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讓漢唐的皇帝和主要文臣武將以宋朝的開局發展 結果會是怎樣呢?

時間 2021-05-05 23:15:48

1樓:一條知乎魚

不用假設,歷史上有相同局面開局的,雖然不是漢唐的皇帝和文臣武將吧。

唐朝滅亡到北宋開國之間的五十多年,北方連續建立的五個朝代不都和宋朝開局一樣嗎?甚至北宋的開局簡直可以算是北周開局的乙個翻版了。

後梁開局,節度使朱溫直接篡位稱帝,沒撐過去,被後唐給滅了。這算是個另類點的。

之後的開局可就是迴圈和重複的過程了。

後唐的皇帝,被皇帝的女婿給篡位了,石敬瑭拿北方屏障換了個半壁江山,雖說是個兒皇帝吧。

然後兒皇帝傳到孫皇帝後,還是被大遼的爺爺給滅了。皇帝的近臣,節度使劉皇帝,自己登基建立了北漢。

北漢連五年都沒撐過去,就又被皇帝的親信節度使郭威給篡了……

五個朝代,都是誰兵強馬壯誰稱帝,不管是皇帝的政敵,親屬還是親信。

節度使幹嘛不做忠臣?

因為手裡有兵。

皇帝不能忍。

於是天天想奪權。

節度使呢,天天擔心被奪權,於是反叛。

歷史這種東西,要從前面的歷史開始看,才能總結出規律來。

但很多歷史迷卻恰恰相反,總是倒著看歷史:宋朝兩次亡於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於是反過去指責宋朝開局太爛,不如漢唐。

要是宋朝開局不採取措施重文輕武,怎麼集權,不集權怎麼能穩定,不穩定怎麼能統一南方是小軍閥。

所以宋朝的開局,說矯枉過正了我贊同,要說一無是處了那就是歷史盲。

後世的歷史迷開了天眼能知道後來的事,可當時的人怎麼會知道後果?

當時的政策只能著力解決當時的問題,後面的皇帝又不是不幹活了,遇到了問題,誰當皇帝誰解決,總想著一百年後或者兩百年後子孫可能遇到的麻煩,那眼下的問題就沒法解決。

因為哪個朝代能千秋萬代?哪個不是幾十年最多

三、四百年?

難道因為遲早要滅亡,那開國皇帝就不開國,不施政了麼?

整個宋朝最該背黑鍋的就兩個人,乙個是宋太宗趙光義,你小子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幹啥啥不行,篡位第一名,要是你哥真壽終正寢了也就算了,那是命,可連當時的人都覺得是你害死你老兄的。趙匡胤也是出類拔萃的武將了,你坐了他的位置卻沒能力辦他該辦的事,結果留了個後患,越來越沒法解決了。

另乙個要背鍋的是宋徽宗,整個人從河南一路丟到黑龍江,拖家帶口的連點血性和骨氣都沒有,也虧了你當過皇帝的人,忍者都沒你能忍。

好在民心可用,雖然皇帝廢物,但國家還是從鬼門關上迅速走回來了,偽皇帝張邦昌哭著喊著不想當皇帝,被金人硬扶上皇位,結果一聽說趙構已經繼位立馬辭職了。

民心如此可用,放到哪個朝代都能成了漢唐,可惜了。

2樓:螺旋十三

中國歷史兵員戰鬥素質排行:第一,經過幾百年春秋戰國洗禮,基因篩選,生存進化的七國戰鬥人員,可惜在秦末,漢初的戰爭中毀之一盡,第二,漢武帝時經過修生養息,基因傳承的基本國民挑選的戰鬥人員,他們不敢說降龍伏虎,但一拳打殘李小龍這級別的是沒問題,弄個泥人當將軍,戰力也是碾壓匈奴的存在,但隨著執政思想的巨大變化,精英盡喪,在精神和肉體上消滅了乙個階層-遊俠。

多胡聚集並五胡亂華後的休養生息並基因重組後,隋末,唐初的兵員素質又達到乙個高峰,但已經不可能跟前兩次一樣的,血,勇,忠,信,義,少了,多了蠻,狠,毒,奸,叛,從唐末走入的歷史上最亂的亂世更證明了此點。

宋朝建立後的國策,更將國民的基本戰爭基因往-憨,怯,呆,縮,懦上演變。

戰狼和京巴的對比,來獅子帶也是死。

3樓:勇哥

背景不一樣,宋之前的唐末到五代十國是乙個武將殺文官如的時期,是乙個武將出征一趟就可以黃袍加身隨時殺回來的時期,導致文官對武將的防範和打壓,皇帝對武將的防範深入骨髓,這不是我們後世看著這麼簡單的,也導致宋的事情武將太弱了,弱到最後被滅了

4樓:馬哲

軍事方面:宋朝是中國周邊少數民族大興起的乙個階段,各族在隋唐掌握了先進的知識,在隋唐時代休養生息發展出大量人口,所以宋朝面臨的軍事壓力一直很大,在南宋北宋300多年的歷史裡,宋朝贏了百分之七十的戰爭,遠遠超過唐,但沒有像漢朝一樣徹底消滅對方,實力不夠。

經濟方面:宋朝雖然人口和面積比不了其它大一統時期,但人均GDP比唐還高,經理用量也比較大,但北宋時期自山海關至嘉峪關就已經落在其他民族之手,不像其他朝代有長城和北部低矮丘陵作為據守之地對抗騎兵,古代軍事語言講就是缺乏進退有拒之門,而北方其他民族得了北方廣大土地,如金國,經濟就發展起來了,用量上金曾一度超越宋朝,只不過只維持了二十年不到。

文化方面:因為經濟較發達,所以文化出現了宋詞,宋詞相較於唐詩的五言和七言,採用不對稱的韻律,更適合歌頌。

5樓:薩爾

自帶主角光環的穿越人事王莽同學碰上位面之子劉秀結果怎麼樣! 大宋不缺名臣武將宋朝的騎兵可不是漢朝的騎兵馬凳馬鞍馬蹄鐵大量成熟裝備戰術戰力經過乙個朝代的捶打已經接近頂風加上面對乙個天選之子

6樓:我的名義

劉邦會忍一手,公主和親,積蓄國力。

光武帝的軍事勢力交強,這是強者之間的爭鋒,還有氣運加身,隕石加成。

隋文帝,唐太宗和劉邦一樣,會忍一手,然後找人出手挑撥離間。

以上手段基本差不多,都跟宋朝的完全不同,宋朝一忍忍到底,假設有5個孩子,他老婆跟隔壁老王生了4個孩子,還是要忍下來,二者的不同在於前面重點在打,後面重點在忍。

7樓:在此刻

宋之弱。不在於外部勢力之強,契丹從五代史開始就先後被後唐後晉還有節度使割據勢力打得有來有回後面契丹末年更是一群散沙被起兵不滿萬的女真怒艹。趙大趙二還是有進取心的高粱河車神主要是自己能力不足但自高粱河車神以後宋朝文官一天比一天話語權高但是宋與唐文官構成不一樣的唐朝是以門閥大族為主的精英分子從小就精通騎射唐朝又以軍功為榮很容易培育文武全才。

而宋不一樣宋朝參加科舉的都是所謂社會的庶人一朝只為當官這就導致文官在個人能力上失衡

8樓:知行合一

比起漢唐,宋朝開局一點都不好,這個不好的原因一是唐末藩鎮割據上百年,加上黃巢起義,國內相互戰爭內耗嚴重,你從後梁以後的四代統治上層就可以看出,基本都是李克用當河東節度使一地的人才和政治盤子延續,其他的人才呢,大多數在各方爭鬥中被殺了,亂世就這麼殘酷;二是唐代民族政策問題,可能因為唐太宗有大半鮮卑血統,唐對周邊少數民族政策極其寬泛,隨便乙個部落酋長都可以冊封節度使之類官職,比如李克用、西夏的祖宗,李世民被稱天可汗就是這個道理,民族融合固然是好事,但導致中原先進技術和制度傳入周邊民族,前期武功鼎盛還好,後來安史之亂後,北方游牧民族漸漸強大,唐朝自己也控制不住,河西走廊丟失,長安甚至被吐蕃攻破,直至宋代各游牧民族依次興起強盛,中原對北方一直處於積弱之勢,原因實起於唐,不要拿唐末節度使也能阻擋契丹說事,一是唐末燕雲十六州防禦體系還在,二是唐末北方與契丹交手的藩鎮頭領本身也出身游牧民族。

9樓:上柱國阿羅憾

劉邦和李淵不得笑死。開局白得十幾萬戰馬和幾十萬精銳的軍隊,大半個北方做基本盤,這得少奮鬥多少年?這麼好的牌也就楊家人和司馬家人有過

10樓:大麵包大饅頭

事實是唐朝的皇帝或者說關隴集團面臨的就是遼宋開局的局面。。。。。只是關隴集團武力發達。而宋朝開國就不好意思。。。文人治國

11樓:山高縣

劉邦在高粱河中了一箭,談笑風生的說了一句:「虜中吾趾矣」。軍心遂安。

李世民在高粱河不會中箭,會一箭把耶律休哥射下馬。。。。

趙二在高粱河中了一箭,變身車神,創造驢車世界紀錄。。。。。

不是休哥不盡力,奈何大宋有神驢

12樓:曉曉

和大多數人觀點相左,說實話,我不認為會好太多

我主要從匈奴到蒙古這群草原民族的發展視角說起吧,漢唐所面對的草原民族和宋所面對的其實不是乙個量級,最後的蒙古帝國更是冷兵器時代的巔峰,具體文獻我這兩天整理一下

13樓:看這一世繁華

很多人不喜歡英雄史觀,但是遺憾的是英雄史觀是有其道理的。奴隸制-封建制,這種是歷史大勢,屬於早晚要發生的事件。但是英雄人物恰恰就能決定是早發生還是晚發生。

宋朝的孱弱不僅僅是時局所限,還在於能力不足。

比如趙二被詬病千年的高粱河之戰,戰敗的重要原因就是趙二軍事無能,換成李世民這樣的善戰雄主,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如果以漢唐的陣容來面對宋朝的局面,那麼別的不說,至少在統一速度和對外方面的表現會強很多,契丹估計直接滅國,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蹦躂的時間也會短上很多。

當然體制上的問題能否妥善解決仍然是個懸念,所以不排除會重蹈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覆轍,或者和宋朝一樣遏制軍隊造成後期軍隊戰力下降的情況。但可以肯定的是,縱然無法如漢唐般為人稱道,至少也會有乙個明朝的水平,絕非現在的挫宋,大送能夠比擬的。

14樓:Zpuzzle

很多人都在那唐宋之際的體制變革說事,這顯然是本末倒置。雖說從歷史發展上來說,唐宋之間的差別的確可以算得上是古今之別,但事情是死的、人卻是活的,總不至於說漢武、唐宗這樣的人在漢唐可以治國理政,到了宋朝就只能乾瞪眼?再說,漢唐時期中國的政治體制難道就沒進行過改革?

推恩令、三省六部等等制度難道都不存在?漢唐的君主唯一的特長就是能打仗?

更何況,這個題目裡也說了,這個穿越不是漢唐君主的個人穿越,而是君主加文臣武將的共同穿越。那麼,西漢開朝便有漢初三傑,初唐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宋朝呢?

宋朝開朝固然也有不少文臣武將,然而文臣裡最好的也就是趙普,武將裡出色的也就是石守信、高懷德、潘美、楊業等人。你覺得真要把蕭何、韓信、長孫無忌、魏徵、李靖、尉遲敬德、秦瓊、李勣等人放到宋朝,還有趙普、石守信這些人說話的份兒?

15樓:

還是一樣。

漢朝提防異姓王,推恩令,結果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隋末唐初,想當皇帝還相信讖語和天命,只提防統治集團內部造反,但平了士族和寒門,抽空士族的造反基礎。還是衰落於節度使搗亂。

宋朝趙匡胤被黃袍加身,容不得強力武將,開玩笑講的話,女人帶兵最踏實。然後成功亡了國。

明朝也差不了多少,一旦不親征,又加上懷疑袁崇煥,基本上就抽空了武將信任,整出個吳三桂來。

當人們發現,封建王朝可以靠造反造來,還被原諒,所謂得國不正,猜忌就越來越嚴重。漢朝時人們相信的,唐朝人不信,唐朝人相信的,宋朝人不信。宋朝人信的明朝又不信。

清朝初年,滿族未漢化前的八旗,努爾哈赤和孝莊按照老傳統能形成的互信和聯盟,明朝就做不到。

信任越來越薄弱,人們會越來越希望自保,而不是維護公共產品,結果自然就崩盤了,和人沒關係,而是現有的信任,現有權力中心可調動的資源+依靠信任和社會合作可調動的資源,能完成什麼樣的事情。

假如讓你穿越到東漢末年做漢朝的皇帝,你能扶大廈之將傾嗎?

慎為 就算不抹去三國部分的記憶,也鮮有人能做到扶大廈之將傾。國之將亡,非皇帝一人之過。祖祖輩輩積累下來的弊端一朝爆發,憑藉一己之力怎麼可能挽救回來。具體參照崇禎帝。如果穿越成曹丕,那麼統一還簡單一點。 肖駿 那要看是哪個皇帝了,是桓靈還是少獻?桓靈還有一絲可能續命但不能犯任何錯誤。少獻是一點辦法沒有...

漢唐時候的宦官專權和明朝的宦官專權有何不同,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瀟湘夜雨 有很大的不同,明朝看似是宦官專權,其實宦官通過皇帝專權,他們只是皇帝的白手套而已,像魏忠賢那麼大了,都九千歲了,崇禎皇帝登基不到三個月就弄死了他。但是唐代就不同了,特別中唐以後宦官,居然可以抓住了軍權,神策軍 掌控在宦官手上,像魚朝恩仇士良等,他們甚至可以左右天子的來去,像德宗以後的皇帝,...

假如明朝每個皇帝都有像康熙 雍正那樣的鐵腕手段,明朝能否解決黨爭問題?

斷痕 不黨爭你要所有文官鐵板一塊?你是想死呢還是想死呢還是想死呢適度的黨爭可以讓文官集團有緊迫感,從而更加努力工作以獲取皇帝的信任而非爭奪皇權,所以適度黨爭是有利於國家的 過度黨爭中文官集團完全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置國家利益於不顧,這對國家的危害很大,這種黨爭的目的就是國家權利 至於控制黨爭過不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