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難題,你怎麼看?

時間 2021-06-08 05:08:15

1樓:

這個模型如果修改一下會更有意思。

如果不改變,壓到的是你自己本身。

而你有改變方向的可能,

你會怎麼辦?

選擇保護自己的人是否承擔責任?或法律責任?

2樓:風行

按照康德實踐理性批判的見解,人的意志的自由能力,是人唯一擁有的不被限制意識能力。但是,現實世界的人,這種能力的存在,會發生若干種後果。比如會與自然的規則發生矛盾和衝突,比如會使自己的目的和利益與另外的人或事情發生矛盾和衝突,比如會與社會普遍的需要發生矛盾和衝突,結果導致人的這種能力會反過來觸發了某種機制,而最終成為自身意識判斷力的障礙。

這就是各種悖論邏輯的表現形勢之一。

康德在其實踐理性批判中所以表達的最直接意思就是,人的個體意志自由的能力與人自身以及與人共存的自然和社會之間是存在某些必然的不可迴避的衝突和矛盾,以此作為前提,康德得到了乙個結論,那就是道德對於人與人類而言的絕對的必要性。既然道德對於不論是個體的人還是社會的人,其存在都是絕對必要的,所以人就不應當對於道德純粹形式本身價值有任何的懷疑。所以康德實踐理性批判的核心目的在於給出了人為自身立法的絕對必要性的充分理由。

所以康德在其著名的仰望星空和內心的道德律的名言中,總結了其上述觀點。

題中的電車難題,其本質是用來詰難康德道德哲學的,這一問題一直都是反對康德道德哲學的著名公案難題。

但是在我看來,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難題。

這本質上就是老的形上學思想的一種變相的偽裝,看上去咄咄逼人,似乎無法破解,似乎可以讓康德偉大的道德哲學一觸既潰,但是從根本看,這正是康德一直都在批判的那種無休止的爭論的,那種形上學的桎梏問題所在。

對於希臘哲學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當年蘇格拉底最初所辯論的有關正義的問題,與此電車問題如出一轍。

不要看兩個鐵軌上到底躺了幾個人,就能把道德以量化的形式變現成鈔票的價值額度那樣簡單的問題,這種拙劣的變化手段根本就經不住推敲。

比如,搬道岔的人或者決定方向的司機,他根本是無從判斷,那若干個人和這乙個人,他們到底誰更有價值,比如,那五個人都是惡人,或者那乙個人就是萬惡的希特拉,或者將會成為禍害全世界的惡棍,等等。所以用人的數量來讓乙個決定自己行為的人來實現自身的道德律,這是出題的人對於康德道德哲學中道德這一概念的理解發生了錯誤。康德的道德哲學之中的道德,是指道德的純粹形式,而非具體的道德內容。

所以,並不是電車難題並非難題,電車難題不論出現任何結果,都只能用意外或者事故來看待,而不應當以道德方式方式處理。

當然一般情況下,司機會有自己判斷,以傷害最小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而在那些重要的崗位上,比如火車司機和飛機駕駛員,他們往往都配置了正副司機或者駕駛員,而不會讓乙個獨自承擔抉擇的責任。這是這一難題在現實中的價值之一,提供了很多問題和規則的依據。

3樓:駱雪琪

生活中的事件來臨時,問題並不像這麼單純的。這只是乙個假想,用來引出一些思考可能會涉及的層面,從而深化和擴充套件人的思考範疇。

對於電車難題你會怎麼選擇

叫我鯽魚就好 我們要做的是不讓電車難題發生,而不是耗費精力想怎麼選。人的價值不是絕對,是相對的。比如那乙個是你的好朋友,那五個是死刑犯,這個時候你能選嗎,這個時候身份互換呢,電車難題就是個精神黑洞。 對電車難題,很多人對問題的答案的期望都是,撞死 1 個人還是 5 個人社會的損失更大。我想站在乙個法...

你會如何看待電車難題下的幾種選擇?

仨飽一倒 抱歉,偏個題目。我想問乙個有點像,但內容不同的問題有兩個人 乙個人,看到歹徒施暴,退縮了,受害者很慘。但這個人成了科學家,成果造福千萬人 乙個人,看到歹徒施暴,自己上去拼命,救了人,甚至事後還要付出被報復殺害的代價。但這個人是個普通人 兩者,誰的價值更大?如果這個科學家的研究初衷不是為了造...

李德順 價值獨斷主義的終結 「電車難題」看桑德爾的公正論?

孫樹統 我只知道 電車難題 不知道你說的文章。電車難題在於。客觀情況超出主觀能控範圍。即,想救全部人,其實只能做個選擇,從而陷入道德譴責。其實,換個思路看問題,就好很多。假如,這些人,不是綁在鐵軌上,而是沉溺落水。你盡力去救。你還會為,沒有救上岸的人自責嗎?能救多少救多少,管不了那麼多了。這是第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