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3200不閏,172800再潤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30 16:39:17

1樓:Eric581

首先,題主新增的「農曆」標籤有一點問題——這些置閏方法都屬於公曆。

下面引用一下EN菌的文章

後面的同理

還有果殼網上的這個:

問題:為什麼每隔4年就會多出乙個2月29日?

Steed果殼網主筆,專業級業餘天文愛好者

為了給不完美的曆法(以及有強迫症的死理性派們)埋單。

為什麼每隔4年就會多出一天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所需的時間(天文學上稱為回歸年)其實是365.242190419天,並不是乙個整數,而是有整有零的。因此,4年實際上相當於365.

242190419天*4=1460.968762天,大約等於1461天——而正常的每年365天*4=1460天,差不多少了一天。

所以真相並不是什麼每隔4天多出一天,恰恰相反,是我們每年都少過了四分之一天,加起來每四年就少過了一天……

足足一天啊!!

這咋成?!於是在設定曆法時,就有了這樣的規定,如果某一年的年份能夠被4整除,這一年就被設定為閏年,會多出一天,也就是2月29日。比如今年是2023年,能夠被4整除,因此就有了2月29日。

如果要回答「為什麼每四年就多出一天」的問題,那麼到這裡就可以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

但是這樣還是不夠

剛才說了,4年實際上有1460.968762天,如果每4年就設定乙個閏年,那麼日曆上的4年就會是2023年——前者比後者少了0.031238天,差不多等於45分鐘。

換句話說,每過4年(包含乙個閏年),我們的日曆就會落後大約45分鐘。經過大約32個閏年(128年)之後,日曆就會落後差不多整整一天了!

(又是)足足一天啊!!

所以,每4年多出一天,這樣的閏年設定方案是有問題的,應該每128年再扣掉乙個閏年才對。但128年不是個整數,不好記憶,操作起來也比較麻煩。於是,曆法的設計者採用了另乙個比較好記的辦法——每100年就扣掉乙個閏年,但每400年再補上乙個閏年。

換句話說,如果某個年份可以被100整除,那麼除非它能被400整除,否則就不是閏年,沒有2月29日。比如2023年和2023年,雖然它們都能被4整除,但由於是滿了百年,卻不能被400整除,因此都沒有2月29日,而2023年就有2月29日。

這樣一來,每400年實際上就會有97個閏年和303個正常年份,因此日曆上的天數就會有366天*97+365天*303=146097天,而實際上400個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190419天*400=146096.8762天。

可見,400年才差了0.1238天,不到3個小時,已經相當精確了。

基本上,閏年就是這樣設定的了。

那以後呢……

最後,還剩乙個問題:剛才不還剩仨小時呢嗎?!

超過400年的閏年應該如何設定,目前還沒有明文規定。不過可以看出,過了400年之後,日曆還是會落後大約3個小時——如果想再精確一點的話,應該每2023年再扣除乙個閏年才對

(咋又有)足足3小時啊!

不過,考慮到公元紀年到現在也才2023年,估計只有真正的死理性派才會真的去考慮2023年再多扣乙個閏年了吧……

讓我們拭目以待 \_(ツ)_/

歐洲這四百年是不是開掛了?

比較世界文化並非意味著要找出一些所謂的西方世界的本質,然後再去檢視這一本質是否也存在於其他文化中。遺憾的是,這是絕大多數比較文化研究所採用的方法,包括涉及中國的研究。宣稱中國沒有資本主義 沒有一神論 沒有史詩 沒有科學 沒有人權 沒有民主 沒有女權主義 沒有創世神話等等,其錯誤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上,...

究竟是不是四年一閏?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公曆閏年是這樣規定的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叫做一回歸年,一回歸年長365日5時48分46秒。因此,公曆規定有平年和閏年,平年一年有365日,比回歸年短0.242199日,一般用四位小數計算,即0.2422,四年共短0.9688日。也就是說,如果按照365天為一年計算,每一萬年就會出現...

為什麼從三國到唐朝中間四百年的歷史感覺就像斷了?

魏晉南北朝 220年 589年,一說184 589年 又稱三國兩晉十六國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35年中只有一段大一統 西晉 而餘下朝代替換很快並有多國並存的時代。這個時期從220年曹丕稱帝到589年隋朝滅南朝陳而統一中國,共369年。可分為三國時期 曹魏 蜀漢與東吳並立 西晉時期 東晉時期 十六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