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是一之功,博是約之功」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6-02 01:16:48

1樓:萃豐

不放將這個問題放到整個宋明理學的爭論中去理解:

程朱理學講求的是格物致知,這種格物致知就是日有所進、累有說長,最終圓融的。因此是博,或約「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這是鵝湖之會後,陸九淵對朱熹學問方法的評價:

論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二陸之意欲先發明人之本心.

而後使之博覽陸王心學這邊一直反對「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認為這是瑣碎的末流之學。心學提出的實踐方法是「先立其大」,這一「大」就是「一」。歸根到底,是要先治

2樓:

見《傳習錄》:

「問:「『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先生曰:

「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復有惟一也。精字從公尺,姑以公尺譬之:要得此公尺純然潔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篩揀惟精之工,則不能純然潔白也。

舂簸篩揀是惟精之功,然亦不過要此公尺到純然潔白而已。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者,皆所以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約禮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誠意之功;道問學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誠身之功:

無二說也。」」

讀過應當就能理解,也不必牽強附會。

3樓:漢之明

要理解「精是一之功,博是約之功」的意思,我認為可以從原文找到答案

原文有:『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意思是,如果知道了至善,那麼就能夠知道格物了

那麼同理,如果知道了一,就知道精了

原文有:『博文』即是『惟精』,『約禮』即是『唯一』;同樣是這段原文(太長省略),可知『一』其實不是專一,而是「此心純是天理」;而「精」則是把一落到實處,也就是原文舉的例子。

同理,如果知道了約,那麼就知道了博,這有些難理解

說起博約,往往想起蘇軾:「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先理解蘇軾說的話:廣博地觀閱文章但有約束地選取(適合自己的),深厚地積累知識但濃縮成自己的觀點闡發

理解了蘇軾的話以後,似乎又會有些摸不著頭腦,應該是先有博觀而後有約取啊?為什麼王守仁反而說:如果知道了約,那麼就知道了博呢?

這就要回顧王守仁的根本思想了:以心為本

原文有: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後有這條件發出來;譬之樹木,這誠孝的心便是根,許多條件便是枝葉,須先有根,然後有枝葉,不是先尋了枝葉,然後去種根

弄懂了這段文字,就知道了,王陽明認為,約是根,博是樹葉,先有約,後有博

這很好理解,舉個例子:給定乙個函式,這個函式就是你的約,然後根據每乙個自變數,你可以輸出乙個對應結果,所以一旦你擁有了約,你就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結果,就是博;

然而,你卻不一定能從很多很多輸出結果反推出該函式名,因為你可能反推出無限多個函式名都滿足條件。所以博是約之功,而非相反

至於為什麼人們往往認為先有博觀而後有約取,是因為人本身的侷限性

道本來就是存在的,但是人卻不能生而明道,人必須要通過觀察客觀事物總結規律才能一步步接近道;舉個例子:每乙個細胞都存在全套的遺傳基因,就如同道存在每個人心中,但細胞不會自己主動表達,必須有某種外在的事物促使它表達,同理,道雖然存在心中,但人必須通過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才能一步步發現心中的道

可見,博觀而約取,是人不可避免的必經之路,然而,約取是本,博觀是末,不能本末倒置

王陽明為什麼對朱熹的學說有所批判,是因為他認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本末倒置,我個人對朱熹的學說並不了解,但就「格物致知」這一點的認識,我認為王陽明確實要高出乙個境界

心是虛的是什麼意思

吳羽幸 我這個最通俗的解釋就是。心是中空虛無的,這樣才能接受新的思想,心胸才會開闊。與人相處容得下不同。來設想一下,心是實的滿的,那就接納不了其它不同思想,這樣思維不開闊,有礙發展。老子道德經一直提倡要虛心,就是希望人和人可以多些包容,這樣大家相處不累,而且還能有發展的可能。 護法居士 大王當知。沙...

他是什麼意思?是一直對我有意思?

鑫鑫學長說 只和你閨蜜見過一面,還不夠了解對方,此時還不適合在一起。即使對彼此有好感,但那也只是那時短暫的吸引的情緒,可能過後睡一覺吃個飯就沒有了,因為那個情緒消失了 追求乙個人,我是這麼理解的 我對她有好感,她十分吸引我,讓我想要更加了解她,這使我有意識地向她靠攏。但這不代表我就要馬上約她去看電影...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是什麼意思?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 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