一方面說明了,市場的需求確實在,但是心理學的藤蔓卻沒能長到市場需求的土地上來。

讓人遺憾。

我想,我們心理學畢業生們,離那樣的就業機會還是有一段不短的距離的。在這之前,我們這些靠愛好入場的人,都要先顧好自己的溫飽冷暖,有餘力時,多做一些滲透。

你是怎樣下定決心選文科的?

高二前從來沒想過選文科全心全力學理科 後來臨近分科我的文理科排名差不多,又發現自己不喜歡理科的大學專業,接著被老師勸導,當時雖然在重點班但是也是要勸幾個人去文科班,因為學校偏理文科生少 那次班上有好幾個大佬主動選了文科,我考慮了很久還是選了文,畢竟我努力了理科還是那樣,不如靠文科重頭再來 大概是初二...

你是怎麼下定決心要考研的?

大學太差了,競爭力很弱,出去找工作發現大家都看不起你的學校,為了尊嚴,為了前途,畢竟眼高手低!不想工作,感覺工作的話,畢業的時候弄很多東西很複雜。就考研了 為了文憑。高考生病考砸,自身對文憑不滿意,所以必須要考研。我沒有考研,直接工作。不過我物件考研了,而且成功了。現在工作的我很羨慕那些繼續上學的人...

你當初是怎樣下定決心放棄穩定的工作去創業的?

大學出去兩年創業,大四高薪高職位回到學校,這個決定用了四個月,另外再給公司兩個月時間交接。我的想法是,趁年輕,活出不一樣。回到學校20天了,沒人理解這個決定,我也還在努力! 去年7月本科畢業,直到今年6月份之前都在上班,月薪大概1萬多一點。辭職的原因是因為覺得工作不好玩,讀書比較適合自己。於是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