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吳語區的人說話語速比別的方言區快很多?

時間 2021-06-01 07:12:45

1樓:知微真人

因為很好讀,我說吳語會結巴,因為實在太快了,結巴的同時還會糊在一塊兒,別人根本聽不清。。。。。。我覺得我說完了,別人聽起來就是:hulusbdudbshakxyebusgsgs。

普通話就不會。

導致我用方言和人說話必須下意識深思熟慮,放慢語調。

2樓:超阻液態收縮非晶體

單元音多。

吳語市區口音大多失去翹舌音,翹舌音要動用更多的口腔部分來發出。

沒有後鼻音,後鼻音要更大的壓力發出。

還有具體語境下的連讀變調比普通話多,普通話一般只有連續兩個上聲的時候,會把前面的字音變成陽平,吳語裡則有大量詞語中單個字的變調,讓整句話更流暢。

說話習慣。北方人說詞語習慣把兩個字都讀的很渾厚很清楚,吳語區則習慣將兩個字合併成乙個音。例如:

不要。這個詞在吳語區的人說出來更接近「鏢」。吳語甚至已經有許多兩字詞語合併成乙個漢字的現象。

例如:覅,朆。

3樓:

雙母音變成了各種單元音(上海話)。

部分前鼻音脫落(「完全」->/u ty/),部分後鼻音變成鼻化母音(例如/ɑ/, //),節省了單獨發鼻音的時間。

連讀變調,使得一句話裡面聲調相對北方話更加平緩。

入聲統一退化為塞喉音//,不需要變化嘴型(例如粵語的-p)。

4樓:

個人的乙個小猜測,可能與音系的簡化有關。與其他方言相比,吳語韻母簡化得特別厲害,很多鼻音都退化了,變成了類似於日語、西班牙語那樣的簡單聲母+韻母組合,語速就可以變得比較快。

2020/3/11更新:

重新整理一下。

1. 前面提到的吳語音系簡化是語速加快的乙個重要基礎。以我相對了解的上海話為例,吳語中存在著韻母簡化的趨勢,ian變i(菸變衣)、部分an、ai、ei變ê(如藍、來、雷同音)等,入聲韻尾相比更南邊的方言更少,-p、-t、-k全部簡化為喉塞音。

這樣的音系簡化一方面使得發音「難度」變小(如同日語、西語),另一方面也使得語音的資訊密度降低,通過增加語速可以提高資訊密度。

2、在本土形成語速提高的氛圍後,當地人在講普通話時無意識地也會將這種語速代入其中。

5樓:老黃

1、吳語中保留入聲處於中等水平,相比粵語。

2、吳語大部分詞發音壓力不是很大(相比北京音而言),比如不分前後鼻音,捲舌尺度等,如果吳語區人刻意去發後鼻音也會很吃力的,速度自然就慢了。

3、說普通話語速也快,因為吳語體系普化程度較深,吳語使用者在吳語和普通話之間切換障礙不大。這一點貌似很多南方省份都有,比如湖北、四川、湖南(特別是省會)說普通話語速都挺快的。相比之下粵語和普化程度不深,語言體系和普通話基本沒有融合(聽香港人說就知道),因此粵語使用者在發音壓力較大(入聲很多)的同時,還要經過粵-普語法轉換,語速自然就慢了。

另外,華北、東北地區的語速基本上也是很快的,只是北京、天津、東北人說話快起來外地人聽不懂而已,所以北京、天津人刻意放慢語速照顧外地人,東北人則是習慣東北話轉普通話發音有困難。。

6樓:咳咳

我認為吳語區人士說普通話時會把吳語大殺器–廣泛式連讀變調輕微地代入一些,整句話變得粘連在一起,所以會比較快。吳語區人士可能不大有感覺,外人聽起來會察覺到一些不同。

(其實我覺得不大好,再加上前後鼻音不分,整句話辨識度會下降,不過反正也夠用了。)

為什麼講話語速慢的話會感覺很平淡,感覺沒睡醒,語速快的話會被感覺太緊張(其實我一點都不緊張)?

說話語速慢,正面的感覺是沉穩,但是要想不感覺平淡,要有起伏。和故事情節一樣,有高潮,有低谷的故事才吸引人。同樣說話,快自己感覺緊張侷促,也是因為沒有起伏。別人只會注意到你緊張的感覺,不易聽出講話的要突出重點。 清君 這也許和你的說話方式和習慣有關係。有時候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未經思考就脫口而出,導致...

有男朋友後,為什麼我的說話語氣越來越幼稚?

向陽 在陌生人面前需要收斂自己的表現,在男朋友面前則表現得是你最真實的一面。這就如同有些人在陌生人面前溫文爾雅,但是在家人面前脾氣暴躁,親近的人最有機會認識你最真實的一面。 我是乙個在所有人面前都很強勢的人,朋友家人面前,罐頭都能開啟,在男朋友面前,一瓶礦泉水我都打不開 為了滿足他的大男人的心思,我...

為什麼我感覺 抱歉,我就是說話直 的人這麼討厭?

因為說自己 說話直 就是一種對自己的委婉,他對自己委婉對你說話直當然令人討厭了。像我這種真正說話直的人都是說,抱歉我這人沒什麼情商 因為很多人其實只是在用這句話作為自己不懂得觀言察色,說話忽略他人感受,嚴重些甚至口不擇言等種種行為的擋箭牌而已。所以在被這些人傷害過後的你,也很難被這樣輕描淡寫的一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