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客家人對自己家的堂號 堂聯和家族歷史來龍去脈都比較了解嗎?

時間 2021-06-01 03:27:50

1樓:九州客家人

我來說一下客家姓氏的堂號、堂聯的彙總吧,因為這個是屬於客家文化一種非常有特色文化特徵。

我們按照一一進行排序,慢慢地羅列:

1.李氏,客家第一大姓氏

堂號:隴西堂(古代李姓中最早建立起名望的家族多住在西(今甘肅蘭州、鞏昌、秦川一帶),此為李姓家族的郡望源地,因名隴西堂。)

堂聯:「西隴望族,北海名流」;

「詩禮趨庭,人羨鄴侯卷軸忠貞體國,世瞻元禮肅牆」

「詩著擅今古位隆天部胤」。

2.人才輩出的王姓

堂號:三槐堂,典故出自宋太宗時的兵部侍郎王祜,曾親手三顆槐樹于庭,曰:「吾後必有為三公者。」

堂聯:「兩晉家聲遠三槐世澤長」

「三公槐樹一甲梅花」

3.顯明的軍武之姓—張姓

堂號:百忍堂、金鑑堂

堂聯:」西都十族金鑑千秋」

「曲江望重江左清才」

4.(百家姓》第一貴姓—趙姓

堂號:天水堂

堂聯:「派衍天潢,家傳清節」,典出趙汴。「金城標美」,「玉尺流徵」,典出充國、趙光逢。

「門迎珠履,平原之聲譽昭宣 ;陛錫銅符,京兆之風裁夙振」,典出趙勝、趙廣漢。

5.舜帝之後—陳姓

堂號:汝南、廣陵、下邳、東海、河南、德星、德聚、繩武、存誠。

堂聯:「太丘德望穎水淵源」

「讀孔璋之檄,巖巖經國文章臥元龍之樓,耿耿濟時偉略」

先分享5個吧,後續客家姓氏200多個姓氏,慢慢地分享。這樣才能形成了客家人姓氏文化的體系了。如果你覺得沒有你們的,請回覆哦!

2樓:公尺冬

因為剛好拜過年,所以走親戚的時候都多看了兩眼。

京兆堂康氏

松陽堂賴氏

武陵堂龔氏

這些一般放在家裡的正廳,來客拜年要先給祖宗燒香。

堂聯就沒那麼容易見了,要看你是否看過你家的宗祠。有些客家人一再遷徙,已經不記得自己這支的宗祠在哪,一般要回到之前流傳下來的最初遷出之地,比如什麼曾祖父輩在上杭,去找當地的同姓續族譜,理清楚了就會知道。

另外堂號不是一姓乙個,鐘陳賴同號穎川。如果你了解堂號的來由就會理解,堂號的本質是地名。那穎川郡有幾個望族就會有幾個姓以穎川為號。

我遇到的人家大多追溯過去在河南河北一帶。但是中間有二次遷徙的情況,且出了有名望的人,就會有新堂號。比如松陽堂是原先從河南遷出定居浙江松陽的賴氏族人中有一位在東晉當了大官,皇帝賜他家族以松陽郡望為堂號。

武陵龔氏的情況我猜測也大同小異。

最直接的辦法是看自家的族譜。我看到網上有人莫名攻擊客家人,說客家人編族譜攀關係。但是我見過真正的族譜之後,馬上就能判定這種猜測是站不住腳的。

族譜的脈絡太清晰,可以和歷史上種種大小事件一一對應,甚至可以說族譜本身就是一部家族歷史。誰能把這個瞎編出來,歷史學教授也當得。甚至可以說散落在各家的族譜本身,就是對中國幾千年歷史記錄的一種旁證。

3樓:

梅州鄭氏客家人,很小的時候讀過族譜,約莫記得我們家族這支幾百年前由福建遷入,堂號由於離家太久,沒啥印象了…過年回家好好去看看

4樓:村口汪二狗

是的!我們這裡(梅州豐順)每年都會組織(自願)一些人去祖祠祭拜。

每年臘月二十八會在本村的祠堂祭拜。

(注意圖中柱子對聯)

「自周以來仙道祖,後唐開始帝王家」

一斑窺豹,應該大體能說明這個問題來吧。

哦,對了,關於取名,是有「字輩」的。

5樓:黃先森先森

我來講個家族兩千多年的故事吧…我姓黃,沒錯,講的就是我們黃家。

我老家在浙江省,溫州蒼南縣下面的乙個小村子,叫下黃村。每一年村子都會掃祖宗的墓地,大隊都會扛乙個旗子,上面寫著三個字--江夏郡。小時候還不懂。

有一次跟我父親開車從深圳回浙江,路過福建泉州,他說:「我的爺爺,就是你太爺爺,和村子裡三個同姓黃的在福建做生意,生意大到派軍隊來護送物資,突然一年裡三個人同時得病死了。」

我父親的爺爺的故事(和我父親說話時,「你爺爺」的稱呼很奇怪)就不說啦,但是我父親還和說了一件事:下黃村黃家的祖先,是從福建泉州遷移到浙江的。

我查了浙南黃氏史,有一資料:

本支派始遷祖孟珂公,自幼勤學經書,業紡詹尹玩遊山水,見斯里之泉甘土肥,約在明萬曆(1573—1620)年間,遂遷本地,即今宜山鎮黃良下黃村。據本支派宗譜記載,世系為:1世(紫雲27世)黃孟珂,字萬清(1558-1621),妣鄭氏,子四。

孟珂公是福建泉州黃守恭的N代子孫,黃守恭是乙個大富豪。唐初垂拱二年(686),泉州大富翁黃守恭獻園建寺,名叫蓮花道場,後改名為開元寺。又因建寺時曾有紫雲蓋地,遂別稱紫雲寺。

黃守恭建寺積德,其後裔以紫雲堂為堂號。

那麼,黃守恭的祖宗是誰呢?是江夏黃氏始祖黃歇!沒錯,《羋月傳》的黃歇,是我的祖宗~~~

史料:在戰國楚考烈王時代,黃國後裔黃歇任楚相,開基於江夏,封為春申君,封地在黃國古城,河南潢川縣直到清朝仍稱春申鎮。

黃歇後代黃允(公元280-375年)本名元方,隨晉元帝南渡,輾轉入閩,守晉安,政尚慈惠,封閩國公。

縱觀我們這一支黃氏的歷:從戰國時期湖北江夏,發展到河南,後隨東晉皇帝「衣冠南渡」進入福紫雲堂,萬曆年間遷到下黃村。到現在一共兩千三百多年~~~

所以我們掃墓,都要舉江夏郡的旗子,我們也叫紫雲黃氏~~~

哈哈雖然歷史上的黃歇和羋月差了幾十年,但是看到祖宗上了電視,還是比較感慨的~~~

6樓:林秋如

不請自來~

我是深圳的客家人。我們村就是兩叔侄的後代,大家都生活在一起,很團結~然後我們這片區有個墓園,裡面大部分都是幾條村的祖先~墓碑上都會刻有堂號~俺是西河堂的~應該是比幹後代吧~

7樓:肖冰心

作為乙個村里走出來的本科在讀學生,很是愧疚,對我們家族了解很少,只知道自己是蕭氏客家人,應該是蘭陵堂,我們村的祠堂牌匾是:相國世弟,約300多年前由江西萬安縣牽到現在的興國縣均村鄉中洽村。對原來的宗姓歷史的了解甚少。

在家時,雖有聽老人家說一些族譜先輩事蹟,但也用心不足,鮮有記下。聽爸爸說過一次早有我們同枝的18個男丁因家庭鬥爭,攜家眷離家往福建開基,後來50年代回來過,但是由於村子由原來的合湖改名為中洽後,就沒有再找到回來過。因為前幾年爸爸在福建工作,特意去找尋宗親,但是拿著族譜核對,也還沒找到,爸爸多次提起,所以印象深一點。

作為大學生,甚是愧疚,私認為也確實不要忘記祖宗的來歷,將一些故事傳下去。

8樓:追風青年

進門便知

我是福建客家人

我們那一般進門看大堂上的匾額可知,

如圖李氏,李氏上邊兩個圓圈字型隴西表示發源自隴西,第幾代要看族譜。

或者隨便問個男性人的名字,名字中帶字輩的便可知第幾代了。

不過現在取名不那麼講究了,比如我是南遷李氏第29代,香字輩,跟我同輩的乙個弟弟叫李漢香,但我就沒這麼取名。

9樓:

大概是在20002之後吧,族裡的某位長輩才花費了數年的時間,把族譜重新繼上了,族上幾乎是一家一本吧!也差不多是那時候才知道自己家族從那裡來的,堂號什麼的也是從那本子裡知道的。PS:

祖上是從梅州搬到廣西貴港的的客家人,差不多260多年了,整個家族在貴港市某個山區小鎮和附近的的鄉鎮!

10樓:

家住梅州五華縣河東鎮,幾年前我家那邊經過多方查尋,新修訂了馬氏族譜,知悉是漢伏波將軍馬援扶風堂,具體等我下個月回老家翻翻族譜

為什麼大部分人對自己不認同的觀點都會進行論辯?

Seitse 一般來說,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的觀點是對的,當別人指出的時候,就會去辯解自己才是對的,而且想讓別人也認同自己說的。其實大家都希望保持自己良好的自我感覺,給自己保留自尊,維護自我的形象。 何嬰兒 其實我也不是很懂,今天剛遇到這個問題,吃了一頓心塞塞的飯 一般的爭論點到即止是最好的,大家都別...

是不是大部分男生感覺到女生對自己的強烈喜歡以後,就不那麼上心了?

L amore 不是,如果是我就會感到很安心。對她的感情也只會增不會減少,感情不是說熱烈就好,而是找到她最舒服的方式來給她最舒適的愛。戀愛的目的就應該是結婚。婚後的愛沒有多少轟轟烈烈,大多都是平平淡淡,細節的愛意遠遠勝過轟轟烈烈,轟轟烈烈是給其他人看的,而歸於生活,平平淡淡相守到老,每天一如既往的愛...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都是對男生的要求,卻沒人對女生有太多的要求?

遇到 本人女,有的時候覺得自己壓力大的時候想找個人吐槽,然後就會被 安慰 道 女孩子沒必要這麼累的 找個男朋友就好了 確實這個社會對女孩子要求少,但是不代表女孩子對自己沒要求啊。為什麼女孩子就要把壓力轉移給男孩子,兩個人在一起是相互幫助的。還有就是女孩子很努力也會被說沒必要啊什麼什麼的,女孩子也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