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意須盡歡」好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好

時間 2021-06-04 09:00:19

1樓:少年英雄小哪吒

這兩句詞,其實都有消極的一面

我覺得,最好的態度是這一生,我們注定都會死去,你不妨大膽一些,去追乙個夢,去愛乙個人,去翻一座山。」

誒,好像就是人生得意,須盡歡呀

2樓:憶妓

1.人生是複雜的

2.人生的挫折是常態,選擇不讓自己痛苦的方式生活你所面臨之選擇,個人感覺都是釋懷之法,通常是遇到芥蒂之事才面臨的狀況,但人生不止此兩種狀態,有些痛苦就算你有所選擇依然會伴隨你,所以我覺得基於你的年齡階段,面對挫折的時候,兩種心境都可以嘗試,哪種減輕了你的痛苦,對於這個困難這種選擇就是最適合的。

總之人生路漫漫,選擇也不只這兩項,每乙個問題答案也不是單選題,形成健康良好的人生觀,是你現階段更應關注的事情,為了認識你自己眼中的人生,大膽嘗試一切你想到的選擇。

3樓:阿喬

還是前者吧,起碼它會讓你還有激情,後者適合老年人,如果你是年輕時,你會發現,你漸漸步入老年生活,對你身邊的事物都提不起來興趣,無所謂。這感覺讓生活失去該有的活力。

4樓:兩秋 凡野

人生得意須盡歡:不要把事情做的完美,只要做的開心,玩的愉快就好。把笑容放憂愁的座位上,釋放憂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的座右銘參照這句名篇寫下的:青春不要豆腐不要肉!

5樓:截頭渡

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心境,該「盡歡」時就盡歡,該「不以物喜」時就靜音。

不必刻意追求什麼,應多花點心思去感受其中的感受。

6樓:俗人

其實簡單來說,需要看自己本人的性格。

如果自己喜歡刺激豐富一些的生活,「人生得意須盡歡」

如果是喜歡自己過平平淡淡的人生還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覺得這兩種選擇都不錯,人生在世活得坦蕩,平凡的人生也有你喜歡的一面

7樓:平凡

前者是人生得意的時候就應該縱情歡樂,後者則是不因為外物的好壞,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前者是道家,後者為儒家。

前者說人生得意的時候應該縱情歡樂,難道不應該嗎?難道說得意的時候跟失意的時候是乙個樣子,不可能的,人畢竟是有感情的。

後者說的應該是,不應該因為一時的得意而樂極生悲,也不應該因為一時的失敗而妄自菲薄。

成功或失敗都應該被賦予該有的情感。

如果說得到與失去,成功與失敗,沒有感情波動,那是不可能,只要心中有慾望,不可能不在乎那些外物。而無欲無求的人,世上幾乎沒有,「無慾本是欲」要是追求無慾這種境界,本來就是一種慾望。

所以說我更贊同前者的觀點,但是得意的時候不能過分高興,你高興個一天兩天可以,別高興個十天半個月,凡事都要有個度,不如意的時候可以悲傷,可以難過,但是悲傷難過之後,希望你能重拾信心繼續向前。

也不能說後者的觀點不好,只能說我理解的不夠深罷了。

我很喜歡李白的詩,特別是這首《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還有這首《自遣》唐代羅隱的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還有陶淵明的「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李白的「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都很好。

怎樣才能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謹意闌珊 大家都是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的,以物喜,以己悲,這是正常的,是天性。首先,應該承認這一特點。接下來學會不要執著,從整體,歷史的角度看問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用的心理狀態不會是白白得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第一步就是不能把它本身當成是靜止的,恆定的,短期獲得的。自己的人生截止目前取得過...

不以己悲我能理解,但是為什麼要不以物喜呢?

呦呦鹿鳴 我覺得這裡說的是一種平靜淡然的心態,並不是說有開心的事情也不能開心,是強調心靈的豁達超然。要得失隨心,看淡外物變化,不因一點進步沾沾自喜,也不因一點失敗就妄自菲薄,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平常心。在生活中如果做到這點,你會發現生活真的很美好。以上 HiLL 因為諸行無常,世間一切事物,凡公升起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樣的狀態?如何做到

監考老師在輔導 范仲淹,名門之後。再寫岳陽樓記之前,和宰相呂夷簡唱過對台戲,帶兵和西夏幹過仗,做過京官 參知政事 做過外官 縣令,知州,安撫使等 懟過太后,做過改革 慶曆新政 長期從事最為艱難的鬥爭,經驗豐富。能夠在廟堂上統領全域性,宰輔國家。也能親歷一線,貫徹落實具體工作,文的武的都行。無論是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