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磕頭(扣頭)」這種習俗?

時間 2021-05-31 03:24:30

1樓:鹽選推薦

我覺得需要分情況看待,比如給長輩拜年跪拜磕頭體現的是古代的一種禮儀,但如果是一種不平等的對待則另當別論,如古代的「下跪」。

天下陰陽變幻,無非治亂之間。

身在底層的老百姓,服役納糧,天經地義幾千年未變。只是怎樣磕頭,一朝有一朝的令子。

一說磕頭,就有人說:中國人生來命賤,元代前君臣並無跪禮,跪是蒙古人帶進來的。並說,大宋亡時,文天祥被蒙古人抓獲,見忽必烈只作長揖而不下跪,是最後乙個站著的中中國人云云。

其實,對於草民來說,站著死也不會光照汗青,人格是給英雄準備的飾品,活下去才最要緊。老舍先生曾說過句有意思的話:「日本人厲害吧?架不住咱能忍。」

更何況,跪拜是咱這個禮儀上國的古禮。老百姓跪天地父母,早就習慣了。後來那幫儒家孫子們,硬加入君、師,弄成了等級倫理。

明代奇書《金瓶梅》中,跪拜禮多如牛毛。只是,這跪拜如同當時巨變的社會,人心不古,曾經單純的跪拜,已同慾望一塊打包成複雜的訴求。

(一)

平民之間跪拜的精神面貌,似乎與屈辱尊卑完全不搭界,根本就是兩回事。人們沉淪在跪拜禮儀繁褥之中,卻常常忽略人性的軌跡。

《金瓶梅》第一回,武二郞初見嫂子潘金蓮,是什麼樣子?書中寫武二「倒身下拜」。婦人連忙撫住武松說:

「叔叔請起,折殺奴家。」初次見面,武二怎依?於是,「兩個相讓了一回,都平磕了頭,起來。

跪禮、磕頭,那在庶民之間就是為至尊、至敬而行的大禮。這種下拜叩頭的禮節,級別比作揖要高很多。

明代時,人初次正式見面,若是平輩的人,要表達自己至上的尊重,一般來說是行磕頭禮的。

受禮者要回禮,一般有條件的都會擺下拜氈「平磕頭」,即兩個人對面磕頭。

這裡寫的「平磕頭」,就是小叔子武二對嫂子表達的尊重。

可誰能想到,武二這一跪一磕,叩亂了這個淫婦的心門。原已要安心與武大過日子的小潘,自此春心蕩漾,淫情難收。

高高帥帥的武二郎,骨子裡那股豪氣酷勁、那赤手搏虎的身闆估計早就讓潘女士收入眼底、心間。

這種兩人平磕頭的日常大禮,《金瓶梅》書中多處著筆。書中第 72 回,西門慶到情人林太太家,為她錯過的生日禮。西門慶「一面將身施禮,林太太道:

大人是客,請轉上了。(讓了)半日,兩個人平磕頭」。

禮的精神,無論跪拜與否,都算本邦古風、貴族氣度。是約束,是禮敬,但不是強迫。

只是,這時代越發展,跪的內涵就越複雜。書中第 78 回,西門慶大舅哥吳鎧,走西門慶的門路,公升職為屯田指揮僉事來見西門慶,說:「今日敬來與姐夫磕個頭兒,恕我遲慢之罪。

」說著,磕下頭去。西門慶慌忙頂頭相還。

如果,人與人的跪拜,真是這樣互敬互重,那就不叫中國社會了。

跪拜禮的淪落,一定歸結到等級、身份,要不然還有什麼意義?

怎樣看待這樣的習俗或者家庭婚姻觀?

感覺一開始他只是因為他奶奶才想到聯絡你 根本就沒有什麼感情 後來他還認識了別的小姐姐 就是想再看看有沒有條件更好的 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 咱也是爸媽的獨生女,心肝寶貝,幹嘛大老遠眼巴巴的給人家送過去受委屈啊咱要是感情到位,什麼彩禮都好商量,這還沒說結婚的事呢,就開始上趕著讓你家給他家送錢了,想什麼呢...

怎樣看待噴子這種現象?

小菌 據我觀察,玩微博玩多了,很容易變得特別浮躁,他們逮到機會就去噴。比如有明星犯錯了,萬千就到他那罵,扒黑歷史,恨不得他能立刻就死。好像大家突然有了某種很大的權力,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把平常可望不可及的光鮮亮麗的明星拉下神壇,或許他們就能得到一種扭曲的滿足。但是說不定過兩天就有打臉反轉,讓人覺得挺搞...

怎樣看待父母這種「做法」?

最容易被重男輕女父母PUA的就是家中有兄弟的女孩子。自己能掙錢了,不開心以後就出去租房子自己過唄。老了要贍養老人,但是別扶弟了。 擺渡人 題主的情況和這幾天火上熱搜的 現實版樊勝美事件 雷同,前車之鑑,建議題主可以搬出來與原生家庭保持距離,短期內可能會給題主造成精神和經濟的雙重困難,但是樹挪死,人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