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錢鍾書是配不上楊絳」的話如何看待?

時間 2021-05-06 05:58:06

1樓:雨霖鈴

我樂了,意思是楊絳夫君配不上錢鍾書夫人?這不廢話嗎。單看字面,問楊絳夫君是誰一般人都反應不過來。至少本無錫人剛路過學前街,那裡沒有楊絳先生夫君故居這樣名稱的地點。

2樓:加璃月

雖然這話顯得狹隘,但我能理解說話者的想法。

錢鍾書老先生是非常脫俗的人。他的脫俗,源於他的某些生理與心理特質讓他極敏於文字和人心,但相應地也缺乏對生活中「俗」的成分的感知。一方面,這使他能夠面對牛棚內心裡真誠的感慨只是「沒有書,」對於追究告發他的人這種事只感到「無聊」;另一方面,這也使他易於缺乏一些生活與為人處世的基本技能。

雖然我不能說得非常清楚,但是作為乙個曾經一心想做文學研究的學生,我個人的體驗是,越擅長和鑽研文學——一門關於語言及其意義(「意義」本質上有關人性)的學問,就越容易從心態上忽略語言的工具性,就越容易從語言的角度去看生活而不是從生活的角度去看語言,因而就越容易把實際生活化成乙個又乙個的「意義」而忽略那些「意義」所附著的實際物本身,因而和實際物打交道的心態就越不同於「文學研究圈外人。」他們關注點很少在實際物上,學起處理實際物來因為要經過一道「意義」的中轉因而顯得慢,這兩者使得他們越發缺乏和實際物打交道的經驗;久而久之,從常人眼光看,他們和實際物打交道的能力就顯得低下:所以錢鍾書不會換燈泡,張愛玲分不清電燈在哪,包慧怡會說,去新聞電視台工作的機會是一種讓她不好意思說不好的不好。

同時,因為對「意義」的關注超過對「實際物(包括實際利益)」的關注,因而他們的很多思想觀念也往往和常人不同,因而常人覺得是人之常情的事情,他們會辨析這種人之常情背後的人性心態,並常因這種心態背後存在著不夠經得起理性或良心推敲的部分而躊躇要不要與之「同流合汙」。常人不能夠體會到文學研究者在自己的領域深下去的那一面,不能夠體會到他們關注點的不同和對人性的另樣看法,只能夠看到他們在實際生活中處理事物和接待他人笨拙的那一面,於是會有「咦你看錢鍾書連燈泡都不會換,還是楊絳先生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感嘆。殊不知這往往是文學研究/創作得以深刻、曲折、有洞見的代價。

如何看待錢鍾書楊絳夫婦?

喵個咪咪 講真,我結婚前對圍城是不以為然的,結婚後才覺得句句真理,我不明白,婚姻幸福的人,怎麼能寫出圍城呢?反正我覺得婚姻特別無味 拒絕再玩 秀,陳獨秀 帝花之秀 在 圍城 附錄的 記錢鍾書與 圍城 中感覺楊絳先生不是在據事紀實而是在秀恩愛,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字無不流露之間深深的愛。我自己覺得年紀老了...

楊絳女士讀到錢鍾書《圍城》裡「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時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十一呀 我25歲時閃婚,或許因為在上海乙個人呆久了,或許因為父母多年婚姻破裂吵鬧破裂,受夠了。只想找乙個脾氣好的人,收留。三年後,我想逃離這樣的婚姻。因為脾氣好不足以成為婚姻的全部。他內向,沒擔當沒作為,沒浪漫。對未來沒有一絲絲期待。但是我們有個孩子。好難逃出這圍城。我有個類似的朋友,大我一歲,89...

古今中外和生活中有哪些如楊絳錢鍾書這樣幸福美滿的婚姻?

沒有那麼廣的知識面。不知道。但即便是我們身邊人看似幸福美滿了一輩子的我奶奶爺爺姥姥姥爺啥的,你以為他們幾十年的婚姻裡面就沒點狗屁叨叨的事兒?只是人家沒告訴你而已。是我就是負面了怎麼的。公眾人物婚姻跟我沒半毛錢關係,我也不追星。千人千面,沒有誰的婚姻模式值得你去效仿你也學不像學不會。活著順其自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