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寫詩寫詞為什麼總喜歡用 腸 這個字來表達自己的痛苦之情?

時間 2021-11-05 06:34:58

1樓:吝霧

容我說句沒有水平的話你聽過斷胃人斷心人嗎還有腸有後悔的意思比如腸子都悔青了腸又與長諧音感覺是斷腸人的愁更加深長意味深重些吧 (這些話很沒有水平不喜勿看。)

2樓:緋蓮子高

這其實是非常接地氣的一種詩歌傳統。

在《詩經》中就有十多篇關於農事的詩歌,其中最有名的是《豳風·七月》: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溫飽是農耕社會中的百姓心心念念的話題。「能吃,吃得飽,吃得好」是一種幸福的象徵。

到了五言詩發展起來的時候,溫飽問題依然被不停提及

《行行重行行》: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漢樂府《悲歌》: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為了最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選用與生活最貼切最形象的話題與比喻,於是民以食為天的古人便聯想到了「腸子」。

漢代作為五言詩的初興時期,許多句子會被重複使用或是B詩借鑑、化用A詩。因此「加餐飯」「腸中車輪轉」這樣的句子成為了一種相對固定的意向與句式。

自魏晉起,詩歌很大程度上被貴族化,這樣十分直白而接地氣的寫法似乎相對有減少(個人閱讀經驗,沒有具體統計)

但是並不代表這樣的說法就消失了,而是被「雅化」了。

王維《酌酒與裴迪》:

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在這裡「加餐」依然是過得好的意思。

杜甫憂思百姓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就很有「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的意思。

從《悲歌》就能看出「腸子」其實已經不僅負載著溫飽這單一的感情了,它還有幾分道不明的愁緒。

這裡就有了「愁腸」「斷腸」的概念了。

《世說新語》裡有母猴被奪子而氣絕斷腸的故事,據說自此之後「斷腸」就成為了一種表達極度悲憤的意象。

暫且不論「斷腸」是否真濫觴於此,要想表示深刻而徹底卻又只能自我壓抑在心中的悲傷,斷手斷腳之類的都太過直白血腥,而身體深處的疼痛就像心中的疼痛一樣,隱忍但劇烈。

因此,斷腸這個貼切的意向就被沿用了下來。

總之,「腸子」的不停出現,是古人表達對溫飽的關心、對愁情的宣洩的需要再加上古詩中意向傳承的傳統結合在一起造成的。

為什麼古人寫詩作賦大都喜歡引用典故

其為飄風 就我自己而言,我用典的原因有幾個。一 自己沒有更好的語言表達想要表達的東西,用典代替。二 寫東西時,首先浮現在腦子裡面的就是那乙個典故。三 裝x。就題主的問題 用典的作用和修辭效果我都明白,可是為什麼古人好像特別喜歡用典?像是預設的最佳修辭手法,是因為覺得別人的事更有說服力嗎?是古代比較壓...

為什麼古人寫詩詞時,那些意象 題材和梗老是用不膩?

是會審美疲勞的啊。所以後來越寫好的作品越少了,但整個社會上下千年沒有變過,社會和思想沒有變化,外部的文化輸入除了宗教能傳播下之外其他希臘文化什麼的也沒有聽聞過,詩文上新的意境也就開拓不出來,讀個書除了想著做官外其他也沒什麼好夢想的,開拓是不可能開拓的,只能變個文體撿撿舊梗硬撐著寫下去這個樣子。 被愚...

為什麼古人喜歡射箭但不怎麼用弩?

開拓者N 因為弩太無腦,不能裝逼。一般人只要多射幾回,掌握弩箭下墜的角度。基本上都能射的很準。但是弓箭沒有導軌,射出來的箭方向要靠長期練習。而且弩箭較短,有導軌。產生的扭曲擺動也比弓箭少。 井天 因為習射是一種鍛練身體的方式,而射弩不是。這叫好像在問,為什麼現在的人都喜歡去健身房擼鐵而不是去工地搬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