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根本罪惡中,慾望和怠惰的關係

時間 2021-06-04 07:12:03

1樓:護法居士

如來明證下四法故。何謂為四。

一曰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曰一切諸有悉為苦毒

三曰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四曰一切有形悉至於空無。為泥洹寂。

2樓: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慾望,這個詞彙太粗糙,在佛教看來因始自無明,所以是痛苦煩惱的推動之因,以貪欲列貪、嗔、痴、慢、疑五根本煩惱(根本煩惱,又作本惑、根本惑。略稱作煩惱。與『隨煩惱』對稱。

指諸惑之體可分為貪、嗔、痴、慢、見、疑等六種根本之煩惱)之首。

怠惰是屬於佛教唯識心理學五十一心所中的懈怠與放逸兩個隨煩惱(指隨根本煩惱而起之煩惱。與『根本煩惱』相對稱。又作隨惑、枝末惑)

……所以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根本與隨從,根部與枝葉的關係……

所謂不上進也是怠惰麼?當然不是,無論是否從佛教的角度出發,都不是,不上進僅僅是否定了更高水平方向與階段而已,惰怠則直接肯定了對現有正常水平階段的節奏的放棄……

上進就會產生不好的慾望而招致更多的痛苦了麼?這不必然……關鍵不在於上進與慾望本身,而在於是否處於無明的薰染與掌控之下……

至於有師友直接把世俗中的慾望完全理解等同於佛教唯識心理學的中欲,這裡我不敢苟同,來看一下維基百科的解釋:

欲(巴利文與梵語:Chanda,藏文:'dun pa),又譯為樂欲、志欲,佛教術語,為心所之一,指想要行動的意圖、志趣、欲求去做。

它是一種想要抓住,或達成某個目標的心理衝動,它本身是中性的,要看它的目標來決定它是善或是惡。

《攝阿毗達摩義論》的五十二心所中,將它列入六個雜心所中。說一切有部將它列為十個大地法之一,唯識學派列為五別境之一。

概論 有情眾生,對於所觸外境產生快樂的感受,產生了愛取,於是公升起欲[1]。慾會產生精進[2] [3]。

另乙個單字欲樂(Kāma),也被譯為漢語欲,它可以指性慾、對物質的喜愛。對於欲樂的追求,稱為貪欲,是五蓋之一。

注釋 1《成唯識論》卷5:「雲何為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 2《入阿毗達磨論》:「欲謂希求所作事業,隨順精進,謂我當作如是事業。」

3《俱舍論》卷4:「欲謂希求所作事業。

3樓:

沒聽過根本罪惡,在佛教有講根本煩惱

懈怠,大隨煩惱之一,欲,別境心所】五法之一;

根本煩惱有六種:貪、嗔、痴、慢、疑、不正見。

隨著根本煩惱而來的大隨煩惱有八種:掉舉、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中隨煩惱有兩種:無慚、無愧。

小隨煩惱有十種: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

越大的煩惱越不易察覺,越小的煩惱越明顯。

欲,(從唯識講)屬【別境心所】五法之一:、解、念、定、慧;

詳情:轉一段【別境心所-五法:欲、解、念、定、慧;】欲,用之正則大善,用之不正則煩惱不斷。

夢想和慾望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人生若祗如初見 都是心中想要達成的願景,根本區別在於 夢想具有人生指導意義,多半是乙個長期持久的目標,且需要不斷付諸努力去追求,自帶 高雅 的標籤。慾望是出於生理性的需求,多半是人性自發的短期或長期的目標,具有階段性可實現可享受的特點,自帶 貶低 的標籤。 未來期待 簡單講,理想是理性的,是基於對現...

JENNIE和BLACKPINK中誰的關係最好?

東日是個捲毛 四姐妹關係都很好,看過她們團綜的姐妹都應該知道,不開心的時候她們都會一起出去吃東西呀這些,然後遇到困難了她們也會互相幫忙,是我羨慕並且想擁有的神仙友情了. 葉少庭 當乙個粉絲就認真聽歌應援,關係就不要猜測了,AOA的事情還沒解決呢 當粉絲最愚蠢的事情就是自以為離偶像很近,在身邊的親近的...

佛教中的「無慾」算不算一種慾望?「欲無欲」矛盾嗎?

Antarcphos 無慾是一種狀態,無慾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得 只要是生命就會有慾望。慾望是生命發展的根源,雖然我並不了解佛學也沒有信仰,但在這裡我想反駁一下一樓,明明自己都說了,不要在沒有結果時猜測有結果時的狀況,那他怎麼就知道無慾是什麼狀態呢,可想而知他一定也是猜測的。加個簡單的比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