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禮 ?

時間 2021-05-30 20:37:51

1樓:「已登出」

說句很迷信的話,火,禮也。

也就是在古人看來,在五常(仁義禮智信)中,火主禮;在《易》中,火為離卦。離卦的主象為心、為目、為文、為明也。明主明心、光明,明亮等意。

五藏中,只有心能明,其它的臟器都不會產生明。這是比較傳統,又帶有一點哲學思想的系統觀點,你們可以自己去查一查。

關於禮的一些古史典故,在歷史上有很多記載——《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民之所以生也」;《白虎通義·禮樂》:「禮者,陰陽之際也,百事之會也,所以尊天地,儐鬼神,序上下,正人道也」;《禮記·樂記》:

「禮者,天地之序也」等等。《荀子·禮論》:「禮者,人道之極也」。

由此我們可知,禮為人道之極,在國家的禮制上才可以使國家發展規範,使人民生活有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歷朝歷代正是由於禮的這個「經國序民」的作用,才使得國家朝著乙個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才走到社會進步的今天。難怪大學者朱光潛先生說「禮」的精神是:

「序、節、文、理、敬」,也就是在混亂中求秩序。

但是我們現代人社會中的禮,卻被做為工具來使用,真讓人心疼啊,因為友好也未必值很多人眼中的一點錢,連有些從事教育的高校,都是很多讀書人特別喜歡的財路。

2樓:小怪獸ai

古往今來,我們就是個遵循「禮」的國度,那麼禮到底是什麼呢?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致。

孔子認為它是我們社會發展的規則規範,幫助帝王穩固江山,幫助社會建立穩定持續,讓人民更加良善。孔子對於「禮」的本質理解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說我們所有的「禮」都應該建立在別人自願自發的基礎上,如果是強迫他人遵守你內心的「禮」,並以社會道德標準來裹挾他人的行為,這種壓迫上的行為剛好就是「禮」的對立面,這才是真正的不道德,現在人稱它為「道德綁架」。很多時候不是他人、或是群體對你的道德綁架,更多的是因為過度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與看法,你自己對自己的道德綁架。

我對禮的理解是,它包含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規範、告訴我們什麼事情是道德的邊界、告訴我們在處理朋友、家庭、社會關係的時候我們應該扮演乙個什麼樣的隱性角色;它本身就是矛盾對立的綜合體,關鍵是我們認識到它不好的部分,利用好它好的部分。

3樓:

禮之用,和為貴。

禮和規矩的區別在於:

禮用來約束自己規矩用來規範他人現實中總有人以禮的名義行規矩的事。這本身就很無禮!

4樓:葛亮

禮,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怎麼樣保持乙個最合適最恰當的距離。

從何說起呢,就從交通規則這一現代的規章制度說起吧。原始社會沒車,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可以做到擦身而過,所以,不需要靠右行,不需要紅燈停綠燈行,走就行了,而隨著交通工具的發達,自行車,汽車乃至高鐵,飛機,因此就形成了各種交通制度規章,讓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處於安全的範圍,所以這樣的規章制度也是禮的一種化身。

那麼假若以乙個人為圓心,他的父母、子女、親戚、同學、同事、朋友,按親疏遠近自然而然的,這種距離感就產生了不同的應對方式,這種方式,這種距離感,也是一種禮的呈現和表達。

因此,禮,也絕對是個中庸的概念。禮少了或輕了,就失了禮數;禮多了或過了,顯得繁瑣累贅;更有甚者,甚至成了吃人的封建禮教。禮,不多不少,剛剛好,這就是人與人之間最合適最恰當的距離。

往大了說,禮,就可以"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

5樓:

2020.3.31

工具,區分高低貴賤。

2020.6.15

「禮」——強制人人自欺,並信以為真的符號化的語言。

「禮」存在的主要作用是區分高低貴賤,次要作用是表達個人感情。

書面使用的「禮」,曾經是符合孔子理想要求的符號化的語言,現在是符合群眾及曾經的群眾理想要求的符號化的語言。

6樓:宋晨丹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麻冕,是祭祀帶的一種帽子,這種帽子做出來比較麻煩,耗費人力,物力財力。但是呢,帶這種帽子表明您對祭祀很重視,是懂禮的象徵,這是周禮

到了孔子時代,人們不想這麼麻煩了,就用黑色絲綢替代。孔子呢,也不堅持,也用絲綢替代。孔子從眾,簡單點,就簡單點吧,大家既然都用黑色絲綢做帽子,我也用吧。

為什麼孔子從眾呢?不是拋棄周禮,而是帽子是別人做的,浪費的是別人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這是寬以待人,這本身也是禮

今拜乎上,是說,現在拜見人君啊,都在只堂上拜一拜。按照周禮,您得先在堂下拜一拜,也就是磕頭,然後再公升堂,再到堂上拜一拜。這就拜了兩次。

今天的人就不舒服了。為了舒服,就只在堂上拜一拜,堂下這一次就免了

孔子呢,每次都要堂下拜一拜,然後在到堂上拜一拜,拜兩次。特立獨行,大家看孔子就不開心,不順眼,覺得就您懂禮?就您多事?您是在拍君王馬屁吧?

雖然大家不高興,不這樣做。但孔子依然這樣做。孔子認為這是禮

為什麼前面一種禮孔子不堅持?因為前面一種禮堅持下去,會為很多人帶來不方便,做帽子的人也會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也會給一些人帶去經濟負擔,所以能儉就儉吧。這是寬以待人。

而拜見君王之禮呢,拜兩次呢,這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與別人無關。也不會給別人造成什麼損失,只是有些人看自己不順眼罷了,但這沒關係,孔子是對的,所以堅持。

對人禮貌,講禮,是一種自我要求,就算別人看不順眼,我們只要不傷害到別人,就應該堅持下去。

寬以待人是禮,對自己有要求也是禮,尊重別人也是禮。

加入我們社群一起學習交流。

7樓:「已登出」

禮尚往來,即禮崇尚的是往和來。

有往有來,是禮最基本的內涵。有往無來或者有來無往,不符合禮。同時,來和往還要在一定程度上等值,來往才能持續,往多來少或者來多往少,也不符合禮。

不符合禮,關係就會出現隔閡和矛盾,甚至破裂。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物物交換時代,禮是社會資源流動分配的合理秩序,也是人與人交往的有效規則。

這也是一種契約。

在禮的指導下,通過物與物的交換,實現物品的合理配置,互相滿足彼此的需求,從而加深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好比,人人都有吃飯吃肉穿衣的需求,而我家種地有公尺,你家放牧有肉,他家織布有衣。我把公尺分些給你家他家,你把肉分些給我家他家,他把衣分些給你家我家。

因為來往,大家都能滿足吃飯吃肉穿衣的需求,各自都從中受益,大家都開心。

這就是禮。

所以,喜歡禮尚往來不是壞事,這是進行資源的合理交換,各自在交換中滿足各自的需求。

只不過,在現實中,這種交換很可能不是對等的,甚至不是有來有往的。那麼,整個禮的契約就崩塌了,捲入其中的人就會感到難受,但又很難用強制力來要求別人等值交換,只能從道德層面進行譴責和排擠,使得不遵循禮的人無法在圈子裡生存。

這在熟人社會是適用的,但在社會流動更加頻繁的社會,人的交際圈子更加開放,禮就很難規約人際尤其是陌生人之間的交換行為。

在這種情況下,貨幣和市場就應運而生。

大家各自分工勞動,各自將勞動產品放入市場換取貨幣,再用貨幣去購買自己需要的其它商品。

這就是用一種外顯的強制性制度有效規避了禮制中的等值來往問題,用貨幣作為媒介在市場進行資源的有效分配。

你要滿足自己的多種需求,只能自己勞動,用勞動產品去換取貨幣,再用貨幣去購買其它需要的商品。

當然,貨幣和市場也不是萬能的,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資源交換不公平問題。

在禮制下,信用是熟人間長期相處口口相傳建立起來的,大家直接看的是人心。而貨幣和市場制度下,大家只看得見貨幣,卻看不見貨幣背後的人是如何獲取貨幣的。因為貨幣作為中性的一般等價物掩蓋了貨幣背後人的是非善惡。

這就造成社會以金錢至上,商品繁榮,但很可能品質低下,是非不分。

這是當前社會問題的根源,也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8樓:心智玩家

要認識中國古代的「」是怎麼形成的?關鍵在於,認識中華文明的源頭文化

我們現在受了西方文明的影響,習慣上,用「西方文明進化史的模型」來看待我們自己文明的進化。想想也對,西方的是人,東方的也是人,人與人是一樣的,而且,現代這個時期,西方文明又是這麼領先,用「西方文明進化史的模型」來看待我們自己的文明應該是不會錯的。

其實,「中華文明進化史的模式」與「西方文明進化史的模式」是截然不同的。

「西方文明的進化史」是一種由低到高從野蠻走向文明的模式。

而「中華文明的進化史」恰恰相反,由高到低,是一種高度發達的文明不斷被稀釋、被弱化的模式。

如果,我們把人類的整體文明看作是一根「豎在地上的棍子」,西方文明從這根棍子底部「往上」發展,而中華文明從這根棍子的頂部「往下」發展。

有人可能會嘲笑地問,中華上古年代有網路嗎?有智慧型手機嗎?有核能嗎?有飛機嗎?有高鐵嗎?

其實,我們這些東西放到歷史長河中,都是小兒科的東西,人類只要發生一次大災難,這些東西就必須從頭再來。中華源頭文化中,所包含的文明遠比這些東東要來得先進。

那麼,這種超級先進的文明是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的這一段: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這段話中,包含了乙個人類的秘密:任何乙個人都有兩種不同「生命狀態」:

第一種「生命狀態」是我們每個人都在用的狀態:

今時之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這段文字很形象,大家看看,我們現代人不都是這麼生活的嗎?追求成功夢想,三天兩頭的加班熬夜,暴飲暴食,喝多了去唱歌,唱完了去開房,第二天還得出差……

第二種「生命狀態」,是現代人聽都沒有聽說過的狀態: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有網友可能馬上就會問了,怎麼才能學習這種「生命狀態」呢?

答案就是: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上面這一段,就是學習第二種「生命狀態」的方法。

1、虛邪賊風,避之有時2、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標註出來的1、2加黑部分是關鍵,大家體會一下。

後一部分是行為準則:

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中華上古時代的氏族首領,都不是一般的普通人,本身都是精通第二種「生命狀態」的精英,這樣的精英被後世稱為「聖人」。

聖人」管理他的氏族以及天下,並不是用法律、暴力,而是教會民眾轉換「生命狀態」,讓民眾學會在二套「生命狀態」中生活、工作。

那麼,教會民眾學會轉換「生命狀態」的方法,就是讓民眾按照「聖人體驗出來的生存方式」進行生活、勞作。並在「聖人體驗出來的生存方式」中,感悟轉換第二種「生命狀態」的心法。

這些「聖人體驗出來的生存方式」就是「」的源頭。

在社會形態還比較簡單的時候,這些「禮」還比較簡單,但是,隨著人口越來越多,社會關係越來越複雜,這些「禮」也會變得豐富起來。

但是,不管這些「禮」有多豐富,「禮」真正的作用是讓人通過行為的模仿、學習,慢慢體會在行為背後的心法,把心法學會了,就能轉換到第二種「生命狀態」中。

但是,行為的模仿容易,而要揣摩心法,這個實在是太難了。所以,這種難度必然造成,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們對於「禮」的認識越來越表面,越來越變成一種擺排場、維護階層、強化統治的手段、工具。

到了孔子那個時代,孔子重新認識到了「禮」的真正的內涵與作用,所以,他重新發掘了「禮」的心法部分,這部分內容就是《大學》,重點重點講解就是《中庸》,點評則是《論語》。

但是,孔子之後,「禮」曾今閃耀過光芒又開始變得暗淡,變成了苦苦支撐的火燭。

《禮》是指《儀禮》還是《禮記》?

不才 禮是指三禮啦,而不是單純地哪一部。三禮之中,周禮 地位最高,爭議也最多,如關於 周禮 是否為周公作,周禮 冬官 一篇補證是河間獻王還是劉歆所為?各於其黨,論說紛紛。這也就是 四庫提完 中 所辯論求勝者,周禮 一書而已 禮記 則是為 儀禮 做註解,也加入了一些其他內容,漢初河間獻王得七十子百三十...

禮貌的禮是禮儀的話,那不學禮儀,我們還會講禮貌嗎?還能講禮貌嗎?

lotus 你要相信有些東西天生就會的或者是模仿學會的世界上有好人就會有壞人不然怎麼突出好壞之分呢禮儀文化慢慢的是淡泊了點但你要相信不會消失的因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還有人認認真真的去學習 例如在地鐵乘坐扶梯大部分人下意識靠右站左邊留給著急的人坐地鐵父母把小孩的腳握住告訴孩子不要亂動哦你的鞋子髒髒的你亂...

為什麼「禮不下庶人」?

月上高歌 所謂 禮 指禮法,在先秦時期主要是用來約束貴族的,即使是 百姓 這個詞,在當時也是指貴族,而非庶民。禮在當時有行禮 喪禮 婚禮等,尊禮的前提條件是你必須要有物質條件,然後是你的身份,最後再談是否遵守禮之規則。舉個簡單的例子 行禮,先秦時期,你坐在車中,途中有人向你打招呼,這時應由小廝或馬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