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 獻不分,兩漢經 史不分的說法對嗎

時間 2021-06-03 03:58:24

1樓:

文和獻有人說了,我來說說經和史。

經和史都是後來四部分類法出現之後的子類,而四部分類法起於六朝。

兩漢時期,是經學大盛的時期,「史」的這一觀念尚未形成。

司馬遷著《史記》,是為了「成一家之言」,班固著《漢書》,是為了「協於六經」。也就是說,他們的本意,都不是著史。

中國史學觀念和系統的史料編纂方法真正形成,是在北宋。

這個不用解釋了吧。

2樓:

不對。在先秦時期的漢語中,文是文字資料,獻是口傳資料/講述歷史的人。孔子曰:

「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說文解字注》:「按《論語》鄭注曰:獻猶賢也。

獻得訓賢者,周禮注獻讀為儀。是以伏生尙書民儀有十夫,古文尙書作民獻。咎繇誤古文萬邦黎獻,漢孔宙碑費鳳碑斥彰長田君碑皆用黎儀字。

皆用伏生尙書也。班固北征頌亦用民儀字。」

江漢又是什麼鬼。。。

漢麼。。。

漢分經史啊,人家也不會拿《史記》當經書啊。。。

請問 現存先秦兩漢時期古書的最好版本,以及哪些合適輔助閱讀的工具書?

周小欠 見李零 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 修訂本 三聯書店,2008年,第19 41頁。先秦兩漢典籍,據 漢書藝文志 著錄,有一萬多卷 13269卷 現存115種。其中先秦60種,秦1種,漢54種 一 先秦古書 60 一 六藝類 13 甲 經傳類詩經尚書儀禮禮記大戴禮記 盧辯注 周禮周易 包括 易傳 春秋...

先秦儒學,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有什麼相通之處嗎?

閒雲老叟 有啊,其實共同之處有很多,最大的共同之處都是孝。其實讀懂孝,已經能夠讀懂小半儒典,就是這麼簡單。閒雲老叟 儒家思想的核心 孝是愛己,愛家,愛族,愛國不斷地衍生的愛。剩下一小半就是仁,而各個時代的儒學不同,主要是對仁的詮釋不一樣。閒雲老叟 天人合一的可持續性發展 仁就是上對下的可持續發展路線...

遺失的先秦文獻,還有多少可能從其他地方拼湊出來,能多大程度上還原秦朝蒐藏文獻?

華夏不朽 不知道。應該是人們猜測,秦朝的很多書籍放在咸陽裡,而項羽後來又火燒咸陽,所以就認為是項羽焚書吧,但項羽究竟有沒有幹這事,我也不能百分百確定。順便一提,我認為,先秦時期的古籍缺失,有四個原因。第一,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混戰,根據孟子記載,那個時期的確有國家毀壞書籍的。第二,始皇帝的焚書,可,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