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心理學中的 內隱記憶 ?

時間 2021-05-12 07:40:48

1樓:波瀾

內隱記憶就是你不用進入意識層面去檢索記憶庫中對於這個事物的記憶,而是一看到這個事物或一聽到這個事就馬上反映出它的相關資訊。

就就像乙個笑臉()

你看到它是不是觸發到你腦內對於美好的體驗?

相對的還有乙個叫外顯記憶的東西,它就需要我們好好回憶從前對於這一事物的有關記錄。譬如說「方程的定義」

2樓:離離原上

內隱記憶,是指個體在無意識的情況下, 過去經驗對當前作業產生的影響, 又叫自動無意識記憶。

內隱記憶最大的特點就是人類無法覺察到自己有這種記憶,但是卻能在一些特定的地點,事件中使用到它。

絕大部分的內隱記憶研究工作都是關於啟動效應(pnlning effect)這一現象。啟動效應是指在近期與某一刺激接觸後產生對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的現象。

主要研究方法

1.知覺辨認:讓被試先學習一系列單字,然後將學過的單字與一些新的字隨機混合,再用極快的速度(5oms以下)逐一單個呈現給被試者,要求被試者讀出呈現的字。

典型的結果是學習過的字讀出來的概率高於未學習過的字,兩者的概率之差就是對啟動效應的測量結果。

2.詞幹補筆

讓被試學習一系列單詞,然後主試者給被試者提供乙個單詞表,表裡的單詞只有前三個字母,要求被試者填寫後面的字母。學過單詞填對的概率與未學過單詞填對的概率之差為啟動效應。

3.殘詞補筆:

殘詞補筆測驗的方法和詞幹補筆的方法類似,只是測驗中使用的單詞是隨機去掉一些字母,要求被試者填上這些字母。學過字填對的概率要高於未學過字的概率,兩者之差為啟動效應。

由於方法很多,這裡只介紹典型的三種方法

關於內隱記憶的研究始於17世紀, 最早使用外顯的和內隱的這對術語來描述不同記憶形式的心理學家是William Mc Dougall。

他把對過去事件的有意識回憶通稱為外顯的回憶, 而把雖然個體沒有對某一事件進行有意識的回憶, 或明了地意識到回憶, 但其行為受近期事件影響而產生某種變化的現象稱為內隱的再認。

然而在當時這些研究並未引起學者的充分重視, 因此也沒有在此基礎上開展深入的研究。

對於內隱記憶的真正意義的研究是從對健忘症患者的臨床研究開始的。華恩多和維斯肯茲在對健忘症患者進行記憶實驗時發現, 在無法回憶或再認先前情節的情況下, 健忘症患者仍然保持著有關先前情節的資訊, 這些先前情節的資訊對當前執行的與之有關的任務產生影響, 而且, 這種影響是無意識的, 是患者沒有意識到的。此後心理學家正式開始對內隱記憶開始研究。

對內隱記憶的解釋有如下幾種:多重記憶系統說、啟用說、閾限說、加工說。

1.多重記憶系統說

多重記憶系統說認為,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差異是因為有兩種不同記憶系統(假設)。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現象分別代表了記憶的兩種不同的子系統。

2.啟用說

認為啟動效應(內隱記憶的體現,參見啟動效應詞條)是內部記憶系統中固有的、統一的預存表象或知識結構的暫時性啟用。

3.閾限說

認為「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的區別在於記憶具有不同強度。該觀點目前受到大量證據的反對。

4.加工說

認為外顯記憶屬於自上而下的概念驅動加工, 內隱記憶屬於自下而上的資訊驅動加工。

注:自上而下的加工,指人利用過往的知識經驗進行加工的過程。

自下而上的加工,指人從外部環境中獲取刺激加工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藝.內隱記憶研究綜述.黑河學刊.2023年:30-31

2.徐文煒.內隱記憶與精神障礙(綜述).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23年:35-37

心理學如何解釋人的惰性?

花寫手 惰性的解釋很寬泛,如果只是人生理的普遍惰性那麼沒有什麼好解釋的,煩了累了厭倦了受挫了追求享樂等等。但是如果把 惰性 解釋為一種企圖心的脆弱,那麼可以有一種解釋來自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即 一種防禦性的結構用於掩蓋自體的源發缺陷 這種缺陷導致不良的心理功能 這種結構不僅掩蓋了缺陷還代償了這種缺陷...

心理學如何解釋欺軟怕硬的行為?

山竹有乙隻貓 欺軟怕硬,恰恰是內心無力的表現。舉個例子吧,這是我在 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上看到的。乙個人在咖啡館,服務生不小心碰到了他,把咖啡灑到了他的衣服上,這個人非常生氣,大聲地訓斥著這個服務生。你認為這個人生氣他是正常的嗎?這件事情有很多種解決方案 心平氣和地說沒關係,是一種 就事論事,要求賠...

在心理學上如何解釋 犯賤 ?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要一網戀我就戀愛腦,老想著找別人聊天,而且如果他不理我,我會感覺很痛苦,但是一般人聊天的需求不會有我這麼重,其實我平時話沒有怎麼多的,所以導致我網聊的時候一般會和幾個一起聊天,這樣乙個不能回應我,還有備選,而且我有點舔狗心態,區別是我喜歡同時舔幾個, 為什麼我們都很喜歡 犯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