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為什麼不足以封公爵?

時間 2021-05-30 07:26:23

1樓:王紹潔

標題錯誤,和珅和傅恆都是滿人。所以曾國藩跟前兩位不能相提並論。

至於鄭克塽的海澄公,是康熙封的,爵位無襲。康熙2023年設立南書房後,加強了皇權,對於給乙個當時已經沒了權力的鄭克塽封公爵,也沒有什麼擔憂的。

曾國藩組建團練,湘軍,朝廷沒給一兵一卒一分錢,到了湖南,各地方官處處擠兌,湘軍打仗為了什麼,最後攻下天京,士兵拿了錢財,曾國藩自然不能強行要回來,會使湘軍大亂,他殺洪秀全,包庇也很正常。至於封公爵,不是不足以,這是滿人的遊戲,雖然曾國藩後來自己裁軍了,但滿人還是忌憚,不會給漢人那麼大的權力。

2樓:tata

李鴻章生前是一等伯(伯爵),死後被追封為一等侯(侯爵)曾國藩生前獲封一等侯(侯爵),具體來說就是一等毅勇侯作為民爵裡地位最高的公侯伯爵都是超品的,子爵和男爵分別是一品、二品有清一代,和數量眾多的滿清宗室爵位(不入八分輔國公以上皆為超品),或者蒙古王爵相比,漢人封爵者寥寥,到了晚清時期獲得公爵位的乙個沒有

由此可見清廷對漢人的戒備防範之心有多深

3樓:維瑟公尺爾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短短幾年封了兩千多個王爺,與之對比清朝的爵位可真是金貴,清末漢人軍功如曾國藩也就封個一等侯,滿蒙軍功封王的也就是僧格林沁

4樓:胡歌洗大腸

要說曾公的功勞。封王都不為過。之所以是侯爵是因為。1當時南京太平天國的錢都沒他弟弟搬走了。2是漢人的問題。3是防止以後在立功就沒東西封了

5樓:天才小黑黑

樓上說的都不到位。咸豐死之前親口說攻下天京封王,再打折扣也不能只封侯。其實原因在於,當時恭親王主持朝政,兩宮垂簾,都等著打下天京,拿洪秀全搜刮的錢彌補多年國庫因戰亂引起的鉅額虧空。

結果,曾家兄弟和湘軍子弟,把錢財全部吞沒,運回湘鄉去了。對朝廷說洪秀全把金銀財寶都付之一炬了!恭親王和兩宮太后氣得發瘋。但湘軍這麼能打,又立下大功,能把他怎麼著?

最後,朝廷當不知道這事,連三千萬湘軍軍費也報銷了。但是都這樣了,你還想怎麼著?給個侯爵算客氣了,曾國藩也知趣沒敢說啥。曾國荃只封了伯爵還想鬧,結果被嚴旨申斥。後來也乖了。

當時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投降,本來朝廷讓送到京師審問。李秀成還覺得自己可能不會死,寫了自供狀十萬字。結果曾國藩一看,馬上把李秀成給就地殺了。

為毛?因為李秀成知道湘軍搞了錢,又放走了洪天福貴。這事捅到朝廷還得了?

但是湘軍帶回去的錢財,讓湖南人有錢了。後來近代史的下半部都是湖南人唱主角,和這個不無關係。湘軍後代紛紛不事生產,到處留學串聯。沒有經濟基礎,不可能啊!

6樓:Moses

咸豐曾在捻軍最盛時立下剿捻者封王爵以鼓勵八旗兵,但沒想到真正打仗時,滿州兵不是一般的爛,反而是民兵更厲害。剿捻成功後,漢人封王本就百般不願意,外加曾國荃攻陷天京,獨吞太平天國所有家底,但又不好懲治功臣,只得對曾國藩的爵位動動手腳。不過,最後能諡號「文正」,已經算補償了。

我私以為這諡號比王爵更珍貴,縱觀歷史,封王者不計其數,「文正」公名屈指可數。

7樓:張小二

滿清封爵先後次序:公、侯、伯、子、男。

明瑞-阿桂-富康安-兆惠之後,再無公爵。

SO,此條例僅適用於滿族後裔,跟漢人無關,這是遊戲規則。

公爵不封漢人,倒不是瞧不起漢人,而是出於統治的考慮(易富難貴嘛),不僅僅是在封爵這個問題上。歷代異族統治階級對漢統治策略皆是如此。

具體到曾國藩身上,又多了一層功高震主、鳥盡弓藏之意了。

不讓漢人掌握太大的權力,也是清王朝基本策略。

至於後來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乃至掌握實權的督撫大臣等,都是晚清統治階級和慈禧迫於內憂外患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了。

漢人太多,不得不防——這是清王朝的想法。清帝聯姻的首選從來都是蒙古和滿足,蒙古八旗和滿洲八旗從來都是高於漢軍八旗的,在婚姻上籠絡蒙古,證明是一項很成功的策略。

太平天國之後,整個清朝的軍事力量幾乎都掌握在曾國藩及湘軍手上,湘軍派系的將領得到朝廷的重用,佔了總督巡撫的絕大半壁江山,曾國藩的封賞自然就有了爭議。按照曾的功勞來說,曾是中興之臣,獨力支撐了清這個即將傾覆的大廈,有人建議封曾為王,但是清經過三藩之亂後,就不在封漢人為王。最後為了表彰曾的功勞,封了侯。

湘軍中因戰功爵的還有曾國荃、李臣典、蕭孚泗。因協助湘軍有功封爵的有官文。

死後諡號很能說明問題:曾國藩(文正)封一等毅勇侯、李鴻章(文忠)晉一等肅毅侯、左宗棠(文襄)封二等恪靖侯。

清代的諡號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類。軍機處給大臣上諡號時最高只能諡到「文忠」。

諡號裡最為顯要的是文正,只有第一流的名臣才能得到這個諡號,而且是由皇帝親自封,而文忠文襄這些諡號是可以由軍機內閣擬定的。

司馬光說:「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所以說文正是極其高的諡號:

文指的是經天緯地、道德博聞,正指的是內外賓服。自古以來只有有德行、有名望的重臣才會在死後得到這個諡號。例如宋代的范仲淹,諡號也是文正。

清朝時,另外乙個重臣劉統勳,也就是劉羅鍋的父親,也是諡號文正。

左宗棠贈曾國藩輓聯:

「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欺無負平生。」

8樓:

一,滿漢之別,在名義上是尤其不能逾分的。尤其是利用完後。

二,乾隆朝有所謂「十全武功」,同光頂多是中興,格局不一樣,裝點門面的爵位自然也不同。

三,曾為人能忍,清廷有故貶之意,以明君臣之分。

四,補充,左宗棠後因平疆之功封二等侯。李鴻章死後晉侯爵。

9樓:

和珅等人是滿人,自不必說。鄭克塽屬於歸降之君主,按中國封建王朝的慣例是會給予名義上的優待的,顯示當今天子的仁義,劉禪投降之後不也封了安樂公嗎。從周朝開始,很多王朝都會追封前幾代王朝的後裔子孫很高的爵位,這叫「三恪」,也是乙個道理。

至於曾國藩,我想他不能封公有兩個原因吧,第一是朝廷對他的疑忌,作為當時最強大的漢人武裝集團首領,強大到他的手下都勸他南面稱王,清廷是十分疑忌的,曾國藩自己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在太平天國平定之後自請裁撤湘軍,但是朝廷依然對他不放心,後來藉著「刺馬」案給他摻沙子;第二是因為當時平定太平軍的並非只有曾國藩一人,滿人將領官文功績僅次於曾國藩,後來只封了二等侯(曾國藩是一等侯)。

此外還有乙個野史的說法,咸豐帝在世時曾說若能平定長毛,無論滿漢皆可封王。後來曾國藩平定太平軍,清廷又不想封他為王,於是將乙個王爵一分為三,給曾國藩乙個侯爵,曾國荃乙個伯爵,另一位湘軍將領乙個子爵(記不清了,待考)。

10樓:劉琦

平定太平天國之亂,使清朝得以苟延殘喘。 救社稷於危難,曾國藩的功勞足以封為公爵了。因為他是漢人,滿人瞧不起漢人。更何況曾功高震主,清室本身就很忌憚他。

和珅傅恆是滿族人。鄭克爽更是降臣,雖然是正黃旗海澄公 ,但一輩子都在被軟禁。

漢人有封王的啊,比如吳三桂啊~但那是在清朝入關的時候。清朝穩定之後,漢人想要封很高的爵位已經是很難的事情了。我想《大清會典》裡應該有冊封各爵位的標準。感興趣的話,你可以查閱哦~

為什麼深海的壓力不足以產生足夠的摩擦力阻止物體下沉?

lei xi 假設海水的密度是恆定的 實際上不是,隨著深度的變化 鹽度的變化,密度是有變化的,但是在已知的範圍內,這個變化是不大的 那決定乙個物體在海水中上浮還是下沉的主要因素是浮力和重力的差值。重力是恆定的 基本是恆定的,變化的部分可以忽略 浮力等於上下部壓力差,越下沉壓力越大但是壓力差是不變的,...

沒有進取心的男人不足以託付終身?

知者乎 我爸媽也是看不上我男朋友,然後在這個問題上,我男朋友就一直說,既然你爸媽看不上我,那你就聽爸媽的話吧,你也知道我就是這樣的乙個人了。 貓撲民工 其實這樣的問題我都不屑於回答的,但冰冰有發言我就說一番 你來這兒提這個問題看大夥的意見,無非是想繼續和他在一起或者是分手,看你的描述,似乎你對現男友...

當家庭條件不足以支撐理想時怎麼辦

乘風 理想是自己的,其實跟家庭沒什麼太大關係。家庭條件不足以支撐的情況下,當然是靠自己了。不能把個人理想的風險轉嫁給整個家庭,當然,家庭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適當支援,也是正常的。 這事,中國古代是窮文富武。歐美是普通家庭玩理工,巨富家庭玩藝術。我社交圈裡,也有北京高校你們這行的。你們這行,一般還需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