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告訴我黑格爾的絕對精神是什麼怎麼回事啊?

時間 2021-05-29 23:28:22

1樓:

黑格爾其實是管「辯證法」叫精神的。但,究竟黑格爾本人對此有沒有意識,我不太確信。

但,按其對辯證法與絕對精神的描述來看,「辯證法」就是黑格爾說的「精神」是沒有邏輯問題的。

而所謂的《精神現象學》,因此,也可以稱為《辯證法運動現象學——內在篇》。

精神是什麼?在現代中中國人理解,它就是道家說的——道,或傳統上的形而上。

在現代西方人理解,它就是——上帝(人格化的上帝已死),或就是「自由」

如今西方社會強烈呼喊的自由民主中的自由,就是西方人說的精神。

所以,單從黑格爾的哲學角度看,一切事物的運動法則規律即辯證法,即是此事物的精神。

而絕對,就是一切,大全,純粹,統一。

無論,具體事物有多少差異不同對立鬥爭。總的來看,是絕對統一的。

精神,也是如此。因此叫絕對精神。這是對現實世界整體運動核心的乙個抽象(形而上)。

中中國人的道,本身就是陰陽辯證的。中中國人理解了道,就理解了精神;

但,西方社會,往往理解精神,不是從哲學辯證法的角度理解,而是從自由的角度理解。

這其中就有了各種微妙的差異。自由=辯證法麼?

細究其原因,是因為,黑格爾的辯證法,講得太抽象(形而上)而內在了,因此缺乏了外在的應用。而不像中國的陰陽辯證,早融入中中國人日常對事物的思維中。

2樓:延閃

絕對精神本身不是神,而是像神一般存在的精神實體,是萬事萬物的本質,但是它要再經歷三個階段——正——反——合,把自己變得更厲害,更自由,更完美。

這就好比青丘女帝本來就是上神,要來凡間渡個劫,經歷三生三世,然後再飛公升上仙是乙個道理,達到理性的自我認識、自我完善。

而在這個過程中就比較有意思,也比較漫長了,先是在精神世界完成——正,然後外化成自然界,人類社會,完成——反,最後結合前兩個過程,達到質的飛躍,回歸精神過程——合。

我就這樣理解的

3樓:李本Liben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

「無知者是不自由的,因為和他對立的是乙個陌生的世界。」

「絕對的光明,就如同絕對的黑暗

——黑格爾

黑格爾是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建立了歷史上最龐大、最全面的哲學體系。有一種觀點認為,黑格爾的哲學體系是哲學發展史的完成。他站在乙個歷史的維度去看待哲學的發展,從整體上去考察哲學是什麼。

哲學就是哲學史——這便是黑格爾對哲學的理解。

絕對精神是黑格爾哲學最為核心的概念。他雄心勃勃,試圖去建立乙個無所不包的哲學體系。

傳統形上學的前提,是已經承認了現象世界背後一定是存在某種本質規定性的。這種規定性是合乎理性的,是人們願意不顧一切去探索的。黑格爾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看到了哲學史發展的一脈相承,最後提出了絕對精神。

我們可以做這樣乙個比喻:這個持續運轉的世界,是一場依劇本演出的戲劇,而劇本所遵循的那個最本質的東西,就是「絕對精神」。

在精神世界中,黑格爾達到了乙個頂峰,他把傳統的一切都歸結到了哲學這個終點。

到問題在於,黑格爾的絕對精神是以傳統思想為前提的,是以未經審查、不自覺貫徹的觀念為前提的:宇宙是乙個有規律、有秩序,有統一根據的合乎理性的有機整體。如果這個根基的理念崩塌了呢?

這個未經過審視的觀點遭到懷疑,那麼黑格爾所營造的恢巨集的哲學體系還站得住腳嗎?

黑格爾之後,哲學發生了轉向。實證主義、非理性主義、生命哲學等,這些哲學便開始大放異彩,它們有乙個共同的特徵:反對傳統的形上學。

4樓:

在理解『絕對精神』之先,我們需要先理解什麼叫『精神』。

『精神』就是人的精神。如果你再問,人的精神是什麼?這就難於解釋了,我們只能說,精神就是人思維、道德與行為的能力。

作為乙個抽象概念,精神並無任何直觀,由於沒有直觀,當我們運用邏輯的方式無限地去追溯時,最終必定發現它是空的。所以,為了便於理解,我們有必要賦予它乙個直觀的形象,這一形象就是靈魂。

有一點可以確定:精神是非物質的。這就產生了兩個對立的東西:

精神與物質。這兩個東西如此的不同,以致於我們既無法從物質中產生出精神,也無法從精神中完全認識到物質。也就是說,精神與物質是不同質的,兩個不同質的東西就沒有辦法相互轉換,也無法相互完全認識。

從而,它們之間的對立就是無法消解的,永恆的。這種對立也標記出了人對世界認識的極限,標誌著我們永遠不能完全地認識世界。作為人來說,這種被標記出來的侷限,既令人沮喪,也讓人不滿足。

在這裡,『同質』是乙個很重要的概念。數學中的所有難題(比如,黎曼猜想),不管有多難,人們都堅信它們最終必然能被證明或否證,因為數學是純粹精神的,不需經驗(物質)的驗證。所以數學難題都是同質問題

而當我們去認識物質時,哪怕是去認識一張簡單的桌子,我們也永遠不可能達到完全的認識,因為去認識的精神與被認識的物質是不同質的,不管是精神,還是物質,都沒有辦法跨越這一不同質的鴻溝。

物質與精神的不同質,使得不管是認識(作用於精神)還是實踐(作用於物質),都無法達到精神必然預設的高度(完全地認識和改造世界,這也是科學的目標)。所以,這裡就提出了乙個問題:物質與精神應該(必須,必然)是同質的。

而如何證明物質與精神的同質性,則成為了黑格爾所面臨的難題。於是,黑格爾開始在作為物質與精神共同基質的『一』與作為物質與精神之間轉換的『是』(Sein,同時具有『是』與『存在』之意)的基礎上進行艱難的論證,並且確信自己獲得了可靠的論證。

如果大家去思考一下『一』與『是』(或『存在』),就會馬上感覺到這有多麼的晦澀。『存在』是乙個被廣泛辨識的問題,從柏拉圖到亞里斯多德,到薩特到海德格爾,都有涉及。但是,問題本身是否真有那麼複雜呢?

其實未必然。在這裡,我們提供一條不同往常的,更為清晰的論證路徑,保證 99%的人都看得懂。

萬物都是可分的。比如:人可被分為分子、原子、夸克。

夸克已經很小了,但作為一種粒子,我們依然以為它是有形體的,占有空間的,也就是物質的。夸克是否可以再分?弦理論認為:

所有粒子都是有能量弦線的不同震動模式所構成的。大概地:弦=能量+震動模式。

所以,萬物都是由能量所構成的,人也不過是一團能量。所以,我們可以將能量看作是萬物的基質,也就是黑格爾所說的『一』。

能量是否是物質的?這個我們可說不好。能量是乙個純粹的空概念,我們知道它有,但也知道它本身什麼也沒有。

這與精神有同似之處。也就是說,能量與精神同時作為純粹抽象的空概念,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所以,在『一』的層面上,精神與物質就是同質的了

能量與精神都既是最小的也是最大的,都是不可再分地(單一的)瀰漫並充滿整個宇宙,但同時又是萬物與靈性的構成單元。這麼說來,人的精神不過是分有那個作為『一』的精神,也就是分有作為宇宙構成的物質。精神在(能動地)發展的過程中,逐步認識自己,而精神認識自己,也即認識萬物(物質),最終,精神達到完全的自我認識(絕對知識)。

精神自我認識的過程,既是精神自我發展的過程,也是物質自我發展的過程。這種發展最終會達到一種完滿狀態(精神完滿地認識了自身,物質完滿地發展了自身),從而到達『絕對精神』。

最後這一段大家能看懂多少,並不要緊,因為它不過是物質與精神同質後的抽象演繹。而『絕對精神』的本質,就是要論證物質與精神的同質。從這個角度看,『絕對精神』就一目了然了。

好了,當我們知道了精神與物質是同質的東西後,我們就可以進入黑格爾的精神哲學了。萬物皆有精神,或者說萬物皆是精神。精神總不是靜態的,它總在認識著自己與發展著自己(從物的角度,就是世界是運動的)。

但是,由於沒有了(外在的)上帝,所以,精神的發展只能依賴於自己,是精神(內在地)自己發展自己。所以,萬物在其初始之中,就自蘊含有其最終的形態,並潛藏有發展的力量。這是乙個非常重要的觀點,也是精神哲學的關鍵所在。

我們舉個例子,數學一旦有了 1+1=2,有了+號後,就一定會發展出-號與乘除號,一定會發展出函式與微積分,因為這些都是基礎數學在邏輯下自然延伸的結果。我們可以這麼說:1+1=2 中具有發展的萌芽,也預示了數學的終極形態,具有了數學之精神忍而未發的全部力量。

但數學的終極形態並不是一開始就得到展現的,而是必須經經歷發展的諸階段,逐步發展出來。比如:經歷乘除法,經歷方程組,然後發展到微積分。

理解這個例子非常重要,因為是一種視角的轉換,是從常規視角(人認識世界並改造世界)轉換到精神哲學的視角(精神自我認識並自我發展著)。

為了進一步說明,我們再舉乙個例子:當蒸氣機出現的時候,就已預示著了內燃機的出現,也預示了汽車的出現。因為我們在蒸氣機那裡,遵循科學的方法,就必然地發展出內燃機,發展出汽車。

這種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而是受到了某種內在驅動力的驅使,這種驅動力就是(客觀的)精神。所以,蒸氣機雖然粗糙,但它象乙個嬰兒一樣兆示了自己的潛能和未來形態。內燃機與汽車不過是其發展階段,它的最終形象是科技的終極,也就是絕對精神。

而蒸氣機將自我潛能發展出來的外部因素,就是人。人是精神自我認識的階段性因素,也是蒸氣機本身潛能的推動因素。但人也是精神的一部分,所以本質上,是精神的自我發展與自我認識。

好了,有了精神哲學的視角後,我們就要進入黑格爾的邏輯哲學了。萬物皆出於『一』(基質,也即精神),『一』唯一的事業,就是自我認識和自我發展,也就是要展開自己的未來形態(終極形態,絕對精神的形態)。而邏輯哲學的目標,就是要發現『一』的展開形式。

為了找到『一』的展開形式,我們需要追溯到肇始的迷霧之中去。

比如,我們說:人是動物。這裡的『是』,有三種意思。

1)『是』本身就是一種發展,是從『人』發展到『人是動物』的新認識(『人是動物』是新知識)。2)從內容上說,『是』規定了『動物』這一認識,是從『人』內部而出的,是『人』本有的潛能(知識)。3)如果拋開所有內容,那麼,『是』就是一種純粹的形式。

這種形式就是精神發展的形式。如果我們死盯著這個純形式的『是』去思考,那麼,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它什麼也沒有,什麼也不是,所以,『是』成為了『無』,成為了『不』,『是』當然不能無緣無故地成為『無』(『不』),這中間肯定有乙個『變』的過程。所以,『是』,『不』,『變』就是精神發展的純粹形式要素。

上邊這一段如果你覺得太繞了,沒關係,當沒看到就好了。我們真正要說的:『是』經『變』,成為『不』,『不』經『變』,成為非『不』『是』,而非不是(否定之否定)就是『是』。

所以,是變不,不變是,是再變不,不再變是,這就是精神的發展形式,黑格爾將其稱之為辯證法。

但『是』經『不』再『變』為『是』時,此時的『是』與之前的『是』,不再一樣了,而是發展了,更高了。這相當於從蒸氣機發展到了內燃機,雖然內燃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蒸氣機,但卻是蒸氣機的更高形式。精神的這種發展形式,就叫辯證發展,而『是』在發展成新的『是』之間的『不』,就是矛盾,矛盾就是『變』的力量。

還是太繞了!不過理解了多少還是不重要。我們要說的是另乙個東西:

辯證發展使得精神前進至新的高度(也就是更為展開)。從現象上看起來,精神的高形態與低形態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從低形態的視角看,可能是完全不能理解的。比如:

從加減法的角度,一定是不可能理解微積分的,甚至可以會認為微積分是錯誤的。乙個從秦朝穿越到現代的人,在他看來,有太多東西也是不可理解的,從現象上看是錯誤的(從中國能向在美國的人喊話?不可能!

)。同樣,作為更為低階的形態,資本主義是不可能理解社會主義的,更不用說共產主義了。

辯證的這種由低到高的發展,標誌著精神在不斷地變換著自己的形態。這時候,我們只有站在高形態的角度,才能進一步理解和發展出更高形態。所以,我們不能停留在低形態上,而是要朝著高形態發展地看。

這就是辯證法的發展的視角。

在認識蒸汽機到內燃機的發展中,我們說這種發展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是客觀精神的自我發展。如果我們將這種客觀發展的視角運用到歷史發展上去,就得到了歷史唯物(客觀精神)主義。實際上,『歷史唯物主義』這個概念是不準確的,應該叫做『歷史客觀精神主義』更準確些。

在這裡。『物』就是『客觀』,就是『客觀精神』,『客觀精神』就是『物』。所以,所謂歷史唯物主義,就是從精神哲學的角度去看歷史。

但精神哲學這個前提本身是否可靠?則仁者見智,智者見仁了。諸位自有自己的判斷。

黑格爾是如何論證 絕對精神的自我展開 的正確性的?

已登出 這個問題,黑格爾在 精神現象學 序言的最後一部分有所提及。先胡亂擬個提綱。1.辯證法的解釋學迴圈 辯證法與辯證運動 2.判斷命題中否定性結構 3.理性在世界中 對充足可理智性的訴諸 只愛我的那個她 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的絕對精神展開方式,論證正確性也不過是自己的心理學過程。準確來說,就是自己為...

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中的精神是個什麼?

lanxia5755 黑格爾的精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 精神 則只是精神現象學中的第四個大階段所論述的精神。簡言之,狹義的 精神 一般是指 客觀精神 而廣義的精神,則包括意識 自我意識 社會意識 絕對精神等環節在內。這個廣義的精神在黑格爾 精神哲學 中劃分成三個階段。第乙個階段是主觀精神 第二個...

誰能告訴我TFBOYS的成員都分別受了什麼委屈?

淺梔HE 在娛樂圈裡誰沒受過委屈,不火誰理你,太現實了,就算已經是很火的明星了也有鄙視鏈的,粉絲是最了解愛豆的人也是最不了解愛豆的人,粉絲內部的訊息不能全信,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就有好幾個故事版本,同一件事,你去這三家的圈裡了解到的都不一樣,現實中誰能保證自己一生都一帆風順,不受委屈,明星比普通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