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字得本意是表示衣物的,但後來為什麼有了表示被動的含義?

時間 2021-07-01 06:50:51

1樓:

不請自來。

先說結論:從表示的「被」到表示被動關係的「被」,是動詞虛化的過程。

1.按照慣例,先引《說文解字》中的解釋:

被,寢衣,長一身有半。從衣,皮聲。

《說文》認為,「被」這個字是睡覺用的衣服也就是的意思,所以用衣字旁作為形符,「皮」是聲符。今天的古文本學基本認可這個說法。

2.「被」既然可以表示,被子是覆蓋身體的,那麼自然也可以引申為。《論語·憲問》:

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袵矣。

孔子說:「如果不是管仲,我大概就要散著頭髮、衣領左交衽了。」

古時貴族男性都要結髮,當時認為野人才散亂著頭髮,覆蓋在脖子、肩膀上。「被」這裡就是用作的意思,這個意思後來轉由「披」字來表示。(題外話,「披」字原來表示分割、分開的意思,有之義應是假借,但久借不還,竟然把自己原本的意思遺失了。

)我們把「被」的這個意思記為2號。

3.從具體的實物的又引申為抽象的,比如《尚書·堯典》:

光被四表

四表代表天下四方,「光被四表」就是說光芒覆蓋大地的每個角落。

光本身當然也是具體的存在,但是這裡之所以說它是抽象的覆蓋,是因為原文並不是表示太陽的光芒照耀大地,而是說堯的光芒照耀大地。堯當然不會發光,堯的光芒是指他的人格、品性,還有統治。類似的表達還有「澤被萬民」。

4.從抽象的又可引申為,就是「黃袍加身」的「加」,不是加減乘除的「加」。《荀子·不苟》:

去亂而被之以治。

(為國家)去除禍亂,而加之以治理。

其實就是說,用治理來覆蓋國家。

5.從又可引申為。甲加之於乙,也就是乙遭受了甲,也就是「乙被甲」。這是「被」字虛化為被動虛詞之前的最後一步。《戰國策·燕策》:

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秦王再次攻擊荊軻,荊軻遭受了許多創傷。

又比如《史記·屈原列傳》: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誠信卻受到懷疑,忠實卻遭受毀謗。

其實這兩例裡的「被」幾乎已經可以直接理解為表被動的虛詞了。

當然,在漫長的歷史演化中,「被」字還產生了許多其他的意思,由於與題主的問題無關,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從這個例子我們看到,「被」字的含義由最初的實詞-名詞,經過12345諸多過程,一步步逐漸變成虛詞-表被動,前面說過,這個過程叫做「虛化」。我們今天使用的許多虛詞,歷史上都曾經歷過這樣的虛化過程。

喜歡表示自己比你知道得早是出於什麼心理呢?

炫耀 狂妄 不尊重人 自誇 自大 容易暴露內心 嘴巴賤 嘮叨 沒家教 沒規矩 沒風度 表現慾強 亂說話 傻子 幼稚 裝樣子 沒耐心 不給人面子 自以為是 裝腔作勢 愛慕虛榮 見識淺 沒經驗 說話傷人 不懂裝懂 缺乏自控力 尋求自我認識 凸出存在感,暫時只能想到這麼多負面評價。但是我建議不能著急只聽一...

得 字讀 d i ,這是被完全普及的普通話嗎?

張思翰 這是個多音字,本來就有dei的讀音。得d 1.獲取,接受 到。失。益。空 k ng 便。力。濟。心 2.適合 勁。當 d ng 法。體。3.滿意 意。揚揚自 4.完成,實現 飯 了。逞。志 多指滿足名利的慾望 5.可以,許可 不 隨地吐痰。6.口語詞 a.表禁止,如 了,別說了 b.表同意,...

為什麼表示 用嗅覺探知 的 聞 字中間是 耳 ?

青青子衿 關於 聞 字為什麼可以表達 聽聲音 又可以表達 聞氣味 其實細細探討分析,絕對可以寫一篇又臭又長的論文,涉及語言學中社會語言學 心理語言學,文字學 古文本學等等,簡略的說一下 1 自古以來 就是 聞 嗅 不分。聞 字在古代只表示 聽覺 是絕對錯誤。先秦文獻 尚書 夠不夠 古 恐怕是公認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