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俗地解釋心理學中的 認知失調 ?

時間 2021-05-06 19:16:19

1樓:沙發上的貓君

有乙個星座的性格特點是這樣的:

他們自我主義色彩很強烈,自我保護意識很強,他的精力會無窮無盡,如果沒有沒有目標,他們難以投入。

他們最容易感到寂寞,許多時心靈上出現空虛。

他們也愛分享,卻容易將自己的一套想法加諸別人身上,

因為他們太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往往因此而不快樂;不肯認輸的個性,也是令自己不愉快的泉源。

你猜猜這是什麼星座?如果你心裡已經有答案了,那就遭了。

因為這個形容是天蠍座+獅子座+天秤座+巨蟹座結合體。

我只是隨便摘抄了一些對他們的形容組合在一起。

如果你能遮蔽掉自己頭頂上關於自己星座的共情光環,

把所有的星座性格特點分析看一遍,你會發現大多分析都像你。

對於星座的迷信、和鬼神的迷信本質都一樣,

源於人極易陷入認知失調的狀態。

所謂認知失調,就是當你發現你對自己的認知與你本身已有、固化的認知不符時,

你會產生乙個幻覺來解釋自己的行為和心理狀態。

你小時候,你媽找隔壁瞎子求卜,說你是個乖娃娃,學習好,但怕以後考不上好大學,

瞎子給你媽乙個附身符,說帶上這個符,你孩子有機會考上清華北大,再不濟也能上個211。

考上清華北大,你會震驚;考上211你會大呼好準;考上個破三本,你還會記得那個老瞎子?

當乙個認知錨種在你心理,首先佔據了你心智,如果它處於摸稜兩可的狀態,

不管發生任何事情你都會逆向解釋,以保證你能合理化解釋你自己當前的狀態。

一切的原點是恐懼與好奇,古時的宗教就是借人的認知失調發源的。

不斷的自我強化和群體共情鞏固你的既有認知,

宗教、迷信、神鬼傳說、甚至各種政治上的意識形態都藉此此發揮作用,

當我們渴望對自己身份和對既有看法有個合理解釋,它就變成了牢籠,困住你自己。

事實上,人是在環境下被塑造的,也極為容易被環境影響。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你感知到的狀況,只是這些因素互相作用產生的大概率結果。

你並沒有用全貌來解釋自己,而是先獲得答案,提取片面解釋,於是認知失調。

但並意味著小概率結果不會發生,或事實就是如此。

比如,你是乙個巨蟹座乖乖女,把你扔進乙個窮凶極惡的環境裡,

要麼你無法自我解釋,崩潰一命嗚呼,要麼,你也會變成心狠手辣的天蠍座。

2樓:巴旦杏樹的葉子

一句話講,認知失調就是一種自我安慰。以下是詳細些的解釋:

當你不得不言行不一致時,你會產生不適感(即體驗到認知失調),於是你會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者觀念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

舉例:我有時不自律時反而會產生一種「努力都沒有意義」之類的想法。因為我明知道自律是好的,懶散是負面的,我還是做出了玩手機一類不自律的行為。

而我越是可以選擇我的行為,我還是選擇玩手機而不是學習的時候,這種認知失調帶來的不快感會越大。因此,在已經做出行為之後,我只能通過改變自己的態度來減少認知失調帶來的不適感。

3樓:Sophia

什麼是認知失調,舉兩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第乙個例子:

有一則伊索寓言,講的是乙隻狐狸,廢盡千辛萬苦,卻摘不到高掛於樹的葡萄來吃。它聳聳鼻子,說:「我覺得它們還沒有熟透,我不喜歡酸葡萄」。

狐狸本可以想其他辦法,比如找梯子,找朋友幫忙。也可以承認自己能力不夠,摘不到葡萄。

但它卻「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就是乙個認知失調的案例。

再來看乙個例子:

假如你買了一輛轎車,卻很快就後悔,因為發動機太吵,座位不舒服。你要退的話,不僅是承認自己買車時粗心,還可能降價,不降價汽車商很可能不會要它。

於是你對自己說:馬達響、座位不舒服,可以防止你開車時睡覺,你買了一輛特別安全的車!你又對自己的選擇感到滿意了。

所以,認知失調,是撒一點小謊,安慰自己,讓自己感覺好些。

4樓:李文強

通俗嘛,很簡單的。

有兩種情況。

先說第一種。

就是腦子裡有幾種不同的聲音同時存在,但又互相排斥的時候。

這些聲音,可以用信仰、信念、想法、念頭等等替代。

排斥的標準,是自我感受到難受。

舒服,就不用管它,其實,舒服壓根就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就像健康的人,不會想著去醫院一樣。

彼此衝突,如何解決呢?

1、要麼消滅一方,只剩下乙個聲音,就不會衝突了。

我不想殺生,但是我又想吃肉怎麼辦?

自我催眠,我吃肉是為了動物好,我如果不吃它,它也不會來到這個世上。就如同豬一樣,看似人吃豬,其實人也被豬馴化,讓豬這個物種繁衍得特別的成功。這樣,我就可以安心的吃肉了。

2、要麼再選擇乙個包容兩者的信仰。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

3、要麼就讓他衝突著,只要不是特別難受,都可以忍過去。

該吃就吃,心裡難受就讓他難受吧,反正死不了人。

第二種情況就更簡單了,現實和信念不符。

最簡單的就是,我想要那個東西,欲求不滿。

這時候怎麼辦?

要麼,提公升能力。(把自己放到最大,現實放小)要麼,降低慾望,我選個便宜點的,或者,我乾脆不要了。(把自己放到最小,現實放到最大,臣服現實)

要麼,就這樣妥協著,拖到死的那天就算結束了。(不管他)其實,現實在大腦裡也只是信念。

說到底一切都是信念的衝突...

5樓:鹽選推薦

什麼是認知失調? 簡單來說就是明知自己做錯了事或信錯了人,但為了避免認錯而帶來的一系列焦慮的情緒,或一錯再錯的舉動。

認知失調說的是,我們本來對乙個事情是有乙個是非對錯的明確看法的,但是在實際行動中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做出了與我們的看法相違背的事情,我們意識到了自己好像做錯事了。做錯事是會給自己帶來很大心理壓力的,這個心理上的困惑和焦慮就是所謂的「認知失調」。

比如當我們犯了乙個錯誤後,我們由於種種原因不願意承認自己錯了,會想理由找藉口讓自己覺得我沒錯,甚至要用行動來證明自己沒錯,結果就會進一步地犯錯誤,一發不可收拾。

特別是在識別乙個人的時候,如果我們相信的某個人騙了我們,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很可能無法做到當面揭穿他、反擊他,而是選擇相信他的辯解和說辭,進一步信任他支援他,被他一騙再騙。在職場環境中,不管你遇到這樣的人是你的同事還是你的生意夥伴,都會持續地給你帶來精神上的困擾,給你帶來經濟上的損失,最後還可能讓你在某個圈子裡的名聲一落千丈。

和我們完全被蒙在鼓裡上當受騙的那種情況不同,我今天說的這種情況,是你其實隱約察覺到、甚至是直接察覺到自己被騙了,但是你不願意承認自己看錯人了,你的內心感受十分糾結苦惱。最後你可能認為繼續去相信那個人,比承認自己看錯人了,能讓你自己感覺更好過一些,結果就是讓懷疑在騙你的人,繼續欺騙你下去。

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一錯再錯呢?這就是因為我們掉進認知失調的泥潭裡無力自拔。社會心理學有一派理論把這個現象稱之為「認知失調」。

剛剛說到,認知失調說的是,我們本來對乙個事情是有乙個是非對錯的明確看法的,但是在實際行動中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做出了與我們的看法相違背的事情,我們意識到了自己好像做錯事了。做錯事是會給自己帶來很大心理壓力的,這個心理上的困惑和焦慮就是所謂的「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理論總結出,人們解決這種心理焦慮的方式有三種:

6樓:葉浟

(看不懂沒關係,下面有例子)

假設你存在乙個認知A,這個認知A可能導致行為B的發生。

但是在現實世界中,你會無意識地做乙個行為,我們將之命名為:-B。

於是,為了合理地解釋這個行為-B的發生,你修正了你的認知,於是出現了乙個認知,我們將之命名為-A。

但是,實際上認知是意識層面的事情,如果我們不去考慮認知,而把出現的行為-B與潛意識連線起來,可能是由於潛意識C導致了行為-B的發生,而潛意識C其實正對應著認知-A。

這樣說起來,潛意識決定這著人的行為,和認知半毛錢關係都沒有。認知是可以隨時被人修正的,但是潛意識不會。

舉個例子:

認知A:我恨我媽媽

認知-A:我愛我媽媽

行為B:我做傷害媽媽的事情

行為-B:我做取悅媽媽的事情

潛意識C:我愛我媽媽

如果我首先意識到了我是恨媽媽的(認知A),那麼我會做一些傷害她的事情(行為B)。

但是我做了取悅媽媽的事情(行為-B),那麼為了緩和「我恨媽媽(認知A)」與「取悅媽媽(行為-B)」之間的矛盾,我修正了我的認知,以至於意識上我告訴自己,其實我是愛媽媽的(認知-A)。

但是之所以會發生取悅媽媽(行為-B)這件事情,實際上是因為潛意識中我愛媽媽(潛意識C),而不是因為理智上我愛媽媽(認知-A)。

如果你能毫無障礙地看懂我寫了啥,那也許你也是乙個理科生~┓( ` )┏~以上~

7樓:洪權

這個角度的說法,是指乙個人出現違和感的情況會形成改變,來應對。

其實,這個現在下隱藏著很多基礎概念的問題。比如,兩種觀點的衝突,後來的是新加入,那麼,前面的是如何在那裡的呢?

這個非常複雜。沒有具體說。而且,因為這種半生不熟的理論,引發更大問題,比如,如何解決,到底如何操作?

認知失調,應該叫習慣違和。比如,出差睡覺地方更換失眠。家裡來個陌生人感覺彆扭。別人罵自己生氣。

我們的生活,是無數習慣形成的自動程式,不需要每次重新思考和操作。而一旦出現新的可能,就會出現排斥和違和感。

表現為,頑固,排斥,憤怒,無法適應。

這個不是認知失調,而是習慣的改變,也就是最近出現的離開舒適區後的不適。

如何在使用者體驗中善用認知心理學?心理學專業的人如何在使用者體驗領域獲得很好的發展?

使用者體驗這個職位側重的方向不同。有的是做UI布局設計,使用者操作流程設計之類的。有的公司這塊給產品經理做的。還有的會做可用性方面的測試,調研。這個設計問卷調查或者測試方案就很有講究了。不同的方案做出來的結果甚至完全不同。怎麼引導使用者說出問題背後的東西,這不是心理學的主場麼。還有不是中立的情況下,...

如何解釋心理學中的 內隱記憶 ?

波瀾 內隱記憶就是你不用進入意識層面去檢索記憶庫中對於這個事物的記憶,而是一看到這個事物或一聽到這個事就馬上反映出它的相關資訊。就就像乙個笑臉 你看到它是不是觸發到你腦內對於美好的體驗?相對的還有乙個叫外顯記憶的東西,它就需要我們好好回憶從前對於這一事物的有關記錄。譬如說 方程的定義 離離原上 內隱...

心理學專業的人,該如何用通俗的話向別人解釋你的專業是研究什麼的?

愛特心理諮詢師 醫生是醫治身體出現的各種問題的。而我們心理諮詢師是醫治 疏導 心理出現的各種問題的。身體會發生感冒,心理同樣會如此。這個比較簡單吧。 已登出 通俗來說的話,心理學就像數學,語文,物理化學等學科一樣,融合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它也同時也必須包含著數學,文學,人文,哲學,等方面的內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