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傳統戲曲演繹當代新潮的題材是否可行?

時間 2021-06-06 05:15:41

1樓:趙三變

題主問的好,現在《巴黎聖母院》《龍門客棧》都已經被改編成京劇了。

改編戲曲最主要的是看它的程式化程度,像崑曲這種程式化非常高的劇種是不太適合改編新戲的,而一些越劇、滬劇、黃梅戲的小戲,因為程式化沒有那麼高,是可以用來表演一些新內容的。

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能強求改變,也不能一步不前。

2樓:白鷺

戲曲所包含的內容不僅僅是唱腔曲調還包括戲曲的敘事方式。至於說舞台效果和服裝什麼的,在不同曲種裡面都有不同講究的。所謂寧穿破不穿錯嘛。

所以有的題材用戲曲的表達方式來新編排不能說完全不可能至少是相當不容易的。還有唱腔唱詞上的設計。服裝舞台等。

無論怎麼創新都不應該跨出戲曲的範疇。比如說,單單造型上,真的非常接受不了帶著古裝假頭套唱京劇的新編戲啊!

不是說不能改編,但這一系列改編下來還能不能稱為戲曲都很難說了。

就像京劇版加勒比海盜……多嚇人

3樓:袁寶寶

我覺得沒問題

就某些古典戲曲的形式而言,比如崑曲採用曲牌體、京劇採用板腔體,都為今人創作新戲提供很便利的條件。

而且戲曲自誕生至今業已歷經大量變革,從細微到大處都用。粗略地看從元末明初一直到清朝的傳奇戲本可以很清晰地發覺時代變化的痕跡,諸如政治背景、思想解放、宣傳主旨。但是古人腦洞畢竟存在侷限性而且生活環境、耳聽目遇沒有發生本質變化,所以頂多就是生死互通、託夢寓世等等。

如果今天的人仍然把古典戲劇當作一種普世大眾的生活方式,就應該沿用古人的方式讓戲曲從內容上真正地與時俱進。

個人認為將過去的一切全部捧著,那就意味著這門藝術也只能躺在博物館裡死去。傳統戲本子仍然會演出,而新潮題材也未嘗不能登台。畢竟藝術的發展都是在不斷嘗試,並且適應時代選擇中所發生的。

其實現在還是許多新編戲的,有些是歷史故事重新登上戲台,比如過兩天要首演的北崑《趙氏孤兒》;有些是以存在的故事為原型,但發生在古代,比如省昆的《醉心花》;有些真是完全融合遊戲動漫的元素,比如有位粵劇演員彭慶華自編自導的《決戰天策府》…………

題主所說的新潮主題雖然前無古人,但題主如果有這方面想法,真是太創新!如果有條件,一定要去嘗試!

個人認為戲曲不是什麼勞什子文物擺件,是一種普羅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且歷經坎坷。發展與普及都離不開在嘗試中,打通與時代的隔閡。

4樓:TrustedInstaller

最大的難點缺少乙個好編劇,國內新編京劇這麼不景氣的根本原因我認為是一幫唱戲的非要搶編戲的活!新編京劇老戲迷們從來不看的原因就是爛!為什麼爛?

是演員水平不夠嗎?演員水平不說比古,但絕對是夠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劇本的關係!

5樓:梓cv

完全可行啊,80幾年就有黃梅戲舞台劇為了紀念莎翁的無事生非啊,還有現在穿越題材的越劇很多啊,步步驚心什麼的也有啊哈哈,只不過是大製作很難而已

6樓:普祥

個人認為可行,比如信浮沉編寫的《三堂會審伽利略》就是個現成例子。反面例子則有京劇射鵰英雄傳以及神鵰俠侶之類,關鍵還是在於殼是現代,核是傳統,否則注定四不像。

7樓:走走看看說一說

這個沒有問題,戲曲是一種表現的方式,關鍵是編劇如何把這些新潮的內容寫好,導演如何理解並且準確的指點演員表演,這個才是關鍵。

用《桃花庵》這類戲推廣傳統戲曲會有什麼後果?

啃士多啤梨的芥子兔 今天看電視剛巧看到戲曲頻道播的桃花庵,本人完全是門外漢,對戲曲沒基礎了解,也不大感興趣,可能正合答主所問的,屬於推廣物件吧,我來說說我的感受 是從生母和姨母來養父母家找到已經中了狀元的兒子開始看的 扮相挺好看唱腔也挺好聽,這也是我能忍著看下去的原因 本來很平靜,直到狀元生母說,當...

傳統戲曲和曲藝的創新應不應該支援

一花一世界 表示不太支援。感覺現在很多崑曲演出的舞台已經沒法看了,搞出各種舞台效果,花裡胡哨的。真的喜歡戲的人根本看不下去。戲曲就是一桌二椅中演出大千世界的,你搞得亂七八糟的還有什麼魅力呢?非要搞也可,畢竟我可以選擇不看。但麻煩你們,創新 歸創新,傳統的東西還是演著行嗎? 彩舞嵐雲 只要把視線放的長...

如何評價現在的年輕人對傳統戲曲的態度?

魚生 我們這批90後,90 95的,歲數都奔三了。在我們的青春裡,我們哈韓哈日哈歐美,港台都玩過了。隨著歲數大了,世界各地也都走遍了,最終發現曲風都聽膩了。這時候好聽的古風歌曲進入我們的視野,所以更喜歡傳統文化。本質上,現在小年輕流行的我們都玩膩了,或者看不上。所以要裝文化人 作為乙個家裡可以算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