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快樂原則,人總是追求快樂嗎?

時間 2021-07-06 16:35:07

1樓:蘭州大海心理工作室

快樂原則是精神分析術語之一, 亦稱惟樂原則。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乙個動機制論,是支配本我的本能衝動或慾望的原則。

他認為,乙個人的行為是受他的尋求快樂、避免痛苦的願望指引的。本我作為人格中的最原始的部分,圍困著各種本能衝動。這些衝動不懂得什麼邏輯、道德和禁忌,不顧現實與可能,只是盲目地追求直接的滿足。

弗洛伊德進而認為,尋求快樂、避免痛苦既可以是有意識的活動,又可以是無意識過程。隨著乙個人變得成熟,自我逐漸發展,他的行為便不再只受快樂原則支配了。

2樓:帝都三環小汪涵

慾望催使我們前進

慾望的滿足感就是快樂

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自由與快樂

羅翔教授告訴我們

快樂也有質和量的區別

越是體現人性尊嚴的快樂越是一種最大的快樂

因為它是跟人的尊嚴是有關的

越是能體現人的尊嚴的快樂越是一種高階快樂

有人自娛自樂得到性慾的滿足

有人得到讀書得到品味身份地位的滿足

前乙個快樂顯然沒有後面的那個快樂

所以人要追求高階快樂

3樓:默照白

難道還追求痛苦?當然,有些痛苦確實也有人追求,比如長途跋涉,跑馬拉松等,但是人在這些事情裡面收穫了別的快樂滿足(也許是心理上面的),所以也就不以為苦了。純苦無樂的事情,應該沒有人想要吧。

為何越追求快樂越不能快樂?

有過 小孩子為什麼那麼開心,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不快樂是什麼嗎?因為不知道不快樂是什麼,所以也就能很快忘記不快樂,因為不知道不快樂,所以眼前只有快樂,實在不快樂也只是平淡的日子吧。長大以後的我們,我們這些80後90後,我們這一批人,這樣的乙個時代,有時候不是我們不快樂,而是被不快樂傳染了而已。舉個例子...

人生應該追求快樂還是追求成功?

逆向思考,追求 不痛苦 很多人追求更多的錢,更多的利益,所謂的 利益最大化 但其實忘記了一點 痛苦最小化 而當收益最大化與痛苦最小化衝突時,很多人選擇痛苦最小化。這說明了什麼?痛苦最小化才是目的,收益最大化只是手段。所謂 金錢並不一定能提公升快樂,但可以減少痛苦。結論 人生應該追求痛苦最小化。 十二...

為什麼說,追求快樂反而會讓你得不到快樂?

後素 對快樂的追求帶來痛苦。滅苦的方法是不再追求快樂。追求快樂就像有菸癮的人,他在染上菸癮前是輕鬆自在的正常人,染上菸癮後由於尼古丁戒斷症狀 不吸菸就難受 吸了煙難受就緩解了,人重新像正常人一樣自在起來。吸菸並不能讓人自在 他只是先剝奪了人本具的自在 又靠吸菸把自在還給你,讓人形成吸菸帶來自在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