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是否忽略了努力的重要性?

時間 2021-06-02 19:11:17

1樓:青鸞

並沒有,因為整篇都在講努力的重要。正因為了凡居士對於改命的強烈願望,讓他努力培福最終改命。

我們往往只關注佛法中玄乎的部分,然而這些都只是一部分。

佛法,是教導我們如何努力突破原有的宿命,向著更圓滿的自我前進。在這過程中,需要經歷百千萬億次的考驗和磨鍊,才能改掉宿世形成的惡習。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改變不完美的自己,本身就是需要莫大的勇氣和努力。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然而這也是在實修的前提下。沒有捷徑

2樓:阿迦羅

首先,《了凡四訓》的主旨是勸人行善,不曾否定努力的作用,因果昭然。一分努力必然有一分努力的因,也必會有一分努力的果。了凡居士只是勸大家能夠不管身在何處,是何地位,都可廣修善事,如若不努力無寒窗苦讀便金榜題名,那便有悖於因果,豈是作者之意。

而且在作者看來功成名就或許不是真的成功,為人問心無愧或許才是成功。這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方向的問題。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心中所謂的成功定義不同,自然無需多說。

其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行如同容器的大小,而努力是往其中注水,作者只是告訴你應當努力使未來擁有更多善緣,容器變大能承載更多的水,並不是告訴你不用注水。

原文:雲谷曰:豈惟科第哉。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德至薄也。

最後,善良的人具有正氣,處事坦然無怨無悔,鬼神敬之。這不是努力所能得到的。

原文:台州應尚書,壯年習業於山中。夜鬼嘯集,往往驚人,公不懼也;一夕聞鬼雲:

某婦以夫久客不歸,翁姑逼其嫁人。明夜當縊死於此,吾得代矣。公潛賣田,得銀四兩。

即偽作其夫之書,寄銀還家;其父母見書,以手跡不類,疑之。既而曰:書可假,銀不可假;想兒無恙。

婦遂不嫁。其子後歸,夫婦相保如初。

公又聞鬼語曰:我當得代,奈此秀才壞吾事。傍一鬼曰:

爾何不禍之?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陰德尚書矣,吾何得而禍之?

應公因此益自努勵,善日加修,德日加厚;遇歲飢,輒捐谷以賑之;遇親戚有急,輒委曲維持;遇有橫逆,輒反躬自責,怡然順受;子孫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古人之言豈是妄事。讀者需惺惺不昧,因果不空,古人言:舉頭三尺有神靈。

《了凡四訓》的困惑?

之乎 先生算命,能算準的 前提是先生水平極高了 只有中間一部分普通大眾,二頭,有一部分極惡的人,和一部分極善的人的名是算不准的。這個事情,你有機會可以去調查 另外,你想改變一件事,必須持續不斷的努力,才會逐步脫離原來的運動軌跡。所以他裡面的事情,大概率是真的。 常歡喜 命是可以改的,沒有人注定是第一...

學習了凡四訓給你最大的感受?

鱷魚的鹽粒 之前有幸讀過 了凡四訓 這本書。四訓是指 立命 改過 積善 謙德。現在對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八個字是 命由我造,福自己求。與那些持悲觀論調的宿命論相比,讀完此書,能讓人發自內心的認為自己對人生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控制感和責任感,不論外界環境如何,都對自己充滿信心。不管要求什麼,都不應向外界去要...

現代社會是否誇大了人際關係的的重要性?

鹽選推薦 了解社會網研究的理論基礎能幫助我們更好理解中國的人際關係。乙個多世紀以來,社會學家都在使用 社會網 這一隱喻,來表示不同尺度上的各種複雜社會關係。社會關係不是乙個新鮮的事物。早期社會學家已經看到了關係的重要性,包括馬克思 Karl Marx 和齊美爾 Georg Simmel 馬克思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