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佛法三十七菩提分中五根與五力?

時間 2021-05-31 16:24:37

1樓:

根是菩提樹的根,樹必須有根才能生存。

六根清淨不是兩耳不聞天下事,眼不見為淨,麻木,消極,逃避,隨便,脫離群眾,也不是高人一等。

六根清淨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不受貪嗔痴的汙染,驅使,擺弄,鼓舞,遠離煩惱的流入獲得清淨。

就像經過訓練的眼力能辨別真假,耳力能辨別音符,鼻子能分別各種香水,舌頭能識別廚藝,體力與腦力參加各項運動,智慧型判斷,獲得成就。

力就像資助根成長的能量。

信根,信力信心與信賴,信仰。

精進根,精進力勤奮,堅持,區別於激動,躁動,掉舉。

念根,念力記憶,防備,注意力,思維。

定根,定力集中精神,穩定區別於懶惰,瞌睡。

慧根,慧力有信無智長愚痴

五力就像有一種叫做牛王"usabha"的公牛,其價值遠超過千萬頭普通的公牛。如果這只牛王的特性/自性被照見,被妥適的飼養,培育,使其四肢發達,體能增強。牛王就會保護上百的家畜,防止獅,豹的侵入。

只要是有牛王在的牧場,就可以避免大部分的煩惱。據說那迪·毗薩拉公牛王可以同時拉動五百輛的二輪貨車。

如果這只牛王的主人對於這些情形,一無所知,因此沒有加以適當的飼養,培育,只像一般公牛一樣照料,對待,耕種,去拉二輪貨車,那麼這只牛王明顯的特性,自性與四肢就不會發育,不能發揮潛伏的牛力,只會像其他公牛一樣平淡無奇。

如果不鍛鍊六根就不會有突出的眼力,耳力,體力,腦力,能力一樣,不鍛鍊五根就浪費了五根的牛力

2樓:王五

與信、精進(勤)、念、定、慧的關係?這五個都是心所法,所以五根和五力都是以這五個心所法為自性。

大毗婆沙論卷141

五根者,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亦爾。

此五隨名,即心所中各一為性。已說自性當說所以。

然後根與力的聯絡與區別,大致來說是遞進的關係,或者是鈍與利的區別

大毗婆沙論卷141

問:何緣此五,名根、名力?

答:(第一說)能生善法故名根,能破惡法故名力。

(第二說)有說,不可傾動名根;能摧伏他名力。

(第三說)有說,勢用增上義是根;不可屈伏義是力。

若以位別,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實義,一一位中,皆具二種。此二廣辯如餘處說。

俱舍論卷25

勝定為依,便令信等與出世法為增上緣,由此五根說為第四[1]。根義既立,能正伏除所治現行牽生聖法,由此五力說為第五。

大智度論卷19

軟智心得,故名根;

利智心得,故名力;

…………(中略)是五根增長時,能轉入深法是名為力。

清淨道論22品的解釋,大致類似於婆沙論的第三說

因為克服了不信、懈怠、放逸、散亂、愚痴,故以稱克服的增上之義為「根」。因為不給不信等所勝,故以不動之義為「力」。

3樓:齊天大聖

五根五力主要是在加行位的時候用的,也就是見道前在禪定中需要具備的五樣元素,這五樣元素本身叫信,精進,念,定,慧,統稱為五根,當這五樣元素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就叫五力,五力都具備了,彼此之間相互運作,就可以見道了。

4樓:護法居士

比丘復白佛言。

世尊。云何五根。

佛言。所謂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云何信根。

謂於因果而生信樂。輪迴世間信行正見業報差別。若作諸業。或善或惡。彼彼業果。如如招報。於自信根。如實了知。是名信根

云何進根。

謂於妙法而生信樂。勤加精進。如法修行。是名進根

云何念根。

以精進力。積集善行。念念修習。而無退轉。是名念根

云何定根。

謂於法念。專心一境。而無散動。是名定根

云何慧根。

謂於定中。觀照一切。通達無礙。是名慧根

比丘復白佛言。

世尊。云何五力。

佛言。所謂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云何信力。

謂諸有情。受如來法。信為根本。善能安住。而無流轉。若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世間法。皆能信解。隨順攝受。是名信力

云何進力。

謂能勇猛。精進堅固。安住善法。無有疲懈。雖被眾苦。而能堪忍。不捨善軛。行大精進。是名進力

云何念力。

謂於念中。安住分位。堅固憶持。常無散動。亦無忘失。是名念力

云何定力。

謂能摧伏欲染業果諸不善法。乃至安住四禪三昧。是名定力

云何慧力。

謂住世間。發起正慧。於聖道行。具足修行。擇不善法。離諸苦際。是名慧力

5樓:韓大叔

五根︰指信、勤(精進)、念、定、慧五個修行專案。『根』即能力。故五根是使眾生傾向理想的五種能力。

因有這五種能力,就可由迷的狀態進入悟的狀態。『信』之所以置於五根之首,是因為佛教的實踐道是以信為出發點。由此可知,五根是初學者的修道法。

所謂信是指於三寶四諦等中深忍樂欲,叫作信。信根是由世間道令心清淨潔白,離隨煩惱,安住正真,獲得不動之後,求修習諦現觀的方便,起增上信。所謂精進,是指於斷惡修善事,精勤策勵,勇銳堅猛,叫作精進。

精進根是依信根於諸諦生忍可之後,增進勇猛,與信俱行。信,不是指無條件的的盲信,剛開始是會起疑的,當通過實踐解惑後會信得越深也更堅定,所以才算正信。

所謂念,是指於曾所受境,令心明記不忘,叫作念。念根是依精進根於諸諦發起正勤之後,明記不忘,與精進俱行。

所謂定,是指於所觀察境平等持心,令心專注不散,叫作定。定根是依念根已經於諸諦繫念之後,心住一境,與念俱行。

所謂慧,是指於所觀察境,簡擇是非,分別善惡,叫作慧。慧根是依定根已經於諸諦得定之後簡擇諸法,與定俱行。

又通道及助道法,叫作信根;修行道及助道法時,勤求不息,叫作精進根;系念道及助道法,更無他念,叫作念根;於道及助道法一心繫念不散,叫作定根;為道及助道法觀無常等十六行,叫作慧根。根是增上的意思,信能生起出世間法,從而能次第生起精進、念、定、慧等法;精進能展轉生起念、定、慧等法,慧能生起出世間法,勢用增上;所以叫作五根。這五法都有能生的意思,信等五法,能生一切善法,所以叫作五根。

佛教所謂五根,除以上所提之外,另有感覺能力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此為眼等五根,以區別信等五根。

五力︰前面的五根是指(潛在)能力,而此能力實際發揮出來的具體力量,就是力。在內容上,五力與五根相同,都是信、勤、念、定、慧;就修道立場而言,則五力較五根更進一步。不僅限於信,自有漏的凡夫到無漏的聖者,皆有勤(精進)、念、定、慧,但其中仍有種種不同的階段。

如何理解《老子》第三十七章中的「無名之樸」?

奔跑的柚子 道常無名,樸,所謂無名之樸,道也。道無欲,故能無為而無不為,所以老子才說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意思是讓萬物奉道,守道便能無欲清淨,天下便沒有紛爭安定下來。 道可 無名,天地之始,道之屬性也。樸,也是道的屬性之一。朴是聖人三寶之一 一曰慈,二曰樸,三不敢為天下先 此寶可對治慾望,所以說 化而...

如何分別理解佛法中見取與我語取 ?

取 Upadana 四取 欲取 執取物件的慾望 二。見取 執取於某些見解 邪見。三。戒禁取 執取於某些不合理的戒律或忌諱 四。我語取 執著自我,而起我見 我慢 樹長歪了,也可以說長斜了,塔歪了,說成斜塔,路不平,有斜坡,紙箱疊歪了,斜了。用 斜 來形容一切不正的,歪的物體,器具。用 邪 來形容不正的...

如何理解佛法實修中四念住之觀心無常?

護法居士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順心觀心。菩薩摩訶薩觀心生滅住異相。如是觀時作是念。是心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但識緣相故生。無有根本無一定法可得。是心無來無去。無住異可得。是心非過去未來現在。是心識緣故從憶念起。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是心無一生相。是心無性無定。無有生者無使生者。起雜業故說名為心。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