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聲調是由什麼承載的?

時間 2021-05-12 07:02:34

1樓:UntPhesoca

聲調的本質是音高(準確地說是音高 + 發聲態,但發聲態本回答暫且忽略)

濁音有音高,清音沒音高,所以聲調由音節中的所有濁音承載,也就是由音節中的濁子音 + 韻母承載

當然,韻母也不一定從始至終都有音高(聲調),例如:

聲母送氣,導致韻頭清化,如 ta 相當於 taa

嘎裂或中喉塞,導致韻母中間缺失音高,如北京話的上聲

韻尾是清音,如 -、-p、-t、-k

整個韻母清化

第 4 種情況是特殊的「從始至終都沒有音高」,當然,仿照「零聲母」的概念也可以認為它是一種「零聲調」。比如北京話「豆腐絲」(dòufusīr)的「腐」作為輕聲就可以完全清化:

「豆腐絲」(unt 發音)

在給歌曲記譜時,對於這種完全清化的情況也應當用無符頭的音符來書寫。比如紅框圈出的 su 和 shi,以及紅框後的 chi 都完全清化了:

《數碼寶貝》OP《Butter-Fly》(unt 改編管弦樂版,Uw. 55)第 55~57 小節

漢語聲調的形成和詞性有沒有關係?

鈕祜祿 甄嬛 對歷時語言學沒什麼了解,就拋磚引玉吧。題主觀察到的現象是,漢語聲調的變化和詞性的變化相關。這 曾經 是一種屈折變化,本質上和英語名詞複數加 s是一樣的,只是漢語用了超音段 即聲調製化 的手段。我們可以假設英語母語者的腦子裡藏了這樣一條規則 那類似的,曾經的漢語母語者腦子裡可能有這麼一條...

漢語的聲調在歌唱的時候是如何與歌曲的聲調耦合的?

這個我不太懂,但是小時候看過一期關學曾老先生的訪談,提到琴書 說要像唱 唱要像說 不知道是不是跟這種耦合有關 北京琴書 1960年錄音 劫皇槓 關學曾.演唱 嗶哩嗶哩 乾杯 bilibili 程鵬 戲曲專業生怒答。中國各地的戲曲,完全具備這種特徵,就像你聽到豫劇,就會知道豫語的 腔 味兒 各種劇種在...

中古漢語的聲調是如何從上古漢語演變成的?

小雲哥哥 我覺得很多梁朝人不知道四聲是什麼其實很正常。現在全國的人,除了知道普通話的四聲是啥,很少人知道自己方言有多少個聲調的吧。所以當時聲調可能已經發展出來,但是很少人總結,所以不知四聲。如同 貢顥 所說,一般認為上古漢語的喉塞音韻尾 變為上聲,而 s韻尾變為去聲。提出韻尾變成聲調的人,是法國語言...