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國名著的翻譯是譯者的再創作嗎?

時間 2021-05-30 03:25:22

1樓:Grace

從著作權法而言,對作品的翻譯,是在原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稱為「演繹作品」。

我們通常見到市面上流通的翻譯類書籍,著作權由原著作者和翻譯作者所共同享有。原著作者就原著享有著作權;翻譯作者就其在翻譯過程中的創作部分享有著作權。當然,前提是翻譯者不可以侵犯原著作者的任何權利。

2樓:

不邀自來。這是乙個譯介學問題啦。翻譯中的資訊增添、失落、變形和文化意象的傳遞,翻譯的創造性叛逆,翻譯文學,翻譯文學史,這些都屬於譯介學的研究領域。

一直以來,翻譯被視為原文的附庸品,不論中外都是如此。春秋時代就有「譯者,舌人也」的說法;清末民初林紓還對別人認為翻譯是他的主業而感到苦惱;英國古典詩人、曾翻譯過荷馬史詩的蒲伯就被人權說不要做翻譯。對翻譯的輕視的前提應當是文字主義,和由此催生的原文/譯文的二元對立。

雅各布森提出存在三種型別的翻譯:語言內翻譯(重新措辭)、跨語際翻譯(翻譯自身)、符號間翻譯(變形)。因此可以說,不只是從古代漢語到現代漢語屬於翻譯,從英語到德語屬於翻譯,所有解釋和定義都屬於翻譯,從手勢、圖畫、音樂表達也都屬於翻譯。

語言自身就是一種翻譯。

本雅明在《譯者的任務》中說,譯文標誌著作品生命的延續,是原著的fortleben,這一概念就在於本雅明賦予了翻譯獨立於原著的價值。

羅蘭巴特通過「作者已死」消解了作者對於文字的絕對所有權,如果文字本身沒有意義,它的意義都是閱讀中重構出來的,那麼原文的意義又從何談起?

德希達指出,翻譯就產生於原文的內在法則,原文的結構中存在著被翻譯的要求和對本雅明所說的「生存」的渴望,因此原文一開始就呈現出匱乏,等待翻譯的疲態。不是翻譯是原文的附庸,而是原文依賴翻譯而生,沒有翻譯就沒有原文,每一次翻譯都是對原文的重寫。如果沒有龐德的翻譯,寒山這個在中國本土並未進入文學經典序列的詩人就不會在美國大行其道,甚至引發了一場新詩運動。

解構主義對翻譯文學的解構顛倒了傳統翻譯理論關於原文於譯文關係的論說,從而徹底將翻譯從原文中拯救出來。

從文學理論史角度上看來是這樣,孰上孰下沒個定論,但是自己的立場真的可以有。

3樓:潘笛

我覺得翻譯可以認為是二次創作。不少通過上下文語境渲染的詞語總是他讀了一遍,把他覺得對的意思翻譯出來。而且翻譯最大的問題在於缺少了原文的音韻之美。

Was born in gap, like a flower fragrance, so is life.

有哪些值得一讀的外國名著?

states 如果真的想看有意義的 避開東野圭吾 渡邊純一 馬克李維 丹布朗這些暢銷書作家吧還有追風箏 影子的人。如果自己沒有一定的鑑賞力 就先老老實實的看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名著叢書 人文社和企鵝文庫合作的那些 和上面有重疊 世紀文景,上海譯文出的那些書 還有個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短經典和中經典系列 浙江...

看外國名著時練習英語時,有很多不懂的單詞,這時我應該先背單詞再看還是邊看邊讀?

sandy 1.如果你是非英語專業,建議你不要看太難的英語原版書,凡事要循序漸進,學習英語也不例外,一來過多的陌生的單詞容易產生挫敗感,很難堅持讀下來,二來名著裡的單詞平時我們運用的較少,確實沒有去了解的必要。2.如何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英語原版書籍呢?大概就是你一眼看下去能讀下去,能讀下去,能讀下去...

如何看待外國名著?在圖書館看哪些型別的書有用?

ma陸莓 我覺得要看翻譯的比較經典的譯本還是非常不錯,而且看這樣的譯本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理解了原著的精髓思想,畢竟譯本也是翻譯者的再創作,肯定無法原汁原味地體現原著的思想,但是能理解原著至少90 以上的思想內容。記得有人曾經比喻過,看外國名著的譯本就像全身裹著薄膜去洗澡,總會有那麼些不爽的感覺。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