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看到了世界陰暗面以後,還能保持乙個平常心?

時間 2021-05-11 15:59:02

1樓:碩哥講銷售

我一直追求,「對人」努力做到讓別人「舒服」,「對事」努力找到「最優解」,而生活是複雜的,「對人」和「對事」往往是疊加的,只追求讓別人「舒服」和只追求「最優解」都有問題,總要求得乙個平衡,難怪說人生是一場修行。

昨天和兩個朋友A和B聊天,A剛離開上家公司,已經打算好入職下一家公司,聊到離職的原因,各種吐槽裡面的人和事,對於他的吐槽,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遇到問題就說別人的原因,本來就是我們的本能,我所不能忍受的是,他從未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一位沉浸在做事的環境中,尋找各種實現目標的路徑,定好方向後乙個個去試錯,在找到「最優解」這塊,明顯感到他樂在其中,但是不考慮這件事情的利益相關人,一味的埋頭做事,是導致他離職的直接原因。

「以自我為中心"是阻礙人際交往最大的障礙,A僅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評頭論足同事領導的各種不是,首先忽略了同事領導的的切身利益,「為名為利」最起碼是絕大多數人努力的原動力,其次很難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殊不知只有在不影響對方名利的前提下,從對方的角度出發,找到「舒服"的相處之道才是正解,這不是靠換乙份工作就能解決的事。無外乎就是首先你得會換位思考,其次你的所作所為要盡可能的不要損害對方的利益。

B是我的一位摯友,目前正在創業的」苦海裡」翻騰,跳出了自己舒適圈的他明顯的感覺到了力不從心,他和A想比,A敗在了「做人」上。而B更多的是敗在了「做事'上,B很清楚的知道,局中人的利益訴求,也能夠讓和他相處的人感到」舒服「,但是在做事上卻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缺少了錨定方向後的不斷試錯,去尋找」最優解'。

不論A還是B都是片面的,更不要提「對人」和「對事」疊加的情況下如何處理,生活本來就是藝術,還是得在實踐中體會,慢慢把握好二者的平衡度。

2樓:虛無之鏡

你只看到你能看到的,看不到你不能看到的。

你只看到讓你看到的,看不到不讓你看到的。

你只看到你想看到的,看不到你不想看到的。

你只看到你看到的。

3樓:

道理我都懂,可每個人都是自己經驗的囚徒,和自我認知的博弈更像是一次次可笑的徒勞掙扎。可以安慰別人,卻開解不了自己,對自己很抱歉。

4樓:

有兩個老家附近的小夥伴,乙個從小聰明,乙個鬼靈精怪,上次再去的時候才發現聰明的那個瘋了,據說是因為父母經常對比他們倆,那個精怪直接把聰明的打傻了

5樓:

這麼說吧!如果乙個人經常見到乙個刷三觀,陰暗的東西,那麼就會習以為常,如果長時間的使自己意識停留在對世界一種美好的認識,那麼有一天有非常陰暗的事情發生了,就會變得精神崩潰,從而影響三觀。

6樓:誰欠誰的幸福

談談個人的拙見:

感覺答主把所有人都想得有點善良,感覺答主也要求所有人都有點善良。但慶幸的是,答主已經知道了社會並非如此。

但是我認為,我們很小就應該看到過陰暗面,甚至,我們自己都陰暗過。舉個例子,自己上學的時候欺負同學或者被同學欺負,家人在家族裡被欺負過或欺負過別人等等。

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我認為,不管你看到什麼,都應該保持平常心,因為自己活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是做服務的,我也知道有些客戶喜歡投訴,喜歡要點好處,但是我想說,能怎麼辦?你改變不了別人,那就平靜心態。

按照您說的,你應該是個很好的店主,既然你都給物質補償了,既然損失已經產生了,幹嘛還要生氣,這不是傷自己嗎,這是何必呢?

我不相信你的客戶全是那種奇葩客戶,肯定有好的客戶,而且好的客戶肯定比奇葩客戶多。

我認為你就好好做你的事業,服務好客戶,至於人家奇葩不奇葩,你控制不住的。

有些人可能連父母都坑,連孩子都坑,連家人都坑,你還指望他們對你好?

有些人連朋友都坑,連戀人都坑,連兄弟都坑,你還指望他們對你好?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奇葩人,運氣好的話,一輩子都碰不到他們,運氣不好的話,可能隔三差五都能碰到。

所以,平常心,讓自己過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7樓:Lyn水

「我們不斷追溯與求索犯罪者的動機,探尋其中最幽微的喜怒哀樂,不是為了設身處地地同情,乃至於原諒他們,不是為了給罪行以開脫的理由,不是為了跪服於所謂人性的複雜,更不是為了把自己也異化成怪物----

我們只是在給自己,給仍然對這個世界抱有期望的人----尋找乙個公正的交代而已。」默讀》

8樓:

哥哥在工作中不幸溺水,雇主第一時間做的不是送入醫院搶救,而是把人送到殯儀館,而且也不通知家屬!最後人都聯絡不上了,我都不知道我嫂嫂乙個人大著肚子帶著三個小孩該怎麼辦

9樓:林空鹿飲溪

借用我女神p甜甜priest作品《默讀》中的一段話:

駱聞舟這樣的人,一定是從小成長在乙個非常寬鬆且開明的環境裡,年幼的時候,享受過毫無保留的寵愛和關注,才能在他經歷了風霜雨雪、見識過人心險惡,甚至出於職業需要,變得精明又敏銳之後,骨子裡依然對整個世界敞開著懷抱。

我敬佩這樣的心態,也會努力讓自己對世界敞開懷抱。

上面有位答主曾貼過一段話:

羅曼羅蘭曾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試著去熱愛生活吧,我今天心情很難過,在外面走著老家的崎嶇的土道還扭到了腳,一群五六歲小朋友本來在玩就都跑過來圍著我在那問姐姐沒事吧,心裡真的暖洋洋的。

10樓:冰淇淋流淚

我上小學時,大概十歲左右五年級,班級裡一群小霸王一直欺負我,打我罵我,孤立我,罵我是瘋子,當時我最怕星期五最後一節課,因為那節課沒有老師,他們就會打我,這件事持續了三年,公升入初中都沒有放過我,我甚至想過自殺,老師毫不知情,父母也不知道,就這樣忍受了三年,最後小霸王的頭頭轉學,我才漸漸不受欺負,這些給我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陰影,缺乏安全感,自卑焦慮,

公升入初三後,遇見了一群很好的朋友,他們帶領我走出陰影,學習成績漸漸提高,中考考的不錯,他們讓我相信陰影後必有Sunny

11樓:

世界的陰暗面,我懷疑我不會看到。

比如和諧了的東西。已經被摺疊被和諧或查水表了,怎麼去感覺?

我的感覺是學會給自己一些空間,如果感覺到生活裡有負面的事情,就試試能不能離開這些,單獨待一會。降低期望,降低要求,或者學著認輸,有時要逃避,有時要放棄,原諒自己和別人。

12樓:牧時

與其還活在幻想的城堡裡,知道真相對自己而言不是更公平嗎?現在題主已經和社會人在一條起跑線上了~

至於心態方面,記得中學學哲學的時候,「矛盾是對立統一的」這個概念對我影響很大,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壞,就像硬幣的兩面一樣。所以只要放平心態,悉心鑽研,不急不躁,就一定一定一定就有好事發生的!

13樓:未知

我們對保持平常心其實很有經驗。人都是要死的,我們卻依然熱愛生活,絲毫置那死亡的陰影與死亡之外,這不也是對平常心的最好詮釋?

14樓:魔術師

平常心就是漠不關心,就是輕蔑。只要對人類懷一種深層的絕望,不光看見陰暗你可以淡然視之,經歷光明你也可以不動聲色。後者解決了人生另一半煩惱。

看看自然科學方面的書,或者直接去了解宇宙的巨集大,關於人的煩惱就會越來越少。

15樓:

世界那麼大,世界無奇不有。有陰暗的,自然也有明亮的。不要單看一面,多看看這個世界,還有更陰暗的,更有更明亮的。

你願意接受的,不願意接受的,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要學會把碎了的玻璃心黏起來

16樓:

不請自答

之前的三色幼兒園事件,北電侯亮平,杭州保姆縱火案,江歌案,豫章書院,還有許多類似於這樣的事,都讓我覺的這個世界一點也不可愛。

有一段時間,知道了那些陰暗面的事,當乙個陌生人對我好的時侯,我會想他為什麼要對我好,肯定是想對我幹什麼,於是就腦補出一系列那種被拐賣到農村的事,就會刻意的避開他,而且我也不會主動去幫別人。

現在我只是覺的世界雖然有黑暗一面,但是也有美好的一面。我們在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時,也同時要警惕世界的黑暗面。

生而為人,我希望我們都務必善良,這世界也許沒你想的這麼壞。

17樓:阿陶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看到題目之後腦裡想到的就是這句詩。

遇到的所有黑暗、坎坷、不公都不能成為你自暴自棄自甘墮落的藉口。人生已經很苦了,你再不好好對自己那豈不是更難捱?

18樓:一不動二不動

看到世界的陰暗面,我想如若大家都想著只是怎麼去保持平常心態,無非就是改變自己,鍛鍊自己的內心,陰暗面至始至終它都是存在的。但如若行動上是看到這種陰暗面,都去遏制制裁陰暗面的根本,人也就不要去不斷懷疑自己內心是否脆弱,不斷去捶打自己的內心變成乙個王八殼,或者越來越麻木。改變世界,還是改變自己人本身,我們周邊做的好像還是改變自己多一點。

本人是大一機械類女生,現在看到了好多勸退的,請問真實的情況真的這樣不理想嗎?

傑是譚開心 作為一名本科雙非機械畢業生 女 如果想找個好工作 科研崗,國企等 確實難,因為學歷以及水平達不到,但是你熱愛這個專業,學習成績不錯,參加過科研專案,自身優秀,是很不錯的!如果想繼續深造可以選擇考研或者出國。話說回來,我覺得吧,現在哪行都不容易,主要你喜歡,你就會堅持! Terrell 讀...

在看到了如此多的貴圈真亂之後,作為乙個觀眾 up ACG眾該怎麼理智處理看到 遇到的貴圈真亂的事呢?

說了圈裡圈外。圈外人別進去攪和。圈裡人也別把圈裡事拿到圈外去。還有就是,有些事,圍觀群眾真是智商堪憂。咱啊,最好就是買包瓜子,找個凳子,等著看戲。 孫陽 看自己愛看的玩自己愛玩的。就像前段時間乙個問題簡直成了b站黑幕集錦。但是該看b站還看b站,為了與自己完全無關的事情義憤填膺是浪費感情的,別這麼累,...

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是否說明,看到了世界的罪惡就是自己內心有問題?或者看到了別人的缺點就是自己也有一樣的缺點?

這個問題下的所有回答再次印證了這個故事。你心裡有什麼,就看到什麼。乙個人的認知格局,決定了他看到的世界的樣子。打破認知侷限,警惕認知固化,唯有不斷學習,終生學習 這老和尚又不唯物。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 1 基本內容 1 物質對意識具有決定作用。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2 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